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Dufu
查看: 23755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Micron Crucial PRO D5 6400超頻版 玩家開

解銷更快的遊戲速度! 利用低延遲遊戲記憶體的強大功能 利用 Cruci ...

O11 VISION COMPACT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迷你身形 三面透視打造精緻PC視野新境界O11 VISION COMPACT 強強聯合 ...

2024 三星SD記憶卡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2024 PRO Plus SD 記憶卡 [*]為專業人士打造 [*]釋放極限速度 [*]多 ...

體驗極速WiFi 7!MSI Roamii BE Lite Mesh

MSI首款WiFi 7 Mesh系統登場-Roamii BE Lite Mesh System。Roamii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機殼類 Cases] 【開箱心得】大風吹呀吹 - 松聖 Mavoly INFINITE META _ Aegis E431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Dufu 發表於 2022-2-11 06:13:58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前言

大家新年快樂呀!相信大家過完年後,紅包錢已經蓄勢待發,迫不及待想要幫自己的電腦主機換個新家了吧?(如果沒有被媽媽幫忙存起來的話…
這次要開箱的是松聖的機殼,新推出的型號叫做E431,其實對於他們之前推出的水果系列機殼比較有印象(例如像荔枝),這次新推出的機殼僅以英文與數字拼湊出的型號,反而沒有太多記憶點!我姑且稱他為「大風吹」吧!在曾經所開箱使用過的機殼中,我尤其獨愛這種側掀門的玻璃設計,所以非常吸引我想要開箱這咖機殼,除了這個特色有哪些呢?就跟著杜某一起繼續看下去吧~


▲首先來看一下外箱,沒有任何中文標示,僅以Aegis E431的型號來代表機殼,比較難讓人留下記憶點



▲箱子後面是整體機殼的爆炸分解圖,可以大致了解一下規格特色




▲左右兩側是詳細的規格表與機殼整體格局剖視圖


▲從箱子裡拿出來的時候覺得,嗯?怎麼這麼大一咖卻這麼輕,肯定是我平常鍛鍊有成!「整機採用輕量化設計」對於力氣較小的使用者來說相當友善~



▲正面是兩顆20公分的大風扇,基本已經可以預估這樣的散熱性能是蠻足夠的了,網孔下方有個INFINITE的品牌標誌



▲側面背板有開孔,看來是有通風的設計唷!



▲後方是預裝一顆14公分風扇,也可自行更換12公分,可惜螺絲孔位是固定的無法調整




▲ 7個PCIE檔板與獨立垂直顯示卡安裝槽位都是可重複式的檔板,並且還是三槽的!相當適合高階顯卡~而下方電源孔位僅支持正向安裝!


▲側面玻璃的金屬拉環看起來相當有質感,但是蠻容易沾指紋的,不知道為什麼,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打開玻璃後會看到有個配件盒子與說明書,說明書相信大家都不會去看,所以就不特別介紹了!那先來看看附件盒內有什麼好康吧~


▲配件盒裡有顯示卡支撐架、蜂鳴器、束帶x5、一包螺絲、主機板隔離塑膠柱、Type-C轉USB3.0,內容可以說是相當豐富欸!


▲老規矩~強迫症的我還是拿出小法寶來好好分類一下這些小東西,期望未來的每一款機殼都能夠有內附這個好東西!


▲再把焦點轉回到機殼內吧~前方的防塵網設置在裡面,雖然一般來說,濾網要裝在風扇前面,畢竟風扇本身也需要防塵,不過以這咖機殼的設計來說,前方也不適合再加裝,所以才改成這個樣子,但有總比沒有好,還是起到了阻擋灰塵進到機殼內部的目的!


▲底部四個圓角有附止滑墊,電源進氣濾網採用簡易卡扣式設計,在長期使用的情況下拆裝稍嫌不便




▲上方能兼容三個12或14公分風扇,孔位採用可調整的方式,並有防塵濾網防止落塵!
相當加分



▲前方網孔由底部的小開口施力拆卸,由塑料面板搭配卡扣設計來固定,但是這個卡扣還蠻脆弱的,拆卸時要注意別太大力而破壞卡扣!



▲背板後面由兩個手轉螺絲固定,有防脫落設計,不用擔心不見!


▲背板打開後的網孔還附帶了一個磁吸式濾網,可以進一步地過濾灰塵,相當貼心~


▲打開背板後可以看到,線材已經有預先整理並且接上控制盒,左方可以裝兩個12公分風扇,右方可以安裝一個SSD,底部有個硬碟架,無法左右調整位置,中間的兩個穿線孔附有橡膠理線圈,其他孔則沒有


▲特別的是中間這個穿線孔旁使用了兩個圓筒扣來輔助整線,但僅適合容納上方IO與風扇線材,利用背膠固定於骨架上,電源線材較粗塞不進去!


