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享受大作最佳的遊戲快感,最好的選擇當然就是挑選目前的中高階顯示卡產品,目前NVIDIA新一代的GeForce GTX 980 Ti/ 980/970/960甚至TITAN X等顯示卡都已經推出一段時間,效能確實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在不同的價格區間上提規消費者極佳的效能表現,個人認為最具CP值的顯示卡產品就是GeForce GTX 970,以其萬元左右的價位,就能擁有與對手單核卡王相近的效能表現,另外一項重點就是相對省電,NVIDIA GeForce GTX 970 採用GM204核心,製程為28nm,CUDA Core 總數為1664個。基礎時脈設定為 1050 MHz,搭配 GPU Boost 技術平均可將時脈加速到至少 1178 MHz。記憶體部分為 256-bit 頻寬搭配GDDR5記憶體,搭配 GDDR5 4GB顯示記憶體(雖然是有點殘缺的3.5GB+0.5GB),記憶體運作時脈為1750MHz(等效7.0GHz),需要2組PCI-E 6Pin(或1組PCI-E 8Pin)供電,TDP為145W,也是支援PCI-E 3.0傳輸介面技術的顯示卡。
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970 4GB Gold顯示卡是專為高階使用者及追求低噪音所開發的頂級單核心顯示卡產品,實際上效能也是非常霸道,Inno3D 官方測試其散熱效能也較公版GeForce GTX 970 優異不少,遊戲時不用被高階顯示卡散熱器所發出的噪音影響遊戲體驗,確實能提供使用者更為安靜的遊戲環境,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970 4GB Gold其CUDA Core 總數為1664個,基礎時脈設定為 1152 MHz,搭配 GPU Boost 技術平均可將時脈加速到至少 1304 MHz。記憶體為256-bit GDDR5,並配備了高達 4GB 的超大容量,速率則是設定在1753Mhz(等效7.012 Gbps),電源需求部分需要使用1組8Pin及1組 6 Pin 的 PCI-E 電源輸入,也能提供給喜歡挑戰極限的使用者更充裕的供電能力,外觀部分則是採用霸氣的黑金色配色為主,風扇軸心則是貼有代表iChill系列產品的LOGO,GPU部分配置4支6mm銅鍍鎳熱導管搭配綿密鋁鰭的模組,並搭配上3組9CM風扇的散熱設計將熱量向I/O介面端及顯示卡尾端排出,以下是簡單的開箱測試。
GeForce GTX 970 規格
![]()
原廠產品資訊網頁
https://www.inno3d.com/products_detail.php?refid=206
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970 4GB Gold外盒
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970 4GB Gold
![]()
Inno3D主流產品電競風格設計的外觀,專為電競遊戲熱血的使用者所設計。
GeForce GTX 970
![]()
GPU部分使用GeForce GTX 970 所打造而成,並能提供的極致繪圖運算效能。
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970 4GB Gold產品特色
![]()
4GB GDDR5、4K Ready、X4 Air Boss散熱技術、支援PCI-E 3.0傳輸介面技術、DirectX 12、NVIDIA G-SYNC技術、3年保固及附贈滑鼠墊1張。
外盒背面產品特色介紹
![]()
簡要介紹產品技術及組成,展示顯示卡的特色及外觀,較公版GeForce GTX 970更強的效能、更冷靜的散熱能力及調教軟體。
盒裝出貨版
![]()
威建代理產品。
內包裝
![]()
![]()
![]()
採用精品級的包覆,有效使用防震泡棉保護,避免於運送途中因碰撞而損傷。
顯示卡配件
![]()
滑鼠墊、說明書、LOGO貼紙、內6角板手、驅動程式等,也貼心提供PCI-E 6Pin轉接線及DVI轉VGA轉接頭。
顯示卡
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970 4GB Gold顯卡本體
![]()
![]()
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970 4GB Gold本體,屬於非公版設計。
iChill 系列設計LOGO及字樣
![]()
顯示出屬於iChill系列之作,主打強勁效能及優越靜音散熱設計,風扇軸心則是貼有代表系列產品的LOGO設計。
輸出端子
![]()
![]()
