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 P67 一直到現在的 Z87,ASUS 的 TUF 系列轉眼間也來到了第三代
主打耐用取向,除了五年的原廠保固之外
硬派的外觀以及豐富的元件用料也受到不少玩家的青睞
不過今年某種程度上或許大家都心有靈犀吧
當 ROG 系列推出Maximus VI Impact 的同時
TUF 系列也追加了一張小型化版本 Z87 Gryphon
![]()
既然是 TUF 系列,Z87 Gryphon 自然也少不了外面那層裝甲設計
不過與老大哥 Sabertooth 不太相同的地方在於 Armor kit 為選配套件
![]()
主機板包裝正面,設計簡潔不失質感
![]()
原廠提供五年保固,支援 SLI 以及 CrossFire 多卡串接
![]()
包裝背面提供了一些用料資訊以及功能介紹
![]()
內容物包含主機板本體、SLI 橋接器、SATA 線材、Q-Connector
I/O 擋板、保固條款以及說明書
![]()
主機板正面一覽,整體配色相當低調沉穩
![]()
翻到背面可以看到散熱片均採用彈簧螺絲加上絕緣墊片的方式固定
至於上面的線條就別有用意了,且待下回分解 (?)
![]()
擴充介面部分提供三組 PCI-E X16 插槽 (由上而下依序為 x16, x8, x8)
以及一組 PCI-E x1
![]()
搭載 10K 軍規黑金電容
主要供電區塊採 8 相數位供電,並在 mos 區添加散熱片輔助
![]()
散熱片間以熱導管相互連接,8pin EPS 12v 供電配置在主機板左上角
並在頂部提供兩組 4pin CPU 風扇插槽
![]()
內建四組 DDR3 DIMM,採單邊卡榫的快拆設計
旁邊設有狀態 LED 以及 Mem OK 開關
ATX 24pin 以及 前置 USB 3.0 19pin 同樣配置在主機板右上角的位置
![]()
搭載 ASUS 自家的 TPU 晶片 kb37200f,主機板環境監控則由 Nuvoton NCT6791D 所負責
![]()
頂部可看到用來控制 VRM 供電的 Digi+ ASP1103 控制器
![]()
在儲存方面,提供 z87 標準原生 6 組 SATA 3 (6Gbps)
![]()
主機板底部提供針對快速啟動所設計的 Direct Key 硬體開關
當 user 啟用 fastboot 後無法進入 BIOS,除了 Clear CMOS 之外
可透過此按鈕百分百進入設定畫面中
旁邊的 Flash Back 則用來將 USB 裝置內的 BIOS 檔案刷回主機板
![]()
音效方面則由 Realtek ALC892 所負責
![]()
網路部分由 Intel I217V 提供,支援 Gbe 及 WOL
![]()
顯示輸出部分利用一顆 asmedia ASM1142K 來進行轉換
![]()
背板介面提供 4 組 USB 2.0、4 組 USB 3.0、DVI-D 以及 HDMI
音效部分除 3.5mm 插槽外,預留一組 S/PDIF 光纖介面
![]()
接著來看看 Armor Kit 有些什麼樣的東西
![]()
內容物包含 Thermal Armor、固定螺絲、DIMM 與 PCI-E 防塵蓋
![]()
I/O 防塵蓋、輔助風扇、防塵濾網、螺絲起子、測溫線以及安裝說明
![]()
最後當然就是 TUF Fortifier 這塊強化背板啦~
![]()
We got your back !....雙關 ?
