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Dufu
查看: 33173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GEX PRO 850W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卓越性能,超值選擇 GEX PRO 系列通過 80 PLUS 金牌認證,實現高達 ...

體驗極速WiFi 7!MSI Roamii BE Lite Mesh

第一名 guanrung1110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93988-1- ...

極致效能 為遊戲而生 990 PRO SSD 玩家體驗

[*]極致效能固態硬碟 [*]PCIe 4.0 速度大幅提升 [*]優化的電源效率 ...

Micron Crucial PRO D5 6400超頻版 玩家開

解銷更快的遊戲速度! 利用低延遲遊戲記憶體的強大功能 利用 Cruci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機殼類 Cases] Montech Air 1000 Premium White 豪華純白版 開箱評測體驗心得分享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Dufu 發表於 2021-10-2 12:26:3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Dufu 於 2021-10-2 12:30 編輯

繼 Air100 上市不久之後,Montech 君主科技 再度推出 Air 1000 ~
是不是很喜歡Air100 但礙於主機板只能支援到M-ATX而遲遲無法下手呢
能夠支援到ATX主機板的Air 1000大哥來啦 !
我知道礦渣主機板大部分都是ATX的,大家應該都撿得差不多了吧
可以趁現在順便換個機殼,更新一下配備,增添新氣象!
在基於Air100 的特色上再度進化的Air 1000 有什麼令人期待的地方呢
就跟著我接下去一探究竟吧 ! go go go ~
整體詳細規格我放在最後面,看完最後結論之後再參考看看吧~
如果喜歡的話再考慮一下自己使用的規格配備是否適合組裝呦 !



如果有覺得這咖機殼哪邊還有想改進甚至是許願的部分可以在底下留言
或許廠商看到覺得可以改善的部分就會在下一款新機殼上再進步了  !
已經有入手這咖機殼的捧油們也可以在底下交流一下組裝心得

▲你想要前面板是透明玻璃版 還是 細緻網孔版呢 ? 傻孩子,要你選還真的選呀!
 兩種版本廠商通通一次給你啦!讓你依照自己心情做更換 ~

▲外箱側面有多國語言特色說明,並且貼心的預裝了四個ARGB風扇

▲外箱前側,強調提供兩種面板自由更換

▲外箱後側有標示詳細規格和支援性與顏色

▲先來看我最在意的細節!也就是內附配件的部分,提供了蜂鳴器、一次性束帶*5
 魔鬼氈*2、銅柱*3、螺絲分類包裝後再貼上標籤,老話一句我還是希望給分類盒

▲前面板的防塵做得更加完整到位,拆卸清潔部分也很迅速方便

▲前方預裝在裡面的是三個14公分的ARGB風扇唷!並且拆卸後不帶任何線材~

▲風扇外面這一層安裝版,底部有個小開口,手指伸進去往外拉就可以拆下來了
 左右兩側的斜向凹槽設計我覺得很美觀,有一種速度線條的感覺~

▲前面增加了一層濾網,X型固定支架,類蜂巢型的綴飾還與風扇對稱,美感加分!

▲我很喜歡這次的新設計,防塵濾網從上面往下輕輕一按,就ㄉㄨㄞ的一下彈起來
 非常方便清洗,無聊的時候還能拿來玩,甚至電源的防塵濾網也該有同樣設計!

▲玻璃面板的兩面都有貼心的包覆一層防刮膜,可以讓你享受撕膜的快感~
 我知道有些人會捨不得撕掉,不過還是建議還是撕掉比較美觀好看!

▲網孔面板的底下有個小Logo做綴飾,將整片鐵板用直徑1.2mm的鑽頭穿入
 確保每一個孔之間的距離為1mm且大小均等,外觀感覺更加低調內斂

▲前面板:網孔 V.S. 玻璃,你會更喜歡哪一種版本呢
 一次就給你兩種版本,哪怕你把玻璃弄碎了還有好看的網孔面板可以更換!
 前面板拆裝施力處是上方唷,裡面那個才是下方,機殼內有說明書可以參考~

▲上方I/O部分為開機-重開機-燈控-麥克風-耳機-USB2.0-USB3.0*2
 上方磁吸式濾網為白色,有別於以往增加了一點小巧思設計,不再是單純的網孔
 並且上方螺絲安裝孔位為可調整式偏移設計,能裝下兩個12或14公分風扇

▲後方預裝12公分ARGB風扇,也有上下偏移孔位增加安裝彈性
 下方電源供應器支持正向/反向安裝螺絲孔位
 而且還有四個小軟墊,溫柔的支撐著電源~
 重點是大家敲碗敲到快破的「PCIE後檔板」這次也變成重複式的唷!

▲後背版這次變成了防脫落手轉螺絲,甚至還變本加厲地加上一個小墊片呢!