▲風扇與燈光控制集線器共有各五個5V 3Pin ARGB接口與3Pin DC風扇接口




▲上方IO線材有音源線跟開機重開硬碟指示燈之類的基本線材,重點是有Type-C接口並且還是扁線設計!對於理線與美觀上都相當加分!



▲還記得附件盒中的轉接器嗎,考量到Type-C在一些比較入門的主機板中還沒有完全普及,但你還是需要使用到機殼上的Type-C接口,就可以使用這個轉接器,接上IO的Type-C線,再接到主機板上的USB 3.0接口,就可以使用了,非常貼心
(只不過傳輸速度還是僅為USB3.0的上限)




▲如果主機板上有兩個USB 3.0接口當然就很剛好,但可惜的是如果主機板只有一個USB 3.0接口,又被剛剛的轉接器佔用了,那該怎麼辦呢?



▲沒關係~廠商都幫你想好了!這個USB 3.0還長出了第三隻腳!能夠接到USB 2.0接口,讓你們可以完整使用機殼上方IO的所有接口!令人感動~
(這兩個接口擇一安裝即可,不可兩個都接,反而無法正常運作)




▲控制器的接口有一個SATA供電與5V 3Pin ARGB接頭,其實蠻常看到有人在問這個究竟要怎麼接,但其實很簡單,SATA供電一定要接,這樣接在控制器上的接頭才能作動!風扇才會轉會亮,ARGB接頭可以不用接,就單純只使用IO的LED控制鈕來切換燈光,接上主板後長按LED控制鈕約5秒就轉由主機板的燈光控制軟體來切換燈效!



▲控制器背後預設採用3M背膠固定,可以在調整好走線方向後再黏貼上骨架做固定



▲硬碟架是採用雙層設計,裡面可以容納兩個HDD,上面可以裝SSD或HDD也可以



▲解開旁邊手轉螺絲後,注意必須要按下這個卡扣才有辦法將硬碟架拉出來!千萬別卡住硬拔,大力出奇蹟!



▲但如果想要上方裝HDD,則會比較麻煩,硬碟架需要反過來鎖螺絲,在拆裝上稍嫌不便,也會進一步減少電源藏線空間


▲硬碟架是固定的無法左右調整位置,電源艙的安裝容納長度約22公分,基本要容納千瓦電源也沒問題!




▲前方預留安裝水冷排的開口厚度約6公分,並且下方硬碟架不會影響到,最大能支援420的冷排!



▲背板理線空間約有兩公分左右,算是蠻吃緊的,接下來實際安裝後再來跟大家分享理線體驗



▲上方也能支援到最大420水冷排,比較可惜的是雖然有挑高,但高度不夠僅約五公分不到,加上後方風扇沒有辦法向下調整,裝水冷的話會去卡到,或是改裝12公分風扇再多騰出一點空間,但還是建議最多裝到360水冷,且也能騰出一些空間讓CPU供電走線



▲後方背板厚度約 0.7 mm



▲主機板骨架也是約 0.7 mm



▲側掀門式鋼化玻璃約 3 mm



▲附件盒內的顯示卡支撐架可以透過螺絲固定在分艙平台上,並且可以左右進行調整,但是上方的手轉螺絲,我始終沒搞懂它的實際功能是什麼,還是把它拆掉了,決定用下方的支撐桿來墊著顯卡



▲介紹完了整體外觀與結構後,接著就要來進行實際組裝的體驗了!據說北極光很好看就下手了!透過朋友讓我以比較實惠的價格入手了「Fractal Design Adjust 2 ARGB控制器」利用這個小配件再來搭配利民家的燈光風扇,加上機殼本身的燈光風扇,來看看整體實際表現效果會是如何!



▲整體配件相當簡單,一個主體控制器採用SATA供電與一分二的5V 3Pin ARGB線,還有一些沒人要看的說明書



▲將利民家風扇給裝在側面做進風,後方預裝的14公分風扇改裝到後上方,再裝上12公分的白色風扇在後方,在裝上主機板之前需要先將右方銅柱,但配件盒內沒有銅柱轉十字的轉接小工具,所以希望出廠時就已經將裡面的所有銅柱預先鎖好所滿,若裝E-ATX主機板的話會往旁邊再延伸覆蓋掉穿線孔進而影響側方風扇安裝,而配件裡面的三個塑膠柱應該是留給E-ATX主機板裝扣的,雖然支援到E-ATX但還是建議最大用到ATX比較適合!



