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佐鳥かなこ
查看: 11010
回復: 1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標籤: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GEX PRO 850W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卓越性能,超值選擇 GEX PRO 系列通過 80 PLUS 金牌認證,實現高達 ...

體驗極速WiFi 7!MSI Roamii BE Lite Mesh

第一名 guanrung1110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93988-1- ...

極致效能 為遊戲而生 990 PRO SSD 玩家體驗

[*]極致效能固態硬碟 [*]PCIe 4.0 速度大幅提升 [*]優化的電源效率 ...

Micron Crucial PRO D5 6400超頻版 玩家開

解銷更快的遊戲速度! 利用低延遲遊戲記憶體的強大功能 利用 Cruci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映雪開箱】ARCTIC Liquid Freezer 120水冷散熱器評測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佐鳥かなこ 發表於 2016-3-20 01:05: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序、雲中初雪:ARCTIC Liquid Freezer 120
~雙扇、厚排、極靜音,像是踏之無聲的深深白雪,卻如極地風寒、凍地三尺~



  ARCTICブランド初、120mmファンを搭載するオールインワン水冷キット。

  W120×D49×H155mmの分厚いラジエターを採用する。
  エアフローを最適化した「F12 PWM」のデュアルファンモデルより、
  抜群の静音性と冷却性能を両立。

  彼女の名は「Liquid Freezer」、
  あらゆる熱を凍り付く、極夜を駆け抜ける女王。



  距離南方海域遠征作戰沒多久的時間,她便乘著早已遺忘多時的信件,來到佐鳥身邊。 ARCTIC Cooling的導熱膏一直是佐鳥在改裝時的得力助手,光是MX-4至今就用掉了五六條之多。不過導致佐鳥決心提前進行這次外景拍攝的原因... ... 沒錯,因為台灣下雪了。



  不只是在山頂上的一點點薄雪,而是持續籠罩全島的低溫。又有什麼環境,會比雪地更適合散熱器外拍呢?更何況:ARCTIC Liquid Freezer,來自北國、高冷而傲然的她,不正是冰雪的最佳詮釋者嗎?



  關於這款AIO,首先令人印象深刻的就屬其份量了吧。逼近一公斤的總重訴說著厚重冷排的份量,甚至追平了140規格的 Cooler Master Nepton 140XL。 二分管規格雖然讓人少了幾分驚艷, Asetek 代工生產的幫浦在大型化的冷頭上,演出的將是怎樣的效能呢?

  本次測試包含外觀開箱、產品介紹以及三款水冷系統的橫向評測,有興趣的朋友歡迎繼續看下去囉~

目次:
  序 、雲中初雪:ARCTIC Liquid Freezer 120
  壹 、ARCTIC首款CPU水冷散熱器
  貳 、Liquid Freezer 120散熱器組裝
  參 、效能測試
  小結、靜夜小雪:穩定壓制,極致靜音
  後記


壹、ARCTIC首款CPU水冷散熱器

  老牌散熱器大廠 ARCTIC 社進軍AIO CPU水冷散熱器的第一款產品,和 SilverStone不約而同的,採用超厚冷排的產品做為第一款主打。

  除了本次開箱的120規格之外,也有240規格─以及顯卡專用的Accelero Hybrid系列產品線。



  搭著清晨五點的早班車,佐鳥帶著她來到台中車站。下一個目的地是埔里:距離合歡山最接近的城市。

  在埔里租了車,爬上曲折的台14線。很幸運地,原本的封路管制在佐鳥到達翠峰時剛好解除。經過2個多小時的路程,最後來到的,便是 合歡山登山口 。



  來到這裡面對的是零下一度的低溫、對電子零件絕對致命的無形濕氣,你也會覺得佐鳥瘋了嗎?
  