提供2個DVI、1個HDMI及1個DisplayPort 1.2介面,輸出介面並採用保護套處理,顯卡支援多卡繪圖部分提供2組SLI連接埠,支援4-way SLI技術。
SLI橋接端子
![]()
![]()
提供2組,可組成4-way SLI。
電源供應接口
![]()
需要1組 8 Pin及1組 6 Pin的 PCI-E供電接口已能滿足設計功耗165W的供電需求,這樣的設計搭配確保供電餘裕給喜歡挑戰極限的使用者做效能調教。
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970 4GB Gold外觀及散熱設計
![]()
![]()
![]()
外觀部分則是採用霸氣的金黑色配色,GPU部分配置4支6mm熱導管,並搭配厚達3 Slot的綿密鋁鰭散熱模組,並搭配上3組9CM的 Air Boss散熱設計,另外在PCB及記憶體部分採用散熱片強化散熱能力,由風扇將熱量向I/O介面端及顯示卡尾端排出。
顯卡背面
![]()
![]()
使用散熱強化背板。
移除顯卡強化背板
![]()
![]()
整體用料相當不錯。
顯示卡散熱器
![]()
![]()
可以發現原廠除了散熱強化背板之外,顯示卡採用佔用3 Slot散熱設計,GPU配置4支6mm熱導管散熱器設計,搭配3組9CM下吹式的風扇,散熱方面確實有著不錯的壓制力。
HerculeZ散熱技術
![]()
![]()
可有效降低PCB及顯示卡元件的溫度。
顯示卡用料及細節
顯示卡裸卡正面
![]()
PCB本體部分則是可以看到GPU使用了4相供電,記憶體則使用了2相供電,SLI橋接端子則有2組。
GPU
![]()
GPU晶片依然由台積電代工,正式版的晶片代號為 GM204-200-A1。
前端用料
![]()
GPU供電部分使用了4相數位供電。
中後端用料及細節
![]()
記憶體則使用了2相供電。
電源管理晶片
![]()
採用自家的ON(安森美)數位PWM控制晶片。
GDDR5
![]()
採用ELPIDA GDDR5 8顆組成4GB之容量,等效運作時脈7.0G。
效能實測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5820K ES @4.5GHz
RAM: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 3000 16Gkit @ 2666 15-16-16-39
MB:ASUS X99-Pro
VGA: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970 4GB Gold
HD:Silicon Power Slim S80 240GB(AHCI模式)
POWER:Antec Edge 750W
COOLING:空冷
作業系統:WIN8.1 X64
基本繪圖效能及3DMARK測試部分
CrystalMark2004R3
![]()
AIDA GPGPU Benchmark
![]()
CINBENCH R10 X64
![]()
CINBENCH R11.5 X64
![]()
CINBENCH R15 X64
![]()
PCMARK 8
![]()
PCMARK 7
![]()
3DMARK
![]()
FIRE STRIKE EXTREME
![]()
FIRE STRIKE Ultra
![]()
3DMARK 03
![]()
3DMARK 06
![]()
1920*1200
![]()
1920*1200 8AA
![]()
3DMARK VANTAGE
P模式
![]()
X模式
![]()
3DMARK 11
P模式
![]()
X模式
![]()
FURMARK、COMPUTE MARK、異形戰場、STALKER Call of Pripyat
FURMARK 1.16.0
1080P
![]()
COMPUTE MARK
![]()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1920*1200
![]()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1920*1200 Tesselation
![]()
1920*1200 Tesselation 4AA
![]()
STREET FIGHTER4、MHF Benchmark、BIO5、BIO6
STREET FIGHTER4 Benchmark
![]()
8AA
![]()
MHF Benchmark
![]()
MHF Benchmark絆
![]()
MHF Benchmark 3
![]()
BIO5 Benchmark
DX9 1920*1080
![]()
DX9 1920*1080 8AA
![]()
DX10 1920*1080
![]()
DX10 1920*1080 8AA
![]()
BIO6 Benchmark
![]()
