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這兩篇文章,就是在此款機殼寫文中途誕生的,這篇文章也已經早就要交稿了,卻一直拖到現在XD
文章後面,也可以看到使用舊款機殼運作溫度與新款的差異,早期機殼POWER設置在上方的那種,因為貼緊POWER;隨之的兩樣電腦產品一同積熱在CPU散熱器上,所以如果您機殼內想使用
無風扇的CPU散熱器,排熱效能會大打折扣。
小弟一開始新舊機殼交換測試時,那篇文章剛好是NVIDIA GeForce GTX 570交稿狀態中。
如果大家有印象,也能在NVIDIA GeForce GTX 570那篇裡面,剛好看到CPU只使用預設時脈,最多最多也只能超頻到3.8G..
在當時,也由於舊款機殼上方的POWER與CPU的熱,堆疊再一起,形成很難處理的共伴效應,又常常開機運算F@H一整天,POWER持續運轉,又剛好靠近CPU散熱片..。
雖然,舊款機殼後方有另外加上12CM的風扇幫忙排熱(吸出)。
但效果還是不像新款的機殼那樣,POWER已經設置在最底下...不會跟CPU的熱擠在一起。
另外,BITFENIX SURVIVOR倖存者此款機殼,也能讓想使用桌機效能的人士多一個參考,甚至想從家中或公司內搬來搬去通勤,也不會感到困擾。
這篇文章,獻給還在使用老舊機殼的人,如果需要的話,真的可以好好參考一下~。
測試硬體組件:
CPU: I7 975 25X160=4G
主機板: msi XPower X58
RAM: ADATA 1866 2GBx6=12G
PSU: 共計三款SilverStone SLIENT-ST1500EF 1500W、850W、500W裝箱測試
VGA: NVIDIA GeForce GTX 570長度測試與NVIDIA GeForce GTX 460運作F@H測試溫度
Cooler: Thermalright HR-02 無風扇
HDD: WD AAKS 500G*4 Raid-0
作業系統: Windows7 64bit 中文版
BitFenix SURVIVOR倖存者與一開始BitFenix Colossus(巨大)合照,還有這次要塞進去測試的所有電腦零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