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電腦資歷不算深厚,但筆電這東西看了不少。在筆者還是個大學生的時候,筆電通常有個相對厚重的外觀,連接埠的部分較少見到USB 3.0,但網路孔跟光碟機是比較容易看到的。在隨身碟剛開始發展的時代,光碟仍然有一定的地位,藍光光碟片雖然價格高昂,但DVD光碟物美價廉,又有4GB多的空間可利用,算是大容量備份儲存的最佳選擇。筆電因為有了光碟機跟網路孔,加上厚重電池與超大散熱口,體積就較難跟纖細劃上等號,但比起更早以前有如磚塊般的筆電還是輕盈的多。
纖薄筆電與光碟機難以相容
近年來 Ultrabook 風潮帶領,加上光學驅動裝置漸趨式微,越來越少人採購燒錄片作為拷貝之用。簡便的隨身碟取代了光碟的地位,以輕薄便利,儲存方便的特色成為了學生交報告的首選。筆電跟光碟機已經不是那麼親密,相較於光碟機,筆電依然存活,而且身材越比越瘦,效能跟續航力也越來越強。但如果有一天需要光碟機讀個東西該怎麼辦呢?這時候外接光碟機就有他的市場了。
▲華碩也推出過不少外接藍光燒錄機,圖為 ASUS BW-12D1S-U。
若是有點資歷的玩家,相信一定知道華碩本身也有燒錄機的產品。過去內接燒錄機熱賣的時候,華碩也有不少燒錄機種推出。現在內接燒錄機相對弱勢,華碩燒錄機雖然幾乎都改做外接化,不過外接燒錄機的地位也像是過去的外接磁碟機一樣顯得過時而且無用。考慮到儲存,簡便的方案有記憶卡跟隨身碟,大容量的方案有便宜的外接硬碟。燒錄機的用途只剩下用來看片。像是到租片店如亞藝之類的商家租電影用筆電看。
當藍光燒錄機與外接音效合體
ASUS Impresario 這個產品的推出就讓人有點好奇了。從外觀來看,ASUS Impresario 就是一台稍大的藍光燒錄機,配上看起來相當有質感的仿金屬髮絲風格的設計,看起來外觀印象相當好。實際上 ASUS Impresario 除了藍光燒錄功能之外,還加入了USB 音效卡的功能。使用者可以利用 ASUS Impresario 背面的接頭來連接音響設備,或是用前方的耳機孔接上耳機來聆聽。USB 音效卡看似普通,但對於大多數筆電為了空間捨棄了音質表現的情形來看,外接音效卡能幫助使用者獲得更乾淨更少雜訊的聲音,且外接音效只依靠USB 進行連接,訊號上相對於機內的電路來得更音響化,音質表現雖說因為每個人的聽感不同而有所區別,但盲聽測試之下相信仍然可以分出音質高下。
▲這次 ASUS Impresario 的外盒設計取向是白色底,襯托外觀很有音響風格的產品本體頗有強調重點的感覺。
▲外盒提供了預覽設計,從這裡可以摸到魔鬼氈的部分,往上打開就可以看到 ASUS Impresario 本體。
▲第一眼印象其實以為是小型化的DVD Player,接上AV端子就可以拿來放片之類的。
▲左起分別是開關、退片鍵、耳機孔與音量旋紐。
▲上蓋處可以見到宣傳文字。 ASUS Impresario 本身主打真實 7.1 聲道影音享受。不過想要有 7.1 聲道還得搭配 7.1 聲道喇叭。
結合藍光讀取與音效輸出特色,補完纖薄筆電不足之處
為什麼需要藍光燒錄機與音效產品的二合一產品呢?筆者自己做了一番假設,以桌上型電腦使用者來說,桌上型電腦在空間配置上相對有餘裕,不管是加裝內接式燒錄機,以及內接式顯示卡,都不是太難的任務,對應的擴充空間在取得難度上並不高。除非是買到了正好移除光碟機安裝槽的機殼,以及擴充卡槽極少的 Mini-ITX 規格主機板。若是桌上型主機的擁有者有打算讀取藍光影片,燒錄藍光光碟或DVD光碟,又有使用獨立內接式音效卡的需求,大多數情況下都能順利安裝內接式燒錄機與內接式顯卡。但筆電的部分就不一定了。