▲掀門鋼化玻璃設計我很喜歡,把手部分是一小塊絲綢緞帶
 裡面要放公仔或是放什麼都很方便,例如把企鵝老大放進去當展示櫃也是美賣~

▲主機板大小最大支援到ATX,穿線孔除了顯卡PCIE供電線的走線孔部分
 其他地方均有橡膠檔片,電源艙有作開口,可以欣賞電源的美了~

▲更大的E-ATX會把右邊兩個穿線孔給擋住,主機板右側穿線孔旁可以加裝兩個
 SSD,如果是光害版的SSD那就更適合了!假設真的要硬上EATX主機板
 走線可能要走其他地方,比較不方便

▲前方最大能支援360水冷,但是顯卡長度與電源藏線空間將會進一步受到限制
 並且厚度僅為6公分,風扇拆下後無法裝在前面板外側,沒辦法夾漢堡排!

▲上方挑高約5.5公分,最大支援280水冷,基本上能兼容一般水冷排
 並且孔位有往外向側透玻璃作偏移,不會卡到CPU供電線

▲電源艙預設長度為19公分,一般標準ATX電源不包含模組線頭約為16公分
 模組線頭約2~3公分,基本上均能容納~

▲硬碟架再往前移動能多出約3公分,達到22公分左右,能容納高瓦數較長的電源!

▲如果沒有硬碟架需求的話,拆除後總長可以達到接近34公分,也就是顯卡最大的容納長度

▲硬碟架裡面是塑膠快拆設計,上層建議安裝SSD或較薄的2.5"HDD
 否則容易跟電源藏線空間起衝突!

▲前面板下方提供開口方便施力卸除,但有個小隱憂,灰塵可能會累積在這邊
 硬碟架提供兩種卡扣位置增加安裝彈性,並用兩個螺絲加強固定
 四個墊高腳腳都有附上防滑墊,電源艙下方的防塵濾網不再是陽春的卡扣設計了
 變成了這種有質感的防塵濾網,小細節令人感到貼心~

▲電源艙下方的防塵濾網,有個塑膠小卡扣來固定防止搬移過程中脫落
 圖上藍色與紅色圈圈處,要拆之前要先往下施力再往後拉才可以唷!

▲後面的線都已經先稍微整理好囉,左側有三處設置白色魔鬼氈協助整線!
 不只前面,後面也有留兩處可以安裝SSD

▲控制器上的LED SW是連接到上方I/O部分的LED控制,支援各大廠家的燈控軟體~
 若線有接上主機板的5V 3PIN 的ARGB,只要長按5秒等待燈光閃爍後
 就可以由燈控軟體同步控制燈校囉!還是希望留空的兩處接口能補好補滿

▲上方I/O線材與控制器上的SATA供電線及5V 3PIN ARGB線,可惜依然沒有看到
 TYPE-C接口,若有需求的話是個小遺憾呢!

▲背板理線空間僅有2公分左右,使用太粗的電源線需要更多耐心整線!


以上算是外觀開箱的差不多了!
接下來就實際上機看看會遇到那些問題吧~


▲我個人還是習慣將所有線先拆掉區分清楚,再來一步步決定走線方向
 先釐清思緒再整線,順便拆掉一些還留在線上的一些小鐵絲~

▲安裝上電源並裝上模組線之後的狀況,使用預設的19公分還算空間充裕
 不過如果硬碟架上層要裝3.5”HDD的話,恐怕已經沒辦法藏線了!

▲電源分艙平台高度不夠高,只能剛好塞進去電源,預設的三個走線開口
 就有兩個被電源擋住,完全沒辦法走線,形同虛設,只能走右邊開口,相當可惜!

▲我想大多數的主機板設計USB 3.0的接口都在下方,因為在分艙平台上加裝風扇
 能助於顯卡散熱更好,但是被USB 3.0的線卡住導致無法對齊螺絲孔位來安裝風扇
 (廠商後續將會推出扁線版本的USB 3.0的I/O線,能一定程度上解決問題)

▲既然右邊不行,那裝左邊總可以了吧!但是網孔下就緊貼著電源本體 ...
 沒有空間讓空氣流通,即便加裝後沒太大意義!而且內附配件也沒有長螺絲

▲整機組好後的走線部分,覺得空間有點吃緊就沒裝上硬碟了,僅使用M.2

▲風扇轉速全拉滿後從前面板測試噪音,無論是玻璃還是網孔,基本上噪音相同
 軟體僅供參考,實際體感噪音我個人也覺得沒有差距!


在機殼內做燒機測試,環境配置如下,僅供參考
室溫約26~27度,濕度約55~60%
主機板 Msi B550 Unify-X / R7-3700X / 1.3V / 全核心4.2 GHz
將機殼內所有風扇轉速拉滿狀態下測試
機殼上方安裝風扇 利民TL-C14-1350RPM + 貓頭鷹NF-A14-1350RPM
機殼原廠預裝風扇 使用預設一分四分接線 偵測滿速約950 RPM
Air Cooler 210 風扇 1700RPM