▲以上是手邊閒置所使用的配置給大家參考一下
相信大家看到主機板後就知道,為什麼我會在這次裝機使用到Adjust 2了吧!
但很可惜控制器無法控制到記憶體的燈光效果,並且雙塔的PA120也會擋住記憶體燈光,所以採用了無光的記憶體





▲因為考慮到目前裝機大部分皆僅使用M.2 SSD,比較少使用到傳統硬碟,所以這邊將硬碟架移除,騰出更多空間來容納電源線材搭配火鳥編織延長線!必須使用束帶或魔鬼氈來固定線材才能順利蓋上背板,但預設的圓筒理線槽卻是出乎我意料的好用!用起來挺方便的,我喜歡~



▲組好後整體還挺有意思的!黑白相間的搭配雖然看起來有些不協調,卻也凸顯了白色硬件的存在感



▲Fractal Design Adjust 2 ARGB控制器是磁吸式的,可以吸附在機殼上,此時就特別凸顯出使用側掀式玻璃的美妙之處了!可以隨時隨地打開側板來切換燈光效果、顏色、亮度!隨心所欲



▲顯示卡支架立意良善,但位置就是剛好卡到了顯卡供電線位置,所以轉成側面,不鎖下方螺絲固定,僅單純由依靠靠牛頓第三定律來固定支撐,使用上非常自由方便



▲側面如果要裝240水冷排的話,厚度會卡到三風扇的顯卡位置,必須得改成直立式顯卡安裝模式



▲機殼散熱最重要的是後方排風扇,換上性能較好的風扇,會對於散熱增加一些幫助,所以我將預設風扇改裝到塔扇上面,對於風冷設置的散熱可以最佳化,在稍後的散熱測試中,也會比較預設風道與加強風道的溫度差異!



▲安裝好後關閉環境燈,開機點亮後,透過Fractal Design Adjust 2 ARGB控制器將燈效改為北極光,效果簡直美到不行!
我就這樣看著這樣的燈光效果持續了好久好久 .. 差點沒變成白內障



▲前方的兩顆20公分大風扇帶來了可觀的
進風量發光面積



▲側面採用ARGB燈扇也隱約透出一些燈光,雖然通常機殼擺放位置容易面對著側牆而觀賞不到,但微微打上側牆所漫射出的燈光也是挺有氛圍的~




▲前方的燈效透過內部的濾網,讓燈光亮度打了一點折扣,而側邊的風扇位進風反而面對著扇框,其實更加適合使用反向出風扇,否則如果轉換方向變成排風,會將前方的進風,還沒來得及給顯卡跟CPU散熱,就先被側方風扇給排出去了,對散熱性造成反效果!


▲最終整體配置的燈光效果我非常滿意,但看起來有些空曠,我認為機殼本身的支援度也蠻適合安裝水冷的!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看使用最大眾使用的散熱配置下的散熱表現如何吧!



▲散熱測試總共分成四種場景
首先是我設置成最佳風道,前方預設2個20公分風扇進風,側方兩個12公分TL-C12W進風,後方預設14公分風扇改裝到後上方(塔扇上方)排風,後方採用TL-C12W排風風扇的轉速曲線採用原廠BIOS的預設,不另外進行調整散熱膏我採用測試用的Y-500,而非原廠內附TF7,所以實際使用相同配置下溫度會更漂亮一點~
使用AIDA64單烤FPU + FurMark 雙烤測試30分鐘採用HWiNFO64擷取測試後10分鐘的平均溫度
加裝風扇:進行一般橫向的顯卡安裝 跑雙烤測試
Time Spy:為了接近一般遊戲使用場景,使用3D MARK裡面的Time Spy測試20次擷取平均溫度數據
直立顯卡:將橫向安裝的顯卡改成直立式顯卡 跑雙烤測試
預設風道:將加裝的三個TL-C12W拆除,僅採用預設前方20公分進風與後方14公分排風 跑雙烤測試


在加裝風扇後可以看到CPU與GPU溫度都有下降,尤其是顯卡下降更為明顯,直立顯卡會讓溫度更高了一些,但是採用預設風道與預設一般安裝顯卡方式的溫度比直立還要高上許多,不過這是比較極端的測試環境所產生的結果,在溫度上還算是可以接受的!而用TIME SPY來模擬日常遊戲使用的溫度測試更是涼快,對於預設的風道設置來說也是完全沒有壓力~
實際情形還是會由於每個人的環境、零件的搭配以及散熱器本身體質的些許差異而有所不同,所以上述的測試結果僅供參考~





▲在進行散熱測試中,我也順便測量了一下風扇的噪音
前方靠近風扇處測得約46分貝左右



▲在側邊靠近玻璃處測得約44分貝左右,整體來說風扇噪音並不明顯,稍微大一點的環境音或開個音樂就比較難感受到風噪了!並且在待機時的噪音比進行散熱測試時更低了一些



▲在執行散熱測試場景中的直立顯卡測試,發現風扇跟塔扇差那麼一點點就產生衝突無法安裝了!所以直立顯卡的安裝方式,建議搭配水冷而不要用塔扇,很容易翻車!




