相信近期有在關注幣圈的玩家都知道上週 3/12 時,加密貨幣市場創下自 2017 年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約莫在台灣時間下午 6 點多左右,多種加密貨幣瞬間閃崩近 20~30%,其中主要用來作為各種 DeFi 的抵押品媒介以太坊 ETH,在當時也在一小時之內下跌約 40 美金,跌幅約 20.8%。
↑ ETH 在 3/12 瞬間大跌 20%。(資料來源 : crypto.com Exchange)
當然,在這樣大跌的過程中,也引發了許多交易所因為無法即時平倉槓桿倉位而必須自行負擔虧損的情況,例如目前世界最大的 BITMEX 期貨交易所就為此準備約 8000 顆 BTC 作為平倉的損失金額補償。此外,許多運行於智能合約的去中心化金融 (DeFi) 項目中,也面臨借款擔保品不足而產生的連鎖問題。
其中 MakerDAO 因為此次的閃崩事件,加上當時 ETH 網路突然爆塞,使得許多交易無法即刻完成,除非用戶刻意提高數倍的交易手續費,才有辦法如同以往的快速完成交易,因此也導致許多抵押品無法即時被以當下的價格清算,甚至有人以 0 美元的清算價格競標到被清算的乙太幣。
種種的因素導致 MakerDAO 面臨高達 500 萬美金的資金缺口,這使得 MakerDAO 在這次的事件後,決定透過增發 MKR 代幣並將其拍賣的方式處理這樣的債務缺口。
當然在這次的事件發生後,MakerDAO 也必須擬定新的方針,以避免日後再次出現類似的問題。目前 MakerDAO 決議將接受錨定美元的 USDC 代幣作為抵押品,USDC 同樣也是運行於 ETH 上的 ERC20 代幣,由 Circle 與 Coinbase 聯合發行,並且透過大型會計事務所與定期審計確保所有資產均有足夠的美金支持。
不過接受 USDC 代幣這件事情同時也引發了社群的一些聲音與爭議,畢竟 DeFi 的本質就是要 Decentralized (去中心化),雖然 USDC 同樣也是 ERC20 的代幣,因此只要掌握私鑰即可任意發送給其他 ETH 的地址。但要將 USDC 贖回成真正的美金最終還是要取決於 Circle 與 Coinbase,如果過程涉及 AML 與 CFT 的金流帳戶自然也會被擋下。
如今接受了 USDC 代幣,表面上的確有助於未來發生類似事件時或許可以降低損失,但實際上也為去中心化金融的 "去中心化" 這四個字添上了一些反思。
各位讀者們認為這樣的機制是好還是壞呢? 歡迎在下方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