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SSD”這幾個英文字母不再陌生,因為許多玩家現在組電腦、小幅度升級都會往這個零組件來選購,從一開始的SLC貴鬆鬆,到去年已經殺成一片紅海的MLC,今年的話題莫過於是TLC的,不管你喜不喜歡TLC,現階段整個固態硬碟廠已經都往這方向直直駛去,與其排斥它不如就來好好了解各家品牌之間對TLC SSD的調教方式到底有何差異。
今天要來測試最新入手要來給NUC用的是PLEXTOR推出TLC的產品:M7V,型態有一般2.5吋 SATA介面,也有較新款的M.2接口,而走M.2並不是走PCI-E通道,而是維持一般的SATA通道,圖中這條正是為 M7VG 512GB M.2 SATA。 (台北紐頓購入$4600)
在包裝上依舊維持塑膠盒並在外包裝上說明許多資訊,如:產品品名、韌體版本、製造日期、序號,以及SSD的性能數據,好讓玩家們在不用上機的情況下就能了解其性能表現,對比M6e的包裝,M7VG多了些色彩,在視覺上看起來略微活潑。(左為:M6e / 右為:M7VG)
取出本體後,在本體上也有著與包裝外盒上一樣的資訊,只是多了個產地國別: 台灣,若貴單位在採購上有國別限制,那台灣製的 PLEXTOR M7VG 應該是能輕鬆過關。
在電路板上的設計是走單面設計,因此另外一面則是非常乾淨,上頭並沒有記憶體顆粒或是控制器。
我們將貼紙卸除後,可以發現到 PLEXTOR M7VG 512GB M.2 SSD 是由兩個15奈米的 TOSHIBA TH58TFTUHL8AEG 記憶體顆粒與 Marvell 88S1074-BSW2 控制器,以及Samsung 1GB DDR3L來當快取所組成的SSD,若未來有到1TB的容量,那電路板可能就會變成兩面都會有記憶體顆粒嚕。
簡易的介紹完PLEXTOR M7VG 512GB M.2 SSD規格後,接下來就是將M7V安裝在主機板上來進行多項軟體的測試,這邊筆者所使用的平台如下:
Intel Core i5-6600K
Gigabyte Z170X-UD5 TH
AVEXIR DDR4-3000 8GB*2
OCZ ARC 100 480GB (系統碟)
PLEXTOR M7VG 512GB M.2 SSD (本次測試的主角!!!!)
FSP AURUM S 550W
be quiet! DARK ROCK 3
Windows 10 Pro x64
HDD TUNE
CrystalDiskMark
AS SSD Benchmark
ATTO Disk Benchmark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TxBENCH
PCMARK 8
不久前筆者也有測試過一樣是使用Marvell控制器的SANDISK X400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63418630.A.11D.html),只可惜容量不同、介面不同,無法來進行相關的比較,但有一點我們可以從HD TUNE觀察出來的就是M7VG的1GB快取部分是比SANDISK的X400容量還要來的大一些,在性能上會有一定的加分作用。
再回到M7VG的性能成績來觀察,雖然說是採用成本較低的TLC,以較入門親民的價格給回饋給玩家,但在效能上也並沒有因此打了太大的折扣,也與包裝外盒上所呈現出來的數據相差無幾,在原廠官方的寫入壽命也可達2000P/E cycle,也較一般的TLC寫入壽命還要來的高一些,你若跟我有一樣的用途想要拿來餵NUC或是筆記電系統有考慮要添購一條較入門的M.2的SSD安裝來當系統碟,那PLEXTOR M7VG 512GB可以說是相當夠用,也夠應付你的日常所需
此外PLEXTOR還有提供一些有趣好玩的軟體,例如可以再次加速的PLEXTURBO,都是可以拿來輔助的,而最新的韌體似乎已經是1.02(圖片中是1.01),如果跟我買到1.00的回家記得更新一下,以上是這次的測試,感謝您的耐心看完XD。
|
-
003.JPG
(514.4 KB, 下載次數: 28)
-
004.JPG
(533.35 KB, 下載次數: 33)
-
007.PNG
(111.52 KB, 下載次數: 31)
-
008.PNG
(75.21 KB, 下載次數: 28)
-
009.PNG
(72.22 KB, 下載次數: 32)
-
010.PNG
(41.98 KB, 下載次數: 26)
-
011.PNG
(107.42 KB, 下載次數: 27)
-
012.PNG
(75.79 KB, 下載次數: 33)
-
013.PNG
(397.92 KB, 下載次數: 29)
-
014.PNG
(79.47 KB, 下載次數: 33)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