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在 2014 第三季所推出的 GeForce GTX 970 與 980 算是為顯卡市場投下了一個震撼彈
原先認為受到 TSMC 影響,N A 兩家新卡都可能要推延至 2015,總算是有人跳出來打破僵局
新的 GTX 900 系列除了令人驚豔的性能與能源效率上的突破之外,售價也算是相當有誠意,跟國外報價差不多
想當初 GTX Titan 出來一張 30k,現在只要 10k 出頭就可以獲得同樣的效能
這也造成上市初期一卡難求,缺貨到一個不行
不過運氣還算不錯,後來從朋友那入手了一張華碩的 GeForce GTX 970 STRIX
![]()
首先看到包裝正面,可以看到斗大的機械貓頭鷹圖樣
雖然說 STRIX 原先是以一個特殊版本在 GTX 780 首次亮相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看來可能會直接接手原先 DCII 系列的位置
![]()
搭載 4GB GDDR5 VRAM,為出廠預設超頻的 OC 版本
此外 0 dB 靜音模式也是這個系列的特點之一
![]()
背面不免俗地放了比較詳細的特色介紹
像是 Digi+ VRM、超合金電感等用料也有傳承下來
![]()
顯卡正面一覽,可以看到像是眼睛的風扇貼紙
風扇外框為金屬材質
![]()
在輸出介面部分
雖然 Nvidia 在公版的 GTX 970 與 980 均採用了 3 DP、HDMI、DVI-I 的設計
STRIX 則是維持現有的主流作法,提供 DVI-D、DVI-I、HDMI 與 DisplayPort 各一的配置方式
![]()
頂部則提供多卡 SLI 的金手指
![]()
背面有加上金屬強化背板防止板彎
![]()
在散熱器方面,搭載 3 隻熱導管 (10mm x 1 + 8mm x 2),接觸面採 HDT 設計
![]()
風扇選用 FirstD 製 FD9015U12S 9 公分扇
![]()
連接介面共用一組 5pin 端子,支援轉速控制
![]()
PCB 正面一覽,其中供電區塊也有放上散熱片跟導熱貼來輔助散熱
![]()
核心部分採用了新的 GM204-200-A1 顯示晶片
並由四周 8 顆 K4G41325FC-HC28 4Gb GDDR5 顆粒組成 4GB VRAM
![]()
需要使用一組 PCIe 8 pin 外部供電
![]()
採用 6 相供電,旁邊可以看到 ASP1212 Digi+ VRM 控制晶片
![]()
接下來就來實測一下吧
======================================
測試平台:
CPU:Intel Core i5-4460
MB:ASUS H81-Gamer
RAM:Avexir Core Series DDR3-2133 4g x 2 at 1600
VGA:ASUS GeForce GTX 970 STRIX 4GB
HDD:OCZ Vector 150 120G
PSU:Cooler Master G750M
Cooler: Cooler Master Seidon 120M
Chasis:Lubic Stage Layout Case v3
OS:Windows 7 SP1 Ultimate x64
Monitor:ASUS ROG SWIFT PG278Q
======================================
![]()
在硬體規格方面,GTX 970 搭載的 GM204 採用 Maxwell 架構,不過維持在 28nm 製程
擁有 1664 個 CUDA 核心,64 組光柵處理器 (ROPs) 與 104 組紋理單元 (TMUs)
記憶體通道寬度為 256-bit
而在時脈部分,核心標準及增益頻率分別設定在 1114 MHz 與 1253 MHz
閒置狀態下,溫度為 58 度
由於 STRIX 系列具備停轉的 0dB 靜音機能,雖然轉速檔位落在 25% 的地方
但在溫度尚未達到 65 度的臨界點之前,風扇是不會轉的
![]()
不過也由於這個特性,以 furmark 進行燒機測試會呈現溫度衝高然後風扇啟動後回降
紀錄最高溫為 70 度,之後維持在 66 度的現象
![]()
與過去的顯卡促銷相同,這次 Nvidia 同樣準備了新的遊戲兌換活動
包含 The Crew、FarCry 4 以及 Assassin's Creed : Unity
個人比較喜歡射擊遊戲就選了 FarCry 4,既然換了也就順便測試一下 GTX 970 的能耐
畢竟以上一代 FarCry 3 來說,對硬體的需求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
FarCry 系列算是 FPS 遊戲中的大作之一,如今也出到了第四代
除了次世代遊戲所需要的物理運算與光影特效外,FarCry 同時融入自然資源與野生動物的要素
透過收集來強化自己的裝備,整體的遊玩彈性算是相當高
某種程度上也呼應了遊戲名稱字面上的意思,地圖遠到讓人想哭
在遊戲引擎方面,與 Ubisoft 的刺客教條等作品相同
FarCry 系列也擁有屬於他的遊戲引擎 --- Dunia
而 4 代同時也導入了 Nvidia 最新的 GameWorks 技術,在畫面上自然也是可以有所期待的
![]()
在畫質設定方面,Nvidia GeForce Experience 同樣給了一組建議設定
最後的 fps 測試也會以 Ultra 跟建議設定來進行比較
![]()
這張圖算是之前剛開始玩,在調整設定時無意間發現順手擷取的畫面
遊戲本身在圖片品質 (Graphic Quality) 預設提供 Low、Medium、High、Very High、Ultra 等基本組合
比較微妙的是在 Ultra 後面又多了一個叫做 Nvidia 的設定
有趣的是這個設定在某次 UPlay 更新之後就消失了,這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中二?)