近年來的輕薄型筆電均捨去了大多數的連接埠與多餘裝置,以12吋 Macbook 為例,整個機身只看的到一組 USB Type-C 連接埠,既沒有光碟機槽,更沒有像是VGA、HDMI接頭,或是有線網路接頭等相當實用的連接埠。Macbook Air 雖然不像 12 吋 Macbook 那樣極端,但其纖薄的機身一樣也無法忍受有光碟機的存在,而改採外接方案。這可以說是一項趨勢。多數的使用者並不需要光碟機,但光碟機又像是當年的磁碟機一樣,偶爾還是會有需要的地方。例如筆者前面提到的影片租賃時,需要有光碟機才可觀看影碟的問題。而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若臨時需要安裝無線網卡驅動,恐怕也會有需要那片常常被遺忘的薄薄光碟中容納的驅動程式,可以解燃眉之急。燒錄功能有時也能為即時性的備份工作,或是需要製作家庭記錄DVD時所使用。這也是燒錄機即便現在重要性不高,卻未必能完全割捨的原因。
▲Ultrabook 已經是現在筆電設計的主流形象。纖薄機身換來的是捨去大多數的周邊裝置。圖為 ASUS Zenbook UX301LA。
而音效的部分,絕大多數的筆電系統都是採用內建音效晶片。眾所皆知,電腦音效往往會受限於機器內部的電路配置引起的電磁干擾問題,多多少少影響了音質表現。在先天不良的情況下,配上音質難以有所發揮的內建喇叭後,放出來的聲音沒有辦法給予使用者滿意的評價。對音質在意的人會考量到外接音效方案。從小小的USB 音效卡,到大一點的USB DAC 系統,各自發揮的音質改善能力都有所不同,當然越遠離電腦內部的干擾,對音質表現來說也越佳。所以外接方案會成為重視音質的筆電使用者願意考量價位與音色表現的理由。若與燒錄機的需求也結合起來,或許就能為音效與燒錄兩方面都有些缺乏的筆電使用者帶來不同的使用感受。
▲ASUS Impresario 背面有豐富的音效端子,左起為AV紅白端子,7.1聲道喇叭,Toslink,增益開關,Micro USB孔與電源。
ASUS Impresario 設計成比較接近 ASUS 自家 Vivo PC 造型的模樣。筆者認為,除了筆電使用者以外,ASUS Impresario 這款產品的設計初衷,或許是考量到自家的迷你桌機也有類似的問題,而產生了設計這項產品的想法。迷你主機的設計思考處與纖薄筆電的出發點相似,也多採用行動版的CPU與繪圖晶片。在效能上比起主流電腦來得遜色,但能夠換來更好的空間配置,更低的耗電與廢熱。但相對的就必須捨棄一些不常使用的元件,相對於 Vivo PC ,ASUS Impresario 比較有後援軍種的角色定位,作為輔助造型相近的 Vivo PC,提供高品質藍光燒錄與讀取,還可搭配多聲道音響系統形成家庭劇院的基礎,可以說是HTPC的功能延伸,讓Vivo PC 更有表現空間,這才是ASUS Impresario的目標所在。
▲Vivo PC 是目前 ASUS 主力小主機之一,圖為 VivoPC VM62。
筆者本身除了有 PC,本身也是Apple 筆電使用者,因此雙平台都有機會試用。在驅動方面,燒錄機的部分是隨插即用的。音效的部分,Windows 8.1 可以直接使用驅動光碟裡的驅動程式,而Windows 10 版本的驅動程式則建議上華碩官網進行最新版本的確認。OS X 的部分,筆者的系統版本是 10.10.5 Yosemite,可以毫無疑問的隨插即用,音效與燒錄機都能正常運作,相當便利。給了筆者一個不錯的印象。
▲正面介面可以看出吸入式光碟機的設計痕跡,採用吸入式機構或許是為了壓縮機體體積。
▲設計感頗有圓潤感,筆者反倒覺得沒有華碩產品常見的Zen元素,像是同心圓紋路之類的。
▲正面看起來就是個縮水很多的DVD播放器。
▲但上面少了很多DVD播放器該有的元素。
▲左右側面能注意到設計上相當乾淨,只有藍光技術與 Xonar 音效Logo。
▲底部有四個腳墊,肩負光碟機減震的重責大任。
▲電檢標籤相當齊全,只是製造日期似乎有點早。或許在設計到產品出爐後,還經歷了一段等待登場的時光。
▲供電為12V 3.0A,耗電為36W。
▲配件一覽,包括驅動光碟,說明書,保卡,AV轉3.5mm線等等。