  可是呢,如果其中有能讓你也感到開心的成分的話,就陪著佐鳥一起瘋吧(〃∀〃)


一、外觀與設計



  ARCTIC Liquid Freezer 120是由瑞士的散熱品牌ARCTIC推出的一體式CPU水冷散熱器,台灣是由樂維科技代理。

  從封面的照片就能立刻看出那與120mmAIO不成比例的厚重冷排,以及預載的雙12公分風扇。



  產品編號為LF120,同時適用Intel及AMD CPU。目前在台售價預定在3000元弱,屬於較高價位的產品。



  力克同級產品的效能:來自49mm厚排、雙扇與高效幫浦。官方的5930K燒機測試中,微幅領先 Corsair H75,並且僅僅只有30分貝的噪音。



  採用12公分規格的優勢,能夠輕易相容絕大多數時下機殼,對注重效能的中塔機殼使用者而言,Liquid Freezer 120的加厚冷排也能滿足需求。

  ARCTIC 社非常貼心地附贈了該社最為暢銷的MX-4導熱膏在內,改進的FDB風扇則是靜音優先的式樣。



  規格方面,幫浦的功耗為2.0W,幫浦的流量為0.6L/min、揚程達1m,雖然與自組水冷的幫浦規格相距甚遠,卻有極小體積的優點。

  水冷頭為銅底微水道設計,搭配120*155*49mm的120規格全鋁冷排。

  公式解熱能力達到250W,支援Intel 2011/115X,AMD AM2 FM1 FM2安裝腳位。

  產品總重量是密度驚人的942公克。



  開啟外箱上蓋,便可以看到他們為自家FB專頁( ARCTIC )打的廣告,內部便是分裝好的產品本體囉。



  接下來將進行產品開箱與外觀、配件介紹,從佐鳥的觀點來說,Liquid Freezer 120的配件並不是最豐富豪華的,沒有太多花俏的配件,是款純機能取向的產品。


二、本體近照



  產品內容一覽,由左至右分別是說明書、導熱膏、散熱器本體、F12 PWM風扇、安裝扣具與螺絲。



  首先是幫浦冷頭近照,塑膠鏡面上蓋印刷著 ARCTIC社商標,沒有LED特效、也沒有看到明顯的可拆結構。

  延伸出的水冷管不可變向,內部管徑為6mm、外包2mm厚的黑色橡膠管... ... 在現在的環境下有重要的抗凍作用(笑



  冷頭底部是半拋光,並沒有到全鏡面。至於冷頭與幫浦結合的方式則是透過一圈8枚梅花螺絲固定。

  看到這招牌的冷頭形狀,對AIO比較熟悉的玩家很快就會聯想到 Asetek 吧?甚至同時為 Intel 及 AMD兩家CPU廠商推出原廠水冷套件的代工大廠。



  幫浦採用3pin供電,這意味著幫浦本身是無法控速的。不過玩過AIO的玩家大都知道,AIO的幫浦稱不上是會發出噪音的東西。



  厚達49mm的全鋁冷排,搭配雙PWM靜音效能風扇。佐鳥也期待過這款冷排會不會是雙層水道─甚至採用銅管的設計... ... 不過目前確定產品為全鋁的單層水道產品。



  厚達5cm的水冷排,氣勢磅礡。



  厚度實測:紮實的49mm厚,在一體式水冷中無疑屬於巨排。



  鰭片近照,Liquid Freezer的冷排一共有14條扁狀水道,透過細致彎折的鰭片進行散熱。

  這款冷排的鰭片屬於高密度型,散熱效能較好,不過相對風阻較高。



  看到這裡的商標就確信了,沒有意外這款散熱器是由 ARCTIC設計、 Asetek 代工製造。


三、配件與扣具



  Liquid Freezer 120的F12 PWM風扇採用CFD設計,能夠確保平均風流、強化散熱同時降低噪音。

  最高轉速是1350rpm,這對於水冷系統而言,是滿少見的低轉風扇配置。



  兩顆風扇都自帶可串接的PWM電源線,這一口氣解決了水冷系統的一項麻煩問題:風扇太多需要分接。

  使用時只需要簡單的將兩個風扇串接同一條線上即可。



  扣具總覽,兩枚對應Intel 及AMD的金屬扣具,加上X型的塑膠背板強化骨。

  ARCTIC Liquid Freezer 的大型化冷頭使用薄鐵片作為扣具,對懷舊的玩家而言比較可惜的是,已經不支援775及1366腳位的主機板了。



  扣具的安裝是透過扣具上的突起與冷頭下方缺口相結合為之。



  要注意的是,這個扣具裝上去之後基本上就拆不下來了,佐鳥試過了,穩固到不行 (´・_・`)


貳、Liquid Freezer 120散熱器組裝



  外景的最後,讓我們實際安裝Liquid Freezer看看吧!

