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短與一般鍵盤的鍵程差距,更加入實用功能
當然剪刀腳還是有人不那麼喜歡,特別是打字的時候,其實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短行程帶來的手感。而i-Rocks在剪刀腳鍵盤上耕耘多年,也推出了一款有別於過去的剪刀腳鍵盤的新產品,就是本次要介紹的 K50E 鍵盤,這個鍵盤最大的特色並不只是採用剪刀腳架構,而是改良成高剪刀腳式。讓鍵程回到接近一般鍵盤的3.8mm高,卻依然維持剪刀腳鍵盤在各個角落施力下都有相同回饋力道的表現,當然 K50E 並不單單只是一把高剪刀腳鍵盤而已,i-Rocks也為它加入許多時下流行的鍵盤元素,像是防鬼鍵設計,最大可達到指定按鍵24顆不衝突的表現。
此外在外觀上也加入許多玩家最喜愛的發光功能,另外也加入過去i-Rocks鍵盤內建的三種Report Rate模式,這三個模式分別被命名為Turbo 13、Turbo 50與Turbo 120。預設會是每秒13個字,透過Turbo模式後,可以增加到每秒50字(Turbo 50)甚至每秒 120字(Turbo 120)的高速。而Turbo模式也代表著進入電競模式,在Turbo模式中,Win鍵跟功能鍵(位於右Win鍵跟右Ctrl鍵之間)都會被鎖死,相信這對電競玩家來說是相當實用的功能。背光模式的加入讓很多需要摸黑打字的玩家獲得救贖,背光模式與色彩雖然不比一些鍵盤來得多樣,但橘色光芒看久了也頗耐看,筆者覺得背光功能對於擅長盲打的人來說算是一個點綴性功能,但如果是喜歡花花綠綠,自訂性較高的發光功能,K50E就不太適合了。開關背光的地方在鍵盤上的PrtSc上,玩家只要長按兩秒即可關閉。
▲鍵盤束線用魔鬼氈整線捆著帶。
▲USB頭前面還插著PS/2轉接頭。
▲左邊的保固證書與右邊的說明書。
▲鍵盤上比較有趣的是Enter鍵不印上Enter字樣,卻多了一個X圖案跟GOLEM Series的標誌。
▲空白鍵一般沒有印字,這裡卻可以看到i-Rocks的商標。相信大家不難猜到,這裡故意弄個X啦logo啦,目的都是讓鍵帽透光,這樣發光起來會特別有感覺。
▲中文版鍵帽會印有英文、注音、倉頡字根。可以注意到英文字型也很有特色,像是E跟R兩個字母看起來形狀特別有意思。
▲編輯區的按鍵,比較重要的大概就是PrtSc鍵還兼作發光功能的開關。
▲數字鍵區塊,其上還有四個額外加入的按鍵,分別是靜音、加音量、減音量、Mode鍵。
▲左邊的三顆不必多說也知道都是控制系統音量的,右邊的Mode鍵則是前面圖中所題的,按下去會切換到Gaming模式的那一個Mode鍵。
▲翻到背面一看,鮮豔的紅色與正面的黑色呈現相當不同的風格。
▲除了有產品本身的電檢標章,表格中也可看到Turbo模式的切換說明。
▲鍵盤接線採用了近期很流行的三向接線功能。
▲想要讓線從右邊出來,從右邊開始走就對了。
▲把線材依照溝型固定在其中,就能輕鬆改變連接線的方向。
▲走左邊也不難,總之依法炮製便是了。
▲底部有兩種規格的止滑墊,一種是像這樣呈現圓形的。
▲另一種則是像這樣的長方形。
▲鍵盤的支撐架收起時大約呈現這個弧度。
▲支撐架立起後會變得較高,打字起來負擔也較小。
▲看到最後當然要拆來看看高剪刀腳的設計。
▲剪刀腳鍵盤元件脆弱,個人非常不建議隨便拆卸,因為剪刀腳元件多半是塑膠製,而且轉軸架構多半細小,拆卸不慎便會讓剪刀腳受損。
▲這邊選擇以WASD四個鍵來拆卸。
▲剪刀腳基本上不算是個新東西,但他的好手感跟耐用度都有目共賭。
▲空白鍵的部分設計衛星軸與橫桿來讓手感更好,代價是敲擊時聲音也較大。
▲Enter鍵底下則讓人吃驚,因為底下竟然是一整個鍵軸,可以說是整把鍵盤中最特別設計的一個剪刀腳架構。
▲這個大L型按鍵的手感也透過這個機構來呈現很好的打感,這種感覺很難去說他好或不好,玩家可以多比較各種廠牌的設計。筆者個人認為這手感並不壞,爽脆感雖然不及機械式鍵盤,卻也是打起來很舒適的手感。
▲鍵帽的高度介於一般鍵帽與一般剪刀腳的鍵帽。
▲背面的部分設計透光外,可以看到有個星形的柱狀物。
▲接上電腦來看看發光的樣子。
▲關上燈後看起來還算鮮明,不過亮度有些不均勻的情況。
▲前方則是有個i-Rocks商標在發光,亮度算是一般般,筆者認為不會太刺眼,但可以在之後的新鍵盤中加上調整亮度的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