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
主機板正面
![]()
![]()
這張定位在身為Z97高階的產品,提供3組 PCI-E 16X插槽供擴充使用,4DIMM雙通道DDR3、8CH的音效輸出、Intel I211AT&I218-V Gigabit雙網路晶片、擁有不錯的散熱設計、除了音效區的Nichicon 電容外均為全固態電容,整體用料部分CPU供電設計採用16相,MOS區加以熱導管散熱片抑制MOS負載時溫度,CPU端12V輸入使用8PIN,並提供6組風扇電源端子(支援PWM或DC模式調整)主機板上提供1組M.2、2組SATA Express、6組SATA3(4組原生),此外整體配色採用黑配色為底,與亮金色系做搭配,有效突現高階產品質感,比起上一代應該會是更能讓使用者更為注目的設計。
主機板背面
![]()
主機板CPU底板使用金屬製防彎背板,MOS區及PCH晶片組散熱器使用螺絲鎖固,MOS區背面也加上背板強化。
PCB用料
![]()
用上6層板,高階產品常見的用料。
audio Shielding 技術
![]()
隔絕類比與數位訊號,可有效減少噪音干擾。
主機板IO區
![]()
如圖,有4組USB2.0、2組Gb級網路、6組USB3.0、WiFi天線連接埠、光纖輸出及音效輸出端子。
視訊輸出端子有Display Port、HDMI及mini Display Port各1組。
CPU附近用料
![]()
![]()
屬於16相設計的電源供應配置,主機板採用長效固態電容,MOS區也加上散熱片加強散熱,CPU側 12V採用8PIN輸入及1組CPU PWM風扇端子。支援4DIMM的DDR3模組,電源採24PIN輸入。
主機板介面卡區
![]()
![]()
提供3組PCI-E 16X(分別為16X,8X,8X)及4組PCI-E 1X,這樣配置對ATX主機板使用者來說應該相當夠用,
插槽也採用頗受好評的海豚尾式卡榫,安裝固定顯示卡時相當穩固。
IO裝置區
![]()
![]()
提供1組M.2連接埠、2組SATA Express(上方為外接asmedia ASM106SE晶片擴充,下方1組為原生2組SATA 6G組合而成)、6組SATA 6G(靠近記憶體端連接埠為外接asmedia 1061晶片擴充,下方4組為原生)、USB(3.0有10組,2.0有8組)可擴充至18組。除了提供電源啟動、BIOS FLASH BACK開關、Direct Key、EPU、TPU切換開關外另外也設有DEBUG燈,面板前置端子亦放置於本區。
散熱片
![]()
質感相當不錯,也藉由加大散熱片的面積搭配熱導管設計,強化主機板上熱源的控制能力。
M.2(NGFF)
![]()
![]()
這是由 Intel 主推的傳輸介面標準,在Z97晶片組上市算是主要的一個特點,提供高達10Gb/s傳輸頻寬!!
這次也借來Plextor M6e 256G的SSD產品來測試M.2的高速傳輸效能。
EZ XMP及Mem OK開關
![]()
提供使用者更容易的記憶體除錯及超頻功能,旁邊也有DRAM LED偵錯燈號,如果燈號持續亮著就是代表記憶體模組可能有問題,使用者可以由此進行故障排除。
電源啟動、BIOS FLASH BACK開關、Direct Key、EPU、TPU切換開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