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lin.sinchen
查看: 143192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相關帖子

+ MORE活動推薦:

極致效能 為遊戲而生 990 PRO SSD 玩家體驗

[*]極致效能固態硬碟 [*]PCIe 4.0 速度大幅提升 [*]優化的電源效率 ...

Micron Crucial PRO D5 6400超頻版 玩家開

解銷更快的遊戲速度! 利用低延遲遊戲記憶體的強大功能 利用 Cruci ...

O11 VISION COMPACT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迷你身形 三面透視打造精緻PC視野新境界O11 VISION COMPACT 強強聯合 ...

2024 三星SD記憶卡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2024 PRO Plus SD 記憶卡 [*]為專業人士打造 [*]釋放極限速度 [*]多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筆電] MSI Prestige 14 A10SC 筆電開箱測試 / 10 代 6 核 輕薄創作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隨著創作 Youtuber 的新起、運動攝影機、空拍機甚至手機的錄影功能,都可達到不錯的拍攝水準,再加以剪輯、過場與特效的後製即可輕鬆製作出有趣的影音內容,這樣的轉變也讓筆電市場從商務、電競之外,又再區分了創作者筆電 MSI Prestige 14 鎖定行動創作的主流用戶,搭載第 10 代 Intel Core i7-10710U 處理器,以 6 核心效能與 GTX 1650 Max-Q 獨立顯示晶片,加速創作者影音編輯、轉檔之心路歷程。

Prestige 14 A10SC 規格
系統:Windows 10 Pro 1909
處理器:Intel Core i7-10710U 6C12T 1.1/4.7GHz 15W-25W cTDP
晶片組:Comet Lake PCH
記憶體:內建 LPDDR3-2133 16GB
繪圖晶片:NVIDIA GeForce GTX 1650 Max-Q 4GB GDDR5
顯示器:14.0" UHD 3840x2160 60Hz, IPS-Level Display, True Pixel
儲存系統:1x M.2 SSD(NVMe PCIe Gen3 / SATA)1 TB
I/O 連接埠:2 x Thunderbolt 3 Type-C(USB3.2 Gen2、DP)支援 PD 充電、2 x USB 2.0、1 x Micro SD、1 x 3.5mm 耳麥
音效:2 x 2W 揚聲器
網路:802.11 ax Wi-Fi 6 + Bluetooth v5
電池:3Cell 52Whr Li-Polymer Battery
變壓器:90W
尺寸:319 x 215 x 15.9 mm
重量:1.29 kg


MSI Prestige 14 開箱 / 精美機身 5度舒適傾斜

微星針對創作者筆電系列,除了高效能款的 Creator 之外新加入主流的 Prestige 與入門 Modern 等系列,相較於 Creator 上至 i9(H 系列處理器)、RTX 20 的高規組合,Prestige 與 Modern 則是在輕薄攜帶性與效能規格間取得一個平衡。

新系列 Prestige 有著 14 與 15 有 2 個尺寸,同樣搭載著第 10 代 Intel Core i7-10710U 處理器與 NVIDIA GTX 1650 1650 Max-Q 4GB 獨立顯示晶片,在不同機種中記憶體規格有異,像是測試的 Prestige 14 A10SC 採用內建 LPDDR3-2133 16GB 記憶體,而其它機種則有 2 插槽或單插槽的差異。

因此尺寸差異主要在於螢幕與電池容量,而 Prestige 14 採用霧面噴沙處理的金屬表面,搭配著鑽石切割的設計,整體視覺上更顯得美觀;此外,這台也是少數 MSI 採用螢幕墊高機身的設計,讓鍵盤(C 件)有著 5 度傾斜,不僅讓打字更舒適之外也大幅加大底部的散熱空間。

創作筆電除了設計感外觀以及因有的效能之外,Prestige 14 有著 FHD 與 QHD 兩種解析度的 IPS 螢幕選擇,更重要的是「True Color」出廠前校色確保 Delta E<2 的色彩精準度與 100% Adobe RGB 的色域表現;另一特點即是雙 Thunderbolt 3 Type-C 連接埠,讓工作者可擴充高速外接 DAS、Dock 等設備,使得筆電也可當作工作電腦來使用,而且整合 PD 充電設計,出差旅行只要一顆變壓器就能替筆電與手機充電。


