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一直都是顯示卡性能殺手,因此不乏有玩家花上大價錢換上水冷,只為了分毫間的差別。在水冷領域中相當知名的德國 Aqua Computer,也為才剛推出的 AMD Radeon R9 Nano 規劃了一款 Full Cover 水冷頭,徹底解放 Fury 完整核心的性能。
說到水冷,就必須要提到德國 Aqua Computer,為什麼呢?其精密 CNC 水平與擁有獨家功能的 aquastream 水泵,兩者加起來在玩家眼中絕對是夢幻逸品。不單單在性能方面是前段班固定人選之外,套件資訊數位化與完全的實時監控,成了其它競品間難以超越的對手。所有產品不單只追求性能不求外型,Aqua Computer 就如同其它德國品牌一樣,擁有自己的一套美學設計,因此不乏有玩家打造出相當特別的套裝機。
另外,可能有許多人不解,為什麼 Aqua Computer 會為了 6-inch 的 R9 Nano 推出水冷產品。AMD 之所以會推出 Nano 不就是為了 Small Form Factor 嗎,Aqua Computer 這麼做不就違背了原廠用心良苦所推出的產品用意。恐怕這只是 AMD 一廂情願的作法,畢竟從目前所有結果來檢視,近年來顯示卡隨著電晶體數量暴增,熱量已經變成了一項難題。
怎麼說熱量是個難題呢?或許眼尖的玩家已經發現了問題點,不過對於一些初學者,可能還無法察覺顯示卡近年發生了什麼變化。以 AMD 來看,近年來在電源管理中導入了 PowerTune 功能,主要用於強化 P-State 表現。顯示卡核心時脈一般人的理解可能都落在 2D clock、3D clock 等幾段變速,不過隨著技術發展,只有少數幾階的變化成為了電源管理中的一個小問題。畢竟一般人使用情境並非只有上網跟打電動而已,時脈切換雖然相當快,不過以平均功率來看,這種非黑即白的落差,造成相當多的浪費,且也不適合顯示卡內部單元完整發揮。
因此,AMD 推出全新的 PowerTune 即是為了解決這個小問題。透過增加更多 P-State Profile 補足中間的落差,而這些新增的 P-State 則會隨著應用程式來調節適合的檔位。不過這邊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因 P-State 受限於電壓、電流與溫度三種表現,前兩者可以透過軟體硬體修改,後者則是落到兩難問題上。
溫度為什麼會兩難呢?一般而言,顯示卡解熱都是透過空氣,即便是水冷,仍然是透過水的將熱源轉移至冷排中進行熱交換。決定解熱上限的元素主要有三,其一為材料的熱導係數,其二為比熱容,其三則是有效熱交換的規模體積。一般而言空冷產品會遇到的是第三點問題,問題一可透過昂貴材料打造,問題二則是解熱機制為空冷,差別並不會太大。問題三則因應顯示卡可發展的體積有限,無庸置疑的成為性能殺手。
那麼回到 R9 Nano 身上,AMD 選擇將顯示卡縮減至 6-inch 不外乎有幾個原因。其一為採用 HBM 後,不需要再維持 GDDR5 所需要的 PCB Area,將尺寸縮減相當合理,不過卻相當不明智。由於 R9 Nano 實際上為 Fury X 所使用的完整核心,雖然 AMD 選擇透過電流限制的方式來降低 R9 Nano 的發熱量,但這麼做治標不治本。加上尺寸縮減等諸多原因,造成 R9 Nano 實際時脈與溫度表現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好,經常性的降頻給性能打了不少折扣。
因此,Aqua Computer 所推出的 kryographics R9 NANO 水冷頭即是為了還原性能所打造的產品,不過就如同一開始所述,這個產品違背了 AMD 精心打造的 R9 Nano 的原先初衷。但對於動手能力相當強的玩家,為了 R9 Nano 與水冷頭打造一款特殊結構的機殼並非難事,或許我們該期待是否有廠商願意為了小眾市場,生產整個套件產品給玩家更簡便改造,讓 R9 Nano 發揮出不遜於 Fury X 的性能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