  對不起,機殼是真的帶不上來... ... 這邊就只示範主機板上的安裝囉。



  首先安裝風扇,八枚M4規格的槍灰色風扇螺絲,搭配四片防鎖穿的銅質華司。由於螺絲的長度是以穿過機殼安裝為基準設定,所以為了避免只安裝風扇時不慎鎖傷冷排,可以將這四片墊片墊在朝內的那顆風扇螺絲上、或是墊在外側防止鎖傷機殼。



  裝上風扇的冷排,總厚度達到9公分!



  前面提到的風扇電源可以像這樣串接,省去了再裝一條1分2線的麻煩。



  示範扣具使用的主機板是 ASRock Z87E-ITX主機板,這款主機板的特色是CPU插槽十分靠近上方... 這點對佐鳥而言很重要b

  記憶體插槽上插的則是 AVEXIR 宇帷國際Core series紅光記憶體。



  陪佐鳥開箱的小雪兔~ 小時候就超嚮往能自己做的了XD



  將強化骨放置在背板上,支架在主機板背後有規畫好對應的缺口,可以服貼地安裝上。

  然而不難發現的,這款支架的厚度有點大,沒有主機板背面開口的機殼會不會碰上問題,就待實務驗證了。



  接著從正面對應的腳位將115X用的雙外牙固定螺絲鎖上。



  接著點上散熱膏... ... 欸?
  
  其實在氣溫這麼低的地方佐鳥有件事很好奇,所以在開箱到一半的時候就把MX-4埋進了雪裡。
  
  結果整包硬化了XD
  
  MX-4冰沙,意下如何呢?



  點完導熱膏後就是安裝冷頭了,平均地押上冷頭之後鎖上四角的手鎖螺絲,就能完成安裝囉。



  安裝完成圖!
  
  本來想再悠哉的多拍幾張的... ... 可是... ...

  竟然開始下雨了啊QAO!!!!



  不過剛好...時間也不早了,佐鳥也就在這裡整裝下山了,如果再晚些恐怕就要下雪了呢。

  回到家裡之後還有測試與拆解要進行,是Liquid Freezer對抗140規格一體式與自組式水冷的越級打怪行程,繼續看下去囉(❀╹◡╹)




參、效能測試



  見真章的時候到了,不管前面說再多,Liquid Freeze 120的實測效能想必才是玩家最關心的部分。一邊敲敲打打同時、一邊統整測試結果,這次在測試項目中加入了組裝式水冷的成績,這孩子究竟該如何取勝,接下來就讓佐鳥帶各位了解=]

  除了溫度測試之外,本次也會加入噪音測試的項目,不過目前手邊沒有分貝計,所以是採用簡易的APP來求取相對結果。

一、測試平台
  測試對象:ARCTIC Liquid Freezer 120、Coolermaster Nepton 140XL
       Bitspower 120 custom set
  測試項目:待機、燒機溫度及噪音
  測試平台:4790K@1.275V與M6F主機板
  測試環境:裸測、空調26度、通風良好
  測試軟體:OCCT4.4.1 Linpack 64位元,開啟AVX



二、規格比較

  本次效能測試採用4790K搭配M6F主機板進行Liquid Freezer 120Nepton 140XL以及Bitspower120自組式水冷系統橫向對比,第一部分先針對三種散熱系統的基本規格進行比較分析。



  為什麼採用這樣的組合?除了佐鳥手邊剛好留有這些孩子之外,也因為Nepton 140XLLiquid Freezer的散熱排體積相近。

  水冷系統是一種把熱源向外傳導的散熱系統,主要負擔降溫功能的正是散熱排,是以散熱排的散熱面積對水冷系統的效能影響可說是最大的。而大膽採用50mm厚排的Liquid Freezer的散熱面積,已經可以與14公分規格的散熱器比肩了。