▲使用AIDA64單烤FPU功耗約100W左右
使用HWiNFO64紀錄數據,10分鐘後重置數據,再繼續烤機10分鐘
CPU溫度平均為91.5度

▲使用FURMARK單烤 10分鐘後 (AROUS RTX 3070Ti Master)
GPU 核心溫度穩定在71度 記憶體(GDDR6X)約80度

▲使用AIDA64 單烤FPU + FURMARK 進行雙烤 10分鐘後
CPU 溫度約在 102.5度
GPU 溫度維持在 72度
意外的是前面板,無論是玻璃板還是鐵網板,溫度基本上沒差距(不差超過0.5度)
我就視為環境溫度變量了!另外我之前測試AIR COOLER 210並沒有這麼熱
我覺得CPU溫度有點高,以為是沒裝好,再拆下來重裝一次測試結果依然沒變
那就這樣吧!環境變量有點太多了,無法直接比較…


(後來更新) 原因是因為上方加裝的兩個14公分風扇性能較強
所以前面板的原廠風扇進風就馬上被抽走,反而讓散熱器風扇吸不了太多風扇!
若上方加裝風扇的話建議裝後方(塔散上面)就好,若考量到整體性的話
前方上面的風扇轉速需調整弱一些!


▲另外我測試,不裝一分四接線,單獨將預裝風扇裝上主機板偵測轉速
前三個14公分風扇約1000 RPM,後方12公分風扇約1200 RPM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後方12公分風扇能單獨接在主機板上能獲得最大風量
雖然差距不大就是了


結論:
外觀色系走的是經典的消光系列黑色與白色,擁有不錯的防塵設計!
前面板的上抽式防塵濾網,我很喜歡,按一下就會ㄉㄨㄞ起來,ㄏ勝!
甚至於我會希望這個設計能同樣的設計在電源防塵濾網的部分 ~
掀門鋼化玻璃設計,有別於常見的打孔玻璃不同,不僅安全也方便,但還是有不少玩家深怕自己的一個失誤而發生玻璃碎裂意外,希望未來有機會出壓克力版本!
豪華版黑$1890/白$2090,入門款黑$1390/白$1490
靜音特仕版$1690,若無體積要求,選擇Air 1000> Air 100 較好
ARGB風扇給的是3Pin DC控制風扇,噪音表現<50 dBA
能容納高階配備:塔散最大支援到165mm,顯卡長最大支援到340mm
建議安裝280水冷在上方,對顯卡散熱較友好,畢竟280水冷效能接近於360水冷,280水冷的兼容性較高,若有水冷需求建議選購280水冷


可改善的缺點:
Ø  螺絲分類的部分希望可以是夾鏈袋,這種一次性包裝比較尷尬,像是SSD小螺
  絲,提供了33個根本用不了這麼多,包裝撕開後又不好保存,如果未來願意能給
  像是藥盒的那種分類盒就完美了!
Ø  配件希望能給長螺絲*8,如果電源分艙平台上想加裝風扇的話可以用得上
Ø  MB Standoff (銅柱) 畢竟是個ATX機殼,希望這三個銅柱能夠直接預鎖上去
  因為如果沒有工具可以鎖銅柱的話真的很麻煩,即使不是用ATX主機板的話
  即便用不上,沒有工具可以拆,也不會影響其他安裝使用
  (已跟廠商溝通,下一批機殼會將銅柱全部鎖上,並且再加附套筒工具!)
Ø  燈光控制器上希望能給滿六組接口,不希望旁邊兩個接口空在那邊,上方若想再
  加裝ARGB風扇可以使用
Ø  我能理線目前主機板有Type-E接口的並不普及,不過還是希望能有前置Type-C
  接口,即便會提高產品售價,不過我想有需求的人還是會願意買單的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我可以用不到,但你不能沒有!
Ø  電源分艙平台上需要再更高一點,或是空間加寬再作偏移
  不然下方三個走線孔有兩個被電源整個擋住,導致走線不方便!
  甚至因為沒空間所以電源分艙平台上加裝風扇也沒有散熱效果!
Ø 希望掀門鋼化玻璃與機殼接觸面能加裝軟墊緩衝
Ø 不知道未來有沒有機會能出一款,能上置360水冷排,後置14公分排風扇
  甚至能安裝直立顯卡,能支援到EATX的新機殼!





尺寸與重量機殼:長x416寬x220高x486 mm / 7.25 kg
外箱:長x522寬x284高x495 mm / 8.38 kg
主機板相容性ATX / Micro-ATX / Mini-ATX (E-ATX不行)
PCIE擴充槽位(重複性檔板)7個
硬碟支援性2.5" x4 / 3.5" x2
I/O介面USB 3.0 x2 / USB 2.0 x1 / Audio x1 / Mic x1 / LED Switch x1
預裝風扇前方 - 140mm ARGB x3
後方 - 120mm ARGB x1
最大水冷支援度前方360mm / 上方280mm
預留安裝空間CPU散熱器 - 165mm
顯示卡 - 310mm含水冷 / 340mm不含水冷
防塵濾網前方 + 上方 + 底部
電源供應器類型下置式 / ATX
燈光支援四組接口 - 3Pin 5V ARGB 控制器
風扇支援一對四分接線 3Pin DC風扇

以上就是我對Air 1000 的開箱心得,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1-27 17:14 , Processed in 0.083262 second(s), 33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