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HD加速實戰
根據 Seagate 官方的宣傳資料來看, SSHD主要是透過磁碟機上的韌體檢測出哪些是經常存取的資料 (Hot Data),進而將其暫時快取用的 SSD 部分以加速讀取,該資料使用的次數越多,加速的效果越明顯。
最有效的測試方法就是直接把SSHD當作開機碟,能明顯感受開機時間越來越短。以下使用BootRacer來測試開機時間,它只計算開機時從 Windows 7 光球跑出來到進入系統可操作的時間,光球跑出來之前主要是BIOS硬體檢測時間,這部分會因機器上裝載的硬體多寡而有差異所以不計。
![]()
原本SSD的開機時間,只需要 9.606 秒。
在這個情況下使用 Acronis 直接鏡像複製整顆SSD含作業系統到 Seagate SSHD 上。
![]()
第一次進入系統需要 39.246 秒,用慣了SSD的我實在是不能忍啊!
![]() ![]()
![]() ![]()
第二~第五次真的有加速趨勢,進系統所花時間越來少。
![]()
到了第六次以後開機時間大概就接近13秒左右,雖然還是比SSD略慢,但差距已經不大了。
試用心得
在筆記型電腦有限的磁碟插槽情況下,SSHD無疑是一個高速讀取+大容量+低預算的最佳解。不過按照現在一般消費者選購桌上型電腦的習慣來看,有性能需求的多半會使用一顆 120 GB 左右的SSD作為主要系統碟,視預算情況再額外增加TB級的機械式硬碟來存放資料。
通路上目前桌上型3.5吋SSHD的售價對照相同容量的傳統硬碟大約要多花NT$700左右,而外加SSD的方案則是要增加NT$2000左右的預算。小弟個人是認為對於預算有限的消費者來說,SSHD不乏是一個TB級系統碟的好選擇,保固期也比傳統硬碟還要多上一年。當然預算充足的話以SSD作為系統碟再加掛SSHD當成主要大容量資料碟,可以擁有更好的存取性能體驗,大容量的SSHD將加速的成本攤提下來更是划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