▲Mac 只要插上USB接好變壓器就可以用了,而且也能偵測出型號。其中從系統報告中可以發現到他是兩個裝置透過USB Hub連在一起使用。可以將兩個裝置視為獨立運作的個體。
▲光碟片內附有 Cyberlink 出品的 Power2go 8 及 Powerbackup 兩款備份與燒錄軟體。Audio Driver 的部分筆者較習慣到華碩官網找新版。
▲安裝過程相當無腦,一直下一步就好了。
▲選擇接受合約。
▲按下安裝。
▲提示即將重新啟動作業系統。
▲安裝完成後,建議執行一次重新啟動。
▲PowerBackup V2是一套燒錄備份軟體。
▲Power2Go 8 則是一套簡易的影音光碟燒錄軟體。
▲由於盒內的光碟版本較舊,華碩表示目前軟體有所更動,新版光碟介面將變成這樣。
▲軟體的部分除了前面介紹的 PowerBackup 與 Power2Go 威力酷燒,新版還加入了藍光使用者最需要的 PowerDVD,以及同為訊連公司出品的 InstantBurn。
纖薄筆電的音效終於有了歸宿
整個光學儲存產業在現在已經沒有數年前那樣火熱。筆者認為華碩對這塊產業依然相當有心,推出了這樣的一個獨創性的複合式產品,頗有一種試水溫的味道。藍光燒錄器的需求量遠不如前,雖說未必是筆電產業所致,但是即便消費者有意願購買燒錄機安裝在主機裡,使用的機率也未必比以前來得高。現在硬碟的容量已經不是現在的藍光光碟能追上的容量,存取速度上也有快閃記憶體這樣的新秀成為媒體寵兒。但仍然有願意享受好音樂的玩家,他們的需求或許只是想要有個能播放實體CD的裝置,在 ASUS Impresario 傳出發表的消息時,筆者認為若有可能的話,ASUS Impresario 直接作為一台獨立的CD播放器也未嘗不可。甚至於可以猜測,若是還有改善的空間, ASUS Impresario 或許在接上電腦後變成光碟機,但在分離之後可以作為播放器使用。又或者對發燒友來說,ASUS Impresario 可以在外接音效的協同運作下,可以作為CD轉盤用途的機器。
以音效表現來說,筆者使用自己的鐵三角 M50 耳機聆聽了一段時間,使用上與常見的 USB DAC 沒什麼不同。多了增益紐能讓音量有擴大效果,在細節上也能有更多的表現。筆者試著與 Macbook Pro 的音效孔進行比對,兩者之間的差距並不算大,嚴格說起來,不是插上去聲音表現就能三級跳的程度。但細聽之下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音色表現,接上 USB DAC 之後,聲音的毛邊感似乎被撫平了一些,也不確定是不是心理作用,覺得聲音表現更討喜了一點。同時插入DVD光碟看個幾分鐘電影,覺得音效表現改進的幅度不太容易感受得到,但音色的變化似乎是比較容易發覺到的。若是與一般的USB DAC相比,ASUS Impresario 少了可更換OP來調校聲音的特色,仍然有改善的空間,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要比照發燒音響的規格去設計, ASUS Impresario 或許又得訂個驚人的定價才能回本了。
就現在的 ASUS Impresario 來說,筆者覺得像是花錢買了外接音效卡,卻又附贈了一個藍光燒錄機一樣,兩者透過橋接使用一個USB 埠連接電腦,在電腦底下仍然是兩個裝置,筆者相當期待 ASUS Impresario 接下來能讓兩個裝置彼此間有不同的火花,發揮1+1>2的表現。筆者認為這是一款適合喜歡嘗試不同創意,剛好有藍光燒錄/讀取需求, 又希望筆電/小主機有更好的音效表現的複合式影音設備。稍嫌可惜的是他只能提供給電腦使用,若是希望為手邊的筆電打造不太暫空間的影音享受,ASUS Impresario 會是你的好幫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