看了一下主要跟 GameWorks 包含的項目有關
其中包含陰影 (Shadow)、環境遮蔽 (Ambient Occlusion, AO)、反鋸齒 (Anti-Aliasing, AA)、靈光 (God Rays) 以及毛髮 (Fur)
![]()
在陰影方面,Soft Shadows 的全名為百分比漸近柔和陰影 (Percentage Closer Soft Shadows, PCSS)
從字面上其實不難理解他的意思,PCSS 會將畫面上動態產生的陰影轉換成接觸硬化的類型
新的陰影會受到距離遠近的影響,產生柔和度的差異
主要用來讓陰影更貼近現實生活的呈現方式,感覺上比較屬於跟 HBAO 相輔相成的存在
![]()
Ultra 設定下的陰影表現
![]()
開啟 PCSS 後的效果,在牆面上的葉片陰影被柔化許多,反映出物體與陰影間的距離關係
![]()
在環境遮蔽 (AO) 部分,FarCry 4 提供 off、SSAO、SSBC 以及 HBAO+,四種選項
而 SSBC 是 Ubisoft 為家用主機 (Console) 所設計的特製版 AO
在不造成太多效能影響的情況下,提升陰影效果的精確度跟穩定性
而 HBAO+ 則是 Nvidia 的獨家功能
![]()
關閉 AO
![]()
SSAO
![]()
SSBC
![]()
HBAO+
![]()
四個設定局部裁切對照一下,相較於完全不開啟 AO
切換至 SSAO 後可以看到物件的交界處增添了不少接觸陰影,畫面的立體感瞬間提升
而 SSBC 對於地表紋理以及牆面破損的磚塊紋路等細節進行更多的強化處理
不過或許是為了追求效率,有些部分處理得不是很理想,像是牆壁與門框交界以及畫面右下角的木椅
在開啟 HBAO+ 之後,稍微弱化了左側較靠近光源的物件陰影
同時在牆角以及木椅底下也有比較正確且柔和的陰影呈現
![]()
在反鋸齒方面,Nvidia 設定採用的是先前主打的時間混疊反鋸齒 (Temporal Anti-Aliaing, TXAA)
先前的 Watch Dogs 中也有出現過,其基礎原理建立在畫面比對上
所以對於傳統的斜線物件繪製,在慢速移動下會產生地閃爍問題有著相當顯著的改善
算是取得一個畫面跟性能的中間點
設定選項部分提供了關閉、2x MSAA、4x MSAA、8x MSAA
SMAA、2x TXAA 以及 4x TXAA,共 7 種
![]()
首先比較 MSAA 部分,上圖為原圖裁切,依序為 no AA、2x MSAA、4x MSAA
開啟 MSAA 後,可以看到圍牆交接處、牌樓上的邊緣以及告示牌外框鋸齒較為圓滑
旗幟的線條也少了一些斷裂的現象
相較於 2x MSAA,4x MSAA 在牌樓的屋簷、橫梁以及屋外欄杆等,獲得進一步的細節提升
![]()
開啟 8x MSAA 後,相較於 2x 至 4x 的變化,提升的效果有限
性能損耗倒是蠻顯著的就是
![]()
切換回 SMAA 後,fps 又回到一定水平
近距離的武器、告示牌、橫樑等鋸齒現象稍微柔和些,不過斷掉的線條也跟著回來了
基本上畫質屆於關閉反鋸齒以及 2x MSAA 之間
![]()
最後則是 Nvidia 先前力推的 TXAA
在 2x TXAA 設定下,不論是牆緣、告示牌邊框還是橫樑部分,鋸齒的消除消果都比 MSAA 2x 來的好
但在物體的細節上,跟先前測試 Watch Dogs 時有著相同的問題,會比較模糊些
畫面帶有些許的油畫感
而切換到 4x TXAA 後,又更圓滑了一些
遠處物件細節雖然有增加不過其實跟 TXAA 的畫面特性有點相互抵消,建議開到 2x TXAA 即可
![]()
God Rays 其實一開始我搞不太懂到底是什麼東西,直接拿去 google 之後 wiki 條目上叫做雲隙光
又叫做耶穌光,有在用單眼的人應該對這名詞不陌生
設定選項包含關閉、體積式雲霧 (Volumetric fog) 以及強化版 (Enhanced),三種選項
![]()
完全關閉,沒有什麼特別的
![]()
體積式雲霧
![]()
強化版就直接可以看到有明顯的光線從樹那邊穿過來
![]()
至於毛髮 (Fur) 的設定,基本上他是繼承了 Nvidia 先前的 HairWorks
其他遊戲或許還好,不過對於野生動物滿街跑的 FarCry 來說,影響就比較大一些
透過這個技術,能夠更正確的呈現動物移動時,身體毛髮的物理效果
其中包含關閉、開啟以及模擬毛髮 (simulated) 三種選項