↑ Prestige 14 採用美觀的白盒包裝,並附贈了收納袋、後背包與靜音無線滑鼠等配件。


↑ 包裝內部用防塵套與塑膠套包覆。


Prestige 14 型號 A10SC,表面(A 件)採用霧面噴沙處理的金屬表面,加上螢幕墊高機身的設計,使得筆電掀起後 A 件延伸至桌面,整體外顯俐落大器再以鑽切處理修飾線條,並有著白、粉紅與碳灰色等顏色選擇。

此外,在拆解筆電 D 件時才發現,筆電在 C 件內部邊緣處設有磁鐵,讓筆電在開闔時的手感更好、更密和,闔上時緊密的固定、開啟時單手就能完成,這款在外觀與工藝設計上確實不錯。


↑ 相當好看的 Prestige 14 新設計。


↑ 鑽切修邊與螢幕墊高機身設計。


↑ 低調的 MSI 龍魂 Logo。


筆電配件則提供無線 2.4GHz 靜音滑鼠與 USB C PD 90W 快充變壓器,支持 5V, 3A、9V, 3A、10V, 5A、12V, 5A、15V, 5A 與 20V, 4.5A 輸出。


↑ 靜音無線滑鼠與變壓器。


↑ 變壓器為 PD 90W 輸出採用 USB-C 介面,因此也可替手機充電。


配件中則贈送了筆電收納袋,可提供基本的防刮保護,讓用戶可直接將筆電塞進平常使用的包包當中,但是這尺寸相當合身,所以收跟拿的時候有點緊;至於大口筆電背包就不成問題,有非常多的收納口袋、專屬筆電空間與減壓背帶等設計。


↑ 筆電收納袋。


↑ 大口徑被包。


↑ 低調設計多層設計。


↑ 減壓背帶。


窄邊框 14.0”UHD IPS 顯示器 True Color 校色 Delta E<2

手上這台 Prestige 14 A10SC 採用 14 吋 UHD IPS 顯示器,有著 3840 x 2160 的解析度與較高的 220 PPI 像素密度;並具備著 True Color 出廠校色,不僅色彩準確度達 Delta E<2 並支援 100% Adobe RGB 廣色域。


↑ 14 吋窄邊框螢幕。


↑ 依然有著視訊鏡頭與麥克風。


↑ Ture Pixel 顯示。


實際螢幕有著 3840 x 2160 解析度、60Hz 更新率與 8-bit 位元深度;而實際翻拍幾張風景照片,可見 Prestige 14 的顏色準確度與飽滿的亮度表現,做為工作、創作使用,其螢幕色彩與表現值得信賴。


↑ 顯示資訊。


↑ 4K 風景照片翻拍。


↑ 4K 風景照片翻拍。


↑ 4K 風景照片翻拍。


True Color 提供 Adobe RGB、sRGB 等色域設定,在工具選單中則提供 App 應用同步設定與視窗分割等功能,若手邊有校準設備也可幫助筆電再次校正螢幕色彩。


↑ True Color 模式。


↑ True Color 工具。


1.5mm 鍵程精巧鍵盤搭配大尺寸觸控板與指紋辨識

稍微縮小的 14 吋機身僅 319 x 215 的長寬尺寸,厚度也在 15.9mm、重量 1.29 kg,整機箱當輕巧好攜帶,而鍵盤則採用 60% 的設計,並保留同樣 1x 的方向鍵配置,以及留有 1.5mm 的按鍵行程。此外,觸控板除了加大之外也接近全按壓的功能設計,並在左上備有指紋辨識器,讓用戶可透過指紋辨識快速登入 Windows 帳號。

實際體驗上,鍵盤手感按壓明確帶點軟 Q,只不過若指甲太長可能會有卡鍵的狀況;此外加長的觸控板使得手托區變小,在盲打時手掌會誤觸、按壓觸控板,雖有軟體防誤觸設計,但在操作上可能要習慣這問題。