  至於自組式水冷的成績,則是用來評估幫浦的流量是否會對溫度起到明顯影響,也讓玩家們簡單比較一下DIY vs AIO。



  首先看到公式規格表,三套散熱系統皆採用銅底水冷頭、搭配POM塑鋼上蓋或是壓克力上蓋,Bitspower的水冷頭則加上了抗氧化的鍍鎳塗層。而水冷頭內部與熱源接觸位置,也都使用了平均加壓的噴射水道設計,或許是出於流量上的考量相較之下Liquid Freezer的微水道部分密度較低。

  先從Liquid Freezer的不足開始說起吧,上表可以觀察到,Liquid Freezer的幫浦在水流與揚程(壓力)方面都低於對手們,而風扇也同樣無法產生像Nepton 140XL搭配的Jetflo那樣暴力的風量與風壓。但相對的,噪音只有對手的1/10以下。



  管路方面,Liquid Freezer是對AIO水冷而言標準的二分管(直徑2/8英吋),而Nepton 140XL與自組系統則都採用加粗的三分管。

  接著是水冷排的比較,由右邊起分別是Liquid FreezerNepton 140XL和Bitspower的水冷排。這裡可以清楚的比較出來,Liquid Freezer的水冷排厚度幾乎是Nepton 140XL的1.5倍,逼近怪物級的厚實冷排。



  在鰭片的密度方面,Nepton 140XLLiquid Freezer都採用全鋁的扁管折fin式設計。密度方面同樣再由Liquid Freezer占優,幾乎密不透光的高密度鰭片緊貼14條水道、甚至比起Bitspower的全銅水冷排還要密集,創造絕佳的散熱面積。

  不過這一方面也會產生另一個問題,這麼密集的鰭片搭配靜音風扇,會不會因為風阻過高而無法發揮實力呢?


三、溫度測式

  4790K 4.5GHz@1.275V,測試項目為OCCT內建的Linpack 64位元,開啟AVX調校,求取最高溫度。



  手邊這顆愛妻的體質並不太好,加上搭配的是Z87主機板,沒辦法跑出太漂亮的頻率與電壓,可是這份熱量倒是貨真價實的=]

1、Liquid Freezer 120燒機測試




    Liquid Freezer 120的測試成績,待機31度、燒機82度,最高溫度則是85度。值得注意的是她在每一次升溫區間都出現緩升,畢竟她在主動散熱上並非那麼強勢,這時就要仰賴系統中的儲水量了。




    Nepton 140XL的溫度測試,待機30度、燒機79度,最高溫度則是83度。相比前者,達到均衡溫度前的溫度曲線銳利的多。



  然後是Bitspower的自組式成績,雖然測驗途中出了點小意外,待機31度、燒機79度,最高溫度則是82度。



  測試結果三款散熱器的燒機溫度都落在80度上下,Nepton 140XLLiquid Freezer有3度左右的領先,而自組式則與Nepton 140XL表現相當。

  就結果而言,三組散熱器的成績極為相近。當然自組式倚靠規格些微勝出、Nepton 140XL的大風扇優勢同樣體現了出來。不過一方面這個結果也顯示水冷散熱系統不太因為幫浦流量、管徑等條件產生戲劇化的影響,在冷頭並未相去甚遠的前提下,溫度的重點始終是冷排的規格。


四、噪音測試

  同樣是雙風扇的散熱系統,由2200轉的Jetflo對上1350轉的F12 PWM,在燒機運作下的噪音表現。



  由於沒有專業的分貝計,這裡採用聲級計這款APP搭配Zenfone6收音,求取相對噪音等級。測量位置為前風扇框緣,取平均最大計量值。



  F12 PWM風扇對上戰鬥機等級的Jetflo系列風扇,以低於Nepton 140XL25分貝的成績領先、在待機狀態也僅有30.7分貝─幾近無聲。

  對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能耐自始至終大家都抱持懷疑態度,然而,原本擔心一體式會被自組系統輾壓過去,卻意外地相差不大,其實是個滿令人欣慰的結果。
  
  先從結論來看,Liquid Freezer在這次測試的產品溫度表現中以3.75%的落後敬陪末座,其靜音表現卻是他者無可比擬的。即使是全速運作中,也僅有相當於交談等級的55分貝音量。相信對大多數的玩家來說,用3度的溫度差交換這段25分貝的噪音差絕對是個划算的交易。

