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從SLC到MLC再到TLC,可以說一步步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容量,這是它們得以普及的關鍵。現在QLC在這一年中發展迅猛,大有搶TLC風頭的意味,而更渣的PLC也在路上了。
所謂SLC、MLC、TLC、QLC及PLC,指的是NAND的類型,它們每個cell單元分別存放1、2、3、4、5位元電荷,所以容量越來越大,但是代價就是寫入速度越來越低,P/E壽命越來越渣,QLC的P/E次數宣傳上有1000次,實際大概是幾百次,FLC時代弄不好要跌到100次內了。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QLC都很難接受,更別提再渣一等的PLC,這壽命和速度看著不讓人放心。但是對NAND廠商對PLC的研究早就開始了,隨著QLC發展的第三、第四代,目前性能、容量、可靠性算是維持住底線了,研發中的FLC進入市場只是遲早的事。
從Intel之前的表態來看,他們早就規劃好FLC了,好消息是其3D PLC將仍舊堅守使用浮柵型結構(Floating Gate),儘管當前3D NAND的主流結構是Charge Trap電荷捕獲型,但Intel指出浮柵型在讀取干擾、數據保持期上更優秀。
Samsung、Toshiba、Micron、SK hynix、WD等公司的FLC也是箭在弦上,只是時間早晚的事。FLC一定會被推到市場上,但是最終能不能被接受還不好說,SINA儲存網路協會董事會成員J Metz認為FLC在技術上是不可避免的,但他對其市場前景表示懷疑,特別是TLC等成本不斷下降的情況下。
根據J Metz的看法,阻礙FLC的倒不是FLC本身缺點,而是廠商如果能在TLC或者QLC上就做到需要的大容量、成本等指標,那就沒必要去推FLC,畢竟後者在技術、可靠性等方面確實需要更多投入。
消息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