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AMD Fury系列的推出不僅在主流媒體中獲得不錯的評價,玩家間也普遍給予好評肯定,緊接著AMD也推出了最強悍的小卡R9 Nano,在15公分長度的小卡卻有著接近Fury X的高性能,也因此吸引了高階玩家的目光,不過若要能提高市佔率、增加銷售則莫過於中階與主流等級顯示卡為重,在主流顯卡級別AMD推出了R7 370,用以接替R9 270的位置,在顯卡定價策略也直接鎖定約5,000~6,000元的主流玩家 -- 願意給予較充足的預算,同時又注重高C/P值的廣大遊戲玩家族群。
R7 300系列技術與架構
AMD R7 370在架構上仍然採用GCN架構的Pitcaim核心,不過在核心溫度表現則比前代低了不少,顯卡溫度偏高的問題已經獲得解決,除對於DirectX12、OpenGL 4.5、Vulkan、OptenCL 2.0等API的全面支援,當然也不會少了支援Mantle囉! 此外R7 300系列也支援了最新的Windows 10作業系統,也因此讓R7 370的性價比提高了不少。
AMD顯卡對DirectX 12的支援性提升,使用非同步著色器與多重指令緩衝技術,在繪製複雜場景時也能有更好的工作效率,更有效的利用GPU、降低功耗並進一步提升性能。此外AMD的幾個針對遊戲體驗的技術如大家都不陌生的VSR (Virtual Super Resolution) 高解析度渲染技術、以及FRTC 畫面速率目標控制 (Frame Rate Target Control),前者提供比顯示器解析度更高的影像品質,提升玩家的遊戲視覺體驗;後者則可微調顯示卡設定,將畫面速率限制在使用者設定的張數,並同時降低系統/GPU的功耗。
高解析度渲染技術 (VSR) - 不受遊戲引擎限制,可在無原生 SSAA 支援的遊戲中模擬 SSAA, 也可以與其他遊戲中原生的消除混疊功能搭配運用。藉由以更高解析度演算上色,再將之縮小到顯示器的原生解析度,即使玩家在1080p顯示器上也能體驗到更好的畫質 - 如更平滑的紋理、多邊形邊緣更平順等效果。
畫面速率目標控制 (FRTC) - 透過自定義全螢幕模式下的最大張數控制(55~95fps間),無論在遊戲片頭動畫、載入畫面、遊戲選單等地方都能夠限制在目標張數,以減少不必要的繪製與畫面更新,這樣就可以降低GPU耗電量,並進一步降低熱量與系統功耗。
DSR/VSR的效果呈現與比較示意圖
微星R7 370 Gaming 2G OC Edition介紹
筆者手上拿到的是MSI R7 370 Gaming 2G的超頻版本,公版R7 370核心為Pitcaim,28nm製程,採用256bit頻寬設計,16組計算單元、1024個流處理器,預設核心時脈為950MHz、受惠於MSI Gaming系列使用的TWIN FROZR V風扇散熱器,MSI R7 370 Gaming 2GB將核心頻率上推至1050MHz,足足多了100MHz。記憶體部分則維持在1425MHz。
R7 370保留了CrossFire功能,如果消費者在未來有更重度3D遊戲,只需要再增加一張顯卡透過交火來強化性能,就可以有更好的遊戲特效體驗。在顯示輸出介面上提供一組Dual-Link DVI-I,一組Dual-Link DVI-D,最高可提供到2560x1600解析度,在4K支援方面則提供了最高可支援到4096x2160 60Hz的Display Port,另外也支援一組HDMI 1.4a,配件部分除了驅動光碟外,也附上了一組多附一個DVI轉D-Sub轉接頭。
定位為中階主流顯示卡的緣故,MSI R7 370 Gaming 2G並未在顯卡背面加上金屬背版強化,畢竟在成本上的考量,多了金屬防彎曲背板代表成本的增加,而主流消費者對於價格數字依舊非常敏感,因此在市場考量面向,如此的產品設定也是讓人覺得相當合理。
R7 370 Gaming 2G整張顯卡從外盒包裝到散熱器本體都維持著Gaming系列的一貫視覺風格,主打的靜音與超頻,都是Gaming系列賣點,向來有不錯表現的TWIN FROZR 散熱器,維持長久來的好評表現,不僅在外觀視覺上有加分效果,散熱底座三根銅製鍍鎳導管延伸到大型散熱鋁鰭片兩側進行導熱,搭配Torx Fan扇葉設計,透過傳統扇葉與引流扇葉兩種不同扇葉搭配 (特殊弧度的引流扇葉寬幅設計引入更多氣流,再透過傳統扇葉將大量氣流網下方導引),藉以增加更大風量與風流,來提高散熱效率。此外這款風扇有著ZeroFrozr的設計,在待機或是低負載的情況下風扇是不會轉動的,像筆者這種總在夜深人靜時使用電腦的玩家,對於風扇聲相當敏感,也因此很愛ZeroFrozr的設計邏輯。
R7 370和R9 270一樣都需要一個外接6pin的電源,AMD公布的R7 370規格中TDP功耗部分為110W,對比先前的R9 270的150W在功耗上進步不少。
效能實測-3DMark/Benchmark
測設平台:
ASUS Z97 Deluxe
Intel i7-4790K
Kingston Fury DDR3-1866 4GBx2
Thermaltake ToughPower DPS 850w
3DMark
Unigine Heaven & Valley
Resident Evil 6
Final Fantasy XIV: Heavensward
Street Fighter IV
效能實測-第一人稱射擊類
Call of Duty:Advanced Warefare
BattleField4
效能實測-動作類
Batman Origins
TombRaider
Watch Dog
GTA V
效能實測-競速類
Dirt Rally
F1 2015
GRID2
燒機程式與Gaming APP
前面提到R7 370的TDP已經降至了110W,再加上MSI R7 370 Gaming 2G採用了自家TWIN FORZR V風扇,對於溫度抑制上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實際使用Furmark對顯示卡進行燒機觀察溫度的變化。
MSI R7 370 Gaming 2G在待命時溫度維持在34度左右,使用Furmak進行燒機,溫度上升到了67度就不在持續上升,顯見TWIN FORZR V風扇提供相當良好的散熱效果。
除了硬體上的設計外,MSI顯示卡結合了自家Gaming App功能,玩家們可以依環境的需求自行設定顯示卡頻率,超頻再也不是進階玩家們的專利。
針對遊戲玩家可能會因為遊戲風格以及遊戲中不同場景的明暗需求,Gaming App也能提供Gamma值以及亮度與對比的快速設定,玩家很容易就能進行調整,藉此調整出最適合個人專屬的遊戲環境。
結論-安靜與散熱兼具、效能足以應付多數主流遊戲
微星R7 370 Gaming 2G在低負載的情況下ZeroFrozr的機制會啟動,風扇關閉就可避免不必要的噪音產生,平常待機或一般輕度遊戲都相當安靜,即便在測試時的開放平台下都能有深刻感受,同時間核心熱量也可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效能方面基本上和R9 270略佳,主要還是功耗與溫度的控制上做改進,比起同價位的GTX750Ti也略好一些。
各家R7 370顯卡多以自製卡銷售,各家搭載了各自的最新技術或散熱器,記憶體容量的選擇也通常分為2GB/4GB兩種,以1920x1080的主流解析度來看,2GB記憶體的R7 370 Gaming也足以應付目前大多數主流遊戲;當然若有高解析度如2560x1440以上甚至4K畫面需求的重度玩家,不僅在記憶體容量,恐怕預算也需要選擇更高階顯卡才能夠暢快遊玩遊戲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