↑ 60% 全白色 LED 背光鍵盤。


↑ 電源鍵融入鍵盤當中,若要按 Delete 時千萬別按錯了。


↑ 指紋辨識與加長的觸控板設計。


↑ 登入選項設定中可新增指紋辨識功能。


雙 Thunderbolt 3 Type 與 USB 便利連接 PD 充電

走輕薄路線的 Prestige 14 除了提供基本 2 個 USB 2.0 連接埠之外,也具備著 microSD 讀卡機,但若在桌面工作時肯定會需要再擴充高速 USB、RJ-45 以及 HDMI、DP 等螢幕輸出功能,也因為如此 Prestige 14 採用 Intel Thunderbolt 3 介面,提供雙 Thunderbolt 3 Type-C 輸出。

而這 2 個 Thunderbolt 3 Type-C 可說是包辦 Thunderbolt 3 傳輸的 PCIe、USB 3.2 Gen 2 與顯示輸出 DisplayPort 以及充電 USB-PD 等功能,搭配 Thunderbolt 3 Dock 即可讓筆電具備桌機的 I/O 能力,一秒變成桌上工作模式。


↑ 筆電右側有著 USB 與 3.5mm 耳麥。


↑ 左側則是 2 個 Thunderbolt 3 Type C 與 microSD 讀卡機。


↑ 實際連接 Akitio Node 顯卡外接盒與 Dock Pro,都可一線擴充外接 GPU、高速 I/O 等功能。


另一方面,機身的左、右兩側並無散熱開孔,而是隱沒在螢幕下方也與 D 件接合的地方,讓整體外觀更佳好看。


↑ 螢幕下方的散熱開孔。


墊高散熱、單扇、雙熱管隱藏式出風設計

筆電通過螢幕墊高之後,不僅整體視覺上更佳美觀,也讓鍵盤帶有傾斜角度更好打字之外,也可增加筆電底部的空間,讓風扇能帶入更多的冷空氣加強散熱。而 Prestige 14 底部有著類似聲音波形的原點開孔幫助散熱,以及整條的橡膠止滑墊(螢幕下方也有),讓用戶在桌面操作筆電時不會滑動。


↑ Prestige 14 底部設計。


拆開 Prestige 14 底部的金屬 D 件後,即可一窺筆電內部的設計,由於在這 14 吋機身又要容納 i7-10710U 與 GTX 1650 Max-Q 4GB 使得,系統記憶體採內建 LPDDR3-2133 16GB,雖然省下空間但稍微犧牲了記憶體效能。

而 CPU 與 GPU 則是採用 2 根熱導管串接至散熱鰭片出風孔,並採用大尺寸的散熱風扇替筆電散熱;另一面,電池也幾乎佔據了筆電 1/3 的空間,提供用戶在外移動辦公所需的續行力;此外,電池下方有著左右各有著一顆磁鐵,這就是為了增加筆電開闔時的手感,以及闔上時可以更緊密而設。


↑ Prestige 14 內部設計。


↑ CPU 與 GPU 共同散熱。


↑ 雙熱導管、散熱鰭片與風扇。


↑ 電池為 4600mAhh、52.4Wh。


↑ 右側 SSD、Wi-Fi 網卡。


Creator Center 筆電監測、環境設置

創作內筆電都搭載著 Creator Center 筆電監測、環境設置的軟體,像是有著創作者模式可針對各式應用支援達到最佳化設定,而系統監測頁面則可即時觀察 CPU、GPU、記憶體與磁碟的使用量,以及裝置資訊、SSD 與網路、風扇等狀態。


↑ Creator Center 創作者模式。


針對不同的創作應用,預設都會指派最高 12 執行緒,並最佳 GPU 效能與記憶體優化,並讓程式有著較高的執行優先權。


↑ 最佳化應用程式。


↑ 系統監測。


系統環境設置中,提供高性能、均衡、靜音與超級電池模式,一般使用建議設置在均衡模式,而在接上電源需要效能時可在切換至高性能模式。每個模式都有預設快捷鍵,也可在針對效能、風扇微調設定,效能分為 Sport、Comfort 與 ECO 三模式,風扇則有自動、基本與 Cooler Boost(全速)。