  嗯?你說原廠散熱器在哪裡?連4GHz都燒不過的散熱器怎麼能稱為散熱器呢(笑

小結、靜夜小雪:穩定壓制,極致靜音

  擺脫以往高階散熱器就必須搭配暴力扇的窠臼,Liquid Freezer力排眾議地搭載了自家的PWM靜音風扇。即使沒有最強力的風壓推動散熱,卻仍然依靠厚實的冷排用料打出漂亮的成績,在高電壓的負載測試中取得不負眾望的成績。



一、 Liquid Freezer 120的優點
1、極致的靜音表現
2、厚重、密實的散熱排
3、便利的可串聯風扇
4、高度的相容性
5、簡易直覺的安裝方式

  會購買這款散熱器的玩家除了衝著ARCTIC招牌之外,她的靜音表現在AIO系統中絕對是上上之選。小軸心的FDB風扇沒有一般水冷風扇為人詬病的瘋狂噪音,卻仍維持著足以穩定推動系統的解熱能力,同時內建分接線的設計也不需要擔心PWM風扇在串聯上的不便。



  12公分50mm厚的散熱排在昇華了散熱效能的同時,對於絕大多數的中塔機殼,都是可以順利安裝的大小,對中小型機殼也擁有不錯的相容性。其安裝比起大型塔散來說也相當簡便,只需要固定冷排、將冷頭鎖在支架上就完成了。

  另外,對大部分的玩家(包含佐鳥)來說,贈送的一小包MX-4相當窩心b

二、Liquid Freezer 120的缺點
1、缺乏對舊平台的支援性
2、塑膠製的支撐背板
3、偏高的售價

  Liquid Freezer的顯著缺點便是無法支援775/1366等過去的平台,所附贈的扣具僅能支持115X、2011和AM2 FM1 FM2三種腳位。



  這或許是由於採用了塑膠背板的關係吧,畢竟775和1366的安裝位只要將115X的腳位向內縮小些就可以了,然而Liquid Freezer所採用的X型支撐骨在結構上實在無法多挖這麼多孔。當然塑膠背板有其絕緣上的優勢,不過相信對購買這個定位產品的玩家來說,塑膠背板還是難以讓人接受的吧?



  來自物價高昂的北歐,價格方面一直都是ARCTIC社的硬傷,這方面就考驗著玩家的愛與口袋的深度了。

  與她落在同樣3000元價格帶的競爭者有Coolermaster Nepton 120XLCorsair H80iGTNZXT Kraken X31Antec KUHLER H2O 920Liquid Freezer可能沒有120XL和H80i那麼暴力的風扇與幫浦規格,也沒有NZXT和Antec那麼華麗的監控軟體,然而這些犧牲卻也確實地回饋在她的冷排與份量上,令她能在最低的噪音下、展現理想的壓制力。

  結論,Liquid Freezer是款針對有靜音需求的中塔系統推出的水冷散熱器。對於無法忍受系統過熱,卻更不想在噪音中生活的品味型玩家而言,Liquid Freezer系列是個不會讓您後悔娶進門的乖巧孩子。



  ARCTIC Cold, Snow Silent... ...  It's ARCTIC COOL.


後記、

  話說回來,下雪天外拍真的是嚴峻的挑戰呢。不諳雪性的佐鳥即使耐得住寒,凍在雪裡的腳尖與手指還是一度失去知覺,下山之後手腳更是痛到不行QAO。

  溫度零下的金屬真的非常恐怖呀... ...

  感謝所有願意看到這裡的朋友,如果手邊有空的話也不吝批評指教。
  對硬體開箱、水冷改裝有興趣的孩子歡迎追蹤我的FB唷(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1120190404)。

  晚安,下一次見面大概又是十天半月之後了,預計會發布某款超迷你機殼的改裝計畫。
  敬請期待囉★



  Review held by Vilus 樂維科技, product provide by ARCTIC.
  Special thanks : Yu-Liang Li for his kindness 4790K.


      

                             佐鳥かなこ 2016
2#
batschris 發表於 2016-3-20 19:53:02 | 只看該作者
感謝佐鳥かなこ的分享~
讚~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1-22 15:53 , Processed in 0.128122 second(s), 64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