Final Fantasy XIV ARELIM REBORN&Heavensward、PSO2、HEAVEN、Valley
Final Fantasy XIV ARELIM REBORN Benchmark
Maximum
![]()
FINAL FANTASY XIV: Heavensward
DX9 1920*1200 Maximum
![]()
DX11 1920*1200 Maximum
![]()
HEAVEN BENCHMARK 4.0
1920*1200 Tesselation Normal noAA
![]()
1920*1200 Tesselation Extreme 8xAA
![]()
Valley BENCHMARK 1.0
1920*1200 noAA
![]()
1920*1200 Extreme 8xAA
![]()
Lost Planet 2、使命招喚、勇者鬥惡龍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A 1920*1200
![]()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A 1920*1200 8XCSAA
![]()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11 TESTA 1920*1200
![]()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11 TESTA 1920*1200 8XCSAA
![]()
使命招喚(1080P最高畫質)
![]()
勇者鬥惡龍(1080P最高畫質)
![]()
待機、燒機溫度及4K解析度效能測試
FURMARK 1.16.0
![]()
GPU待機溫度約在39度左右,模擬全負載5分鐘燒機最高溫度約在54度,散熱方面具有不錯的壓制力。
另外在4K解析度的效能測試結果如下
3DMARK 06
3840*2160
![]()
FURMARK 1.16.0
![]()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3840*2160
![]()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3840*2160
![]()
3840*2160 4AA
![]()
ResidentEvil6_Benchmark
![]()
FINAL FANTASY XIV: Heavensward
DX11 Maximum
![]()
HEAVEN BENCHMARK 4.0
Tesselation Normal noAA
![]()
Valley BENCHMARK 1.0
noAA
![]()
使命招喚(4K最高畫質)
![]()
結語
小結:
NVIDIA自從推出 GTX 680系列以來已經奠定相當穩定的基礎,也連續數個世代取得領先優勢,對手AMD最近推出的的R9 Fury X/Fury的效能確實還不錯,搭配Re大法之後的R9 390X/390整體系列產品效能競爭性有稍稍貼近NVIDIA一些,但是NVIDIA可不是吃素的,除了有效應對之外,早於R9 Fury X/Fury之前推出最高階的GTX 980 Ti效能確實還是穩定領先,並搭配已經推出一段時間的GTX 980及GTX 970顯示卡,效能表現還有價格定位仍是極具競爭力,只能說根本不怕對手出招,當然也期待AMD能儘快將R9 Fury X/Fury等新高階顯示卡提升產品供貨量來刺激市場需求,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970 4GB Gold 擁有的CUDA Core 總數為1664個,搭配iChill系列產品獨有的軟硬體設計,確實將顯示卡的表現再次推升,這點在這次的效能評測裡也可以發現,確實能將遊戲大作遊戲體驗表現相當亮眼,就連4K解析度也能保有一定程度流暢性,當然並非全然能在特效全開之下達到60FPS以上,但是也是令人不容忽視的表現,GPU供電部分使用了4相數位供電及採用1組 8 Pin及1組 6 Pin外接供電,也能讓使用者有挑戰效能極限之可能,加上之前NVIDIA所推出GeForce Experience 加值應用軟體,將優秀的硬體同時搭配相對應的軟體才得以發揮所長,NVIDIA除了穩定的驅動程式之外 更能讓玩家體驗到最炫麗、最順暢的遊戲體驗,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來源: [XF] 金點冷靜 能效極佳 Inno3D iChill Geforce GTX 970 4GB Gold 評測
![](https://www.xfastest.com/images/more.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