▲顯卡的走線希望能在分艙平台上多開一個穿線孔來走,走後方這裡我覺得挺彆扭的




▲在直立顯卡的安裝方式下,走線更顯得有些尷尬




▲我突然想起來了!這個東西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原來是手機的指環支架!怪不得總有些既視感~



▲整體的光汙染配置不知道各位還習不習慣,在實際視覺上的北極光無論我使用哪一種角度或拍攝手法都沒辦法還原出我所看到的感覺,可能是我拍照技術太菜了吧



▲採用ATX的主機板已經稍微吃到一點側邊的穿線孔了,如果採用E-ATX的主機板就會影響到側面風扇的安裝限制,並且穿線孔會被完全覆蓋,要從側面風扇位來走線,在視覺上並不理想,建議還是最大安裝到ATX就好




▲上方若是安裝420或是280的冷排容易影響到CPU的供電走線,主要也是會影響後方排風扇,考慮到無法調整安裝孔位,還是建議以12公分的為佳



【總結】

我覺得可以改善的方向:
  • 首先是在包裝上,在保護的包材上還是沿用比較舊式的保麗龍,我會比較希望是使用比較新的EPE珍珠棉,有更好緩衝保護性且還更環保,對於一些通路在組裝好零件後再寄送的安全性上會更加友善!
  • 可惜顏色只有黑色版本,希望後續能推出白色款式~
  • 配件中希望增加一個銅柱轉十字的轉接工具來鎖上銅柱,或是在出廠時就已經將所有銅柱預先鎖好鎖滿!
  • 希望配件盒中附帶一個螺絲分類盒將各種大小不一的螺絲整齊分類配置好,這會讓DIY玩家感覺到十分貼心!
  • 個人比較不喜歡使用束帶來理線,希望能預附使用魔鬼氈,可以重複利用~
  • 螺絲安裝孔位希望可以全部改善成可以調整的方式,例如側邊風扇安裝孔位、後方排風扇、電源安裝孔位~
  • 底部電源進風處的濾網希望改成方便抽取式的比較友善!
  • 頂部挑高希望再多增加一些且頂部CPU穿線孔也需要考量到,至少六公分以上,才不會有兼容性的影響!
  • 電源分艙平台上希望增加一個穿線孔給顯示卡供電走線,能讓整體走線配置方向更加簡潔美觀一些!



特色優點:
  • 前面版預設兩個20公分大面積進氣燈光風扇,能改裝三個12/14公分風扇,後方預設14公分ARGB排風扇,也能向下兼容12公分風扇,在同樣的進氣量下,大風扇能有低轉速帶來更靜音的使用體驗~
  • 側面能加裝兩個12公分風扇,在整體兼容性上相當強勢,風冷/水冷皆適宜!
  • 配有高階Type-C接口,且配有USB 3.0轉接兼容配件,能照顧到不同等級的主機板,都能完整體驗到機殼預設IO功能,相當貼心~
  • 出廠即標配風扇HUB,能安裝五組風扇與燈光控制接口,且內附顯示卡支撐架,給予高階顯卡額外支持,非常實用!
  • 背後理線區設有圓筒扣相當方便實用,即便僅有20mm的理線深度,也能搭配好內附束帶整理好線材~
  • 側掀式玻璃搭配金屬扣環,兼具質感與方便性,我很喜歡!
  • 獨立的垂直顯卡插槽適合目前最新的RTX30系高階顯卡的三槽式設計~
  • 在兩千元內的價格想要上置360水冷真的是沒幾款,而這咖僅1890的價位,可以使用上置360水冷再加Type-C的設計,還預裝三個ARGB大風扇、重複式的檔板、三個獨立垂直顯卡槽、顯示卡支撐架,以這個價位來說,性價比是真的突破天際!



以上就是我對
【大風吹呀吹 - 松聖 Mavoly INFINITE META _ Aegis E431】
的開箱心得,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


「歡迎Jing入DisCord交流群一起互動唷!」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1-8 07:39 , Processed in 0.663192 second(s), 33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