![]()
虎:『 跨蝦毀 O_o (台) 』
其實我原本是想要找活的動物來測試,不過如果真的這樣做,我看我掏出相機切換介面擷圖,然後就準備仆街了
動保團體不要找我抗議啊,just a game ~
![]()
首先把整個毛髮設定關閉,感覺上就只有很單薄的外皮跟紋路
![]()
開啟之後,開始有種毛茸茸的感覺了吧
![]()
然後是 Nvidia 的 Simulated 設定
可能看習慣一般貼皮效果,覺得有點過頭,感覺就很好摸的樣子,超蓬鬆
![]()
以預設的 Ultra 設定來說,最高 75.1,最低 35.7,平均張數約落在 36.017 張
改成 GeForce Experience 的建議設定後,最高 77,最低 41.5,平均 43.148 張
如果在 1080p 的解析度下倒是可以考慮將前面所提到的特效打開
![]()
另外一件事其實跟 FarCry 4 沒有太多關係,之前在考慮買新螢幕,不過目前用的是 XL2420T
打 game 習慣 120Hz 之後實在不太可能叫我回去用 60 Hz 的東西
因緣際會下趁朋友在玩 4K 的時候借他的 PG278Q 來測試看看
一方面想知道 G-Sync 到底有沒有差
另一方面想知道 144 Hz 到底差多少,如果沒差很多可能就把目標設定在 EIZO
畢竟 TN 面板看起來還是比較難過一些,雖然都差不多貴啦 XDDDD
![]()
對喜歡玩 fps 的人來說 (至少我是這樣 XD),垂直同步基本上是一定會關掉的東西
寧可畫面爛掉也不要卡卡的...董茲跳針...
然後就會像上圖那樣,有些物件就會出現錯位的情況
主要產生的原因在於螢幕更新週期跟顯示卡不一致,當螢幕覺得 ok,我要更新嘍
螢幕掃描到一半,顯卡開始畫下一張,就會產生這樣的情況
![]()
如果把垂直同步打開,問題乍看之下是解決
當顯卡繪製速度小於螢幕更新率
因為螢幕要不到新的畫面會用上一張繼續顯示,卡頓的問題就來了
不過這個現象就沒辦法像垂直同步關閉那以圖片呈現
用手機拍了簡單的小測試放到 youtube 上,畫質跟對焦就還請多多包涵 QQ
只是要提醒一下,雖然只有幾十秒,容易頭暈的人建議就別點進去看,因為會蠻晃的
想直接看原檔的話可以到下方的連結下載
點我到下載頁面
V-Sync ON and OFF
可以從 36 秒左右開始看,跑到轉角的時候明顯畫面會有頓挫感
G-Sync ON
由於 G-Sync 是從基礎上解決問題,也就是螢幕跟顯卡沒有互相溝通這件事情
所以在效果算是相當顯著的,不過就以目前的方案來說,顯卡沒問題但是螢幕就還是貴了些
只能希望之後能更親民一些,讓一般玩家也能輕鬆享受到流暢愜意的遊戲體驗
最後還是來點基本的跑分吧
![]()
3DMark
![]()
3DMark 11 Entry
![]()
3DMark 11 Performance
![]()
3DMark 11 Extreme
![]()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Extreme
![]()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Extreme
![]()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Extreme HD
![]()
雖然說硬體廠商跟遊戲公司合作開發遊戲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不過 Nvidia Gameworks 將目前針對遊戲所設計的主流技術整合在一起
除了能夠有效提升接下來新款遊戲在畫面上的表現外
同時也可以確保遊戲能夠被最佳化,讓玩家輕鬆獲得好的遊戲體驗
就整體而言,華碩這張 GTX 970 STRIX 算是相當有趣的一張卡
原先認為顯卡應該沒什麼機會閒成這樣,實際使用其實有蠻多時間他都是處於停轉的狀態
某種程度也跟 Nvidia 在 GTX 900 系列的功耗與效能轉換率大幅提升有關
即使溫度達標後開始運轉,基本上也是相當安靜
裸測情況下手動調整轉速的情況下約在 50% 左右才開始出現比較明顯的聲音
對於想要入主 Titan 級顯卡輕鬆剋 game 又對靜音有所需求
華碩這張 GTX 970 STRIX 應該會是不錯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