![]()
還記得前面提到的那條線嗎,這可以在你安裝時對準背板的固定位置
![]()
裝好之後像這樣
![]()
正面也假組裝一下,迷你版 Sabertooth 颯爽登場
![]()
接下來就實際上機測試嘍
======================================
測試平台:
CPU:Intel Core i5 4670K @ 4.5 GHz
MB:ASUS TUF Z87 Gryphon
RAM:Kingston HyperX blu DDR3-1600 8G x 2
VGA:Lantic GT630 2G
HDD:Kingston HyperX 3K 90G
PSU:CoolerMaster G750M
Cooler: CoolerMaster Hyper 212X Turbo
Chasis:Lubic Stage Layout Case 3
OS:Windows 7 SP1 Ultimate x64
======================================
![]()
BIOS 部分預設為 EZ Mode
提供像是日期、風扇轉速以及開機順序的簡單調整
右上角可調整顯示語言,支援繁體中文
![]()
主要功能集中在進階選單內
可透過滑鼠右鍵點擊的方式將目前選取的項目添加到我的最愛列表中來進行快速調整
![]()
在 Ai Tweaker 超頻選單上方會顯示各項裝置在設定後的目標頻率
![]()
若記憶體支援 XMP 設定檔也可直接載入
![]()
而右側的 Quick Note 則可用來記錄自己最近做了那些調整動作
![]()
同時主機板也會保留最近一次的變更細項以及相關數據
![]()
當按下 F10 儲存設定時
系統也會主動告知你進行了哪些項目的調整動作以及調整內容
相當給力
![]()
當然,在超頻設定檔的紀錄上也是不會少的,BIOS 本身支援 8 組設定儲存
![]()
並可透過隨身碟等裝置來進行匯入匯出動作
![]()
針對電腦有一定靜音需求的玩家,BIOS 內同樣提供了 Q Fan 風扇設置
![]()
設定檔部分提供標準、靜音、高效以及手動模式
![]()
在軟體介面方面,AI Suite 3 整合了主要的六項功能
![]()
在 Thermal Radar 2 部分包含了系統頻率以及電壓等數據
![]()
在溫度以及風扇轉速方面也都能夠一目瞭然
![]()
另外你可以注意到上方上面數個青色圓圈的溫度量測點
點擊後會顯示該量測點所測量的裝置以及該元件的介紹
![]()
其中底下的三組必須透過 Armor kit 中的感溫線來量測
![]()
在 Thermal Status 子頁面中,除了 CPU 及 VGA 的溫度監控外
針對玩家所使用的散熱器性能,ASUS 也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測試功能
![]()
透過比對負載前後的數據
計算出散熱器本身的性能是否滿足當前平台的需求
簡單講,你可以把他想成是散熱界的 3Dmark,算是蠻有趣的一個小功能
![]()
Fan Control 頁面則補足了剛剛 BIOS 部分的進階設定
並提供風扇延時的功能來解決關機後的餘熱問題
![]()
風扇轉速曲線部分除了依照使用者拖曳曲線來設定之外
並可對不同裝置進行溫度權重設定
![]()
而在 Digi+ 電力控制方面則是提供 CPU 以及 RAM 兩大區塊
可對負載曲線、供電相數以及切換頻率來進行設定
![]()
Network iControl 如同 cFos 的功能一樣,主要可針對不同程式進行頻寬優先權的設定
![]()
針對一些想要開機讓網路自動撥號的使用者也提供了簡單的介面實作
![]()
針對行動裝置的充電部分,Gryphon 在靠近音效接孔上方的 USB 加入了這樣的功能
![]()
當裝置插入後按下偵測就會自動去判定目前的裝置類型
對於想要在關機時繼續這樣充電的玩家,ASUS 也提供了簡單的設定選項
不過由於不能依賴軟體偵測,類型方面就得由使用者自行決定
=============================================
接著則是一些簡單的性能測試數據
![]()
Cinebench R11.5
![]()
CPUmark 99
![]()
Hyper PI 1M
![]()
Hyper PI 32M
![]()
PCMark 7
![]()
AIDA 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
![]()
7zip 壓縮測試
![]()
winrar 壓縮測試
![]()
HWM BlackBox
![]()
結論:
Z87 Gryphon 沉穩的外觀設計以及散熱與防塵考量
有別於其他主機板系列,TUF 系列所訴求的是可靠性以及穩定度
在體積縮小的同時也維持了用料以及大多數的功能特色
並將額外配件列為選配,提供更多的選擇彈性
對於想打造一台穩定長效平台的玩家來說,不妨考慮看看這款五臟俱全的高階小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