高性能會設定在 Sport / 自動、均衡則是Comfort / 自動,這樣設定相對效能、散熱與噪音都能兼具。


↑ 系統環境設置。


↑ 電池模式設定。


Prestige 14 A10SC 影片轉檔、RAW 輸出與效能測試

倘若創作者要帶著一台筆電外出取材,除了基本的效能、遊戲測試之外,勢必想了解在影片轉檔、照片轉檔的速度表現,因此測試也加入 Adobe Premiere Pro 與 Photoshop Lightroom Classic 的轉檔時間提供給各位創作者參考。

CPU-Z 目前無法取得完整 Intel Core i7-10710U 的資訊,這顆是 14nm 製程的 Comet Lake-U 處理器,有著 6 核心 12 執行緒,並具備著 cTDP 設計可調節 15W-25W 的最高熱功耗;系統記憶體因為採用內建設置,因此並無詳細的 SPD 資訊,但從配置來看應該是單通道 LPDDR3-2133 16GB。


↑ CPU-Z。


GPU-Z 則是顯示 NVIDIA GeForce GTX 1650 Max-Q 4GB GDDR5 獨立顯示晶片,再加上處理器的 Intel UHD Graphics 的內顯、獨顯混用設置。不過目前 GPU-Z 並不能完整顯示 UHD Graphics 的資訊,但從規格來看這顆內建 24 個執行單元、配置 8GB 共用記憶體。

在創作轉檔工作上,主要比重還是在 CPU,但在一些特效、縮放等功能上,可分別藉由 iGPU 與 NVIDIA GPU 的 CUDA 核心進行加速,這也是為何 Prestige 14 A10SC 這型號會在加入 GeForce GTX 1650 Max-Q 4GB 的原因。


↑ GPU-Z。


首先筆者出差工作因為主要是圖文採訪的關係,照片都以相機 RAW 檔拍攝,因此需要藉由筆電來進行基本的白平衡、亮度、對比、鏡頭變形等快速邊修,並將原檔輸出成長 1000px 的小圖上傳至網站做為文章的圖片之用。

因此,在使用 Photoshop Lightroom Classic CC(8.2.1)版本測試,對 100 張 D750 拍攝的 RAW 檔進行自動白平衡、自動設定、鏡頭校正等步驟後,輸出 2048 長、300 DPI 的 jpg 影像並加註浮水印等操作。

而 Prestige 14 A10SC 僅花費 5 分鐘的時間就完成 100 張照片的轉檔工作,輸出工作主要以 CPU 進行運算,並使用了不少記憶體容量。測試時也感受到 Prestige 14 的 4K IPS 螢幕與 True Color 校色後,照片的顏色與細節在這 14 吋的螢幕上呈現非常好,讓筆者的心稍微動了幾下。


↑ Photoshop Lightroom Classic 照片輸出測試。


影片方面,若在出差時想進行簡單的剪片工作,則以 Premiere Pro(13.1.0)進行測試,並使用公司拍攝的 Spotlight 專案片長約 11 分鐘,來源都是 1080p60 的影像,主要在影片剪輯並加入額外的音效與文字。

輸出設定為 H.264 格式 YouTube 1080p Full HD 設定,輸出時除了高佔用 CPU 資源外,包含 iGPU 內顯與 GTX 1650 Max-Q 的獨顯都有分配到運算工作,而這片轉輸出僅花費 6 分鐘的時間即可完成運算。


↑ Premiere Pro 轉檔測試。


而影音轉檔方面,測試使用 X264 / X265 FHD Benchmark 進行。在 X264 編碼下,Prestige 14 A10SC 有著 22.5 FPS 的效能,而 X265 則有著 19.7 FPS 的效能;但相較於 Premiere Pro,這套測試主要都以 CPU 進行運算,並沒有使用 GPU 加速。


↑ X264 FHD Benchmark。


↑ X265 FHD Benchmark。


CINEBENCH R15 由 MAXON 基於 Cinema 4D 所開發,可用來評估電腦處理器的 3D 繪圖性能。也是目前用來評比 CPU 運算性能常見的測試軟體。而 R20 係出同源,更採用複雜的測試場景,除能更能反映多核心處理器效能外,R20 分數也無法與 R15 進行比較。

Prestige 14 A10SC 在 R15 的 CPU 多核方面獲得 957 cb 的成績、單核心 171 cb;而 R20 測試 CPU 2234 cb、單核心 409 cb 的性能,雖然效能無法與 H 系列處理器相比,但做為輕巧好攜帶的機種中,已有著不錯的效能。


↑ CINEBENCH R15、R20。


WinRAR 壓縮效能,也是在檔案傳輸上常使用的壓縮軟體,這套對於多核心要求不高,反而偏好時脈高與記憶體性能好的平台,Prestige 14 A10SC 可達到 12770 KB/s 的速度。


↑ WinRAR。


7-Zip 壓縮測試,則可用到更多核心的性能,Prestige 14 A10SC 壓縮 37586 MIPS、解壓縮 44160 MIPS。


↑ 7-Zip。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筆電使用內建 LPDDR3-2133 16GB 記憶體進行測試,讀取 30753 MB/s、寫入 31571 MB/s、延遲111.4ns,為了輕薄省了空間,但也多少犧牲了記憶體延遲的效能。


↑ AIDA64 記憶體。


儲存效能面,以做為系統碟的 SAMSUNG MZVLB1T0HALR 1TB SSD 進行測試,在 CrystalDiskMark 測試下,循序讀寫 Seq Q8T1 有著讀寫 3503.9 MB/s、2359 MB/s 的高效能。


↑ CrystalDiskMark。


測試電腦整體性能 PCMark 10 可說是代表性的工具,分別針對 Essentials 基本電腦工作,如 App 啟動速度、視訊會議、網頁瀏覽性能進行評分,而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則以試算表與文書工作為測試項目,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是以相片 / 影片編輯和渲染與可視化進行測試。

Prestige 14 A10SC 在 PCMark 10 測試獲得 6321 分的成績,不僅在 Essentials 有著好成績外,在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中也有相當好的成績,做為辦公使用也不成問題,而在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測試上也有著基本可用的效能;測試時 CPU 時脈最高約在 4.0GHz 左右。


↑ PCMark 10。


此外,PCMark 10 Applications 測試,則是使用 Word、Excel、PowerPoint 與 Edge 等實際軟體進行的測試,而這項目也獲得 8,188 分的成績,各項測試上都獲得相當高的性能,因此做為文書用機也非常適合。


↑ PCMark 10 Applications。


Prestige 14 A10SC 溫度測試

溫度測試則以高效能模式 Sport / 自動下進行測試,考量到 GTX 1650 Max-Q 不太適合遊戲,因此改以 AIDA64(20 分鐘)與 Premiere Pro H.264 1080p 轉檔測試(時間約 6 分鐘)進行壓力測試。

AIDA64 針對 CPU、FPU 與 RAM 的綜合壓力測試下,CPU 溫度平均來到 92°C,也因為共用散熱的關係 GPU 溫度也跟著提升到 75°C;在機器待機冷卻後再以 Premiere Pro H.264 1080p 轉檔測試,這時 CPU 溫度約在 87°C,但是 iGPU 內顯溫度反而較高,而 GPU 溫度則維持在 75°C 左右。

而在使用 Premiere Pro 測試時,風扇的噪音約在 50dB 左右,不算吵但還是有點背景聲音在,若有配戴耳機聆聽音樂倒是可忽略,畢竟在這小機身下 CPU、GPU 等發熱源,單靠單一風扇配置確實有點吃力。

幾次的測試過程中,都也讓機身溫度達到 45°C 左右使用上會覺得有點溫熱,因此建議用戶一般設定在均衡 Comfort / 自動設定即可,需要轉檔、輸出效能時再切換至高效能 Sport / 自動模式。


↑ Prestige 14 A10SC 溫度測試。


Prestige 14 A10SC 續行力測試

隨身攜帶工作時,主要是以生產力工具與瀏覽器等操作為主,因此以 PCMark 10 的 Modern Office 項目進行模擬,衡量一般電腦在輸入、網頁瀏覽、視訊會議等工作中加入閒置時間,藉此模擬一般筆電在外出使用無變壓器供電情況下的電池續行力。

Prestige 14 A10SC 設定為均衡 Comfort 模式、自動風扇、螢幕 30% 亮度與關閉鍵盤背光;實際