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與其位於亞利桑那州的美國旗艦晶片製造工廠的鬥爭現在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過去幾個月不斷出現的洩密事件和專家評論更是強化了這一點。據稱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無法起飛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美國和台灣工作文化的差異以及台積電剋扣工資的傾向。
今天紐約時報對台積電的困境進行了詳細評論,其中強調了美國工人對艱苦的工作條件感到沮喪,以及管理層試圖說服員工完成超出其職責範圍的任務,以防止進一步的延誤。
台積電已經延遲了亞利桑那州工廠的測試,目前預計要到2025年上半年才能開始商業營運。
亞利桑那州的淡水短缺是台積電晶圓廠的關鍵障礙,加劇了其勞動力短缺問題。當然Intel也在該州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晶片綜合體,擁有強大的供應鏈和可靠的大學合作夥伴網絡,用於招募人才。
台積電已經意識到台灣的工作狂文化並不適用於美國,至少在不進行重大修改以創造更平衡的工作與生活等式的情況下是如此。畢竟該公司已經減少了會議規模,並試圖減少美國員工的工作量。
然而台積電困境的核心在於,它正試圖以薪資在前20%左右的水平來吸引和留住國內前1%的人才。這是一種不可持續的模式,特別是當晶片製造商直接與備受推崇的新創公司、對沖基金和投資銀行競爭以吸引人才時。
解決方案很簡單:要麼台積電拿出更多現金作為強有力的激勵,要麼嘗試與美國大學建立廣泛的合作夥伴關係直接僱用人才,然後提供內部培訓。然而後一種選擇非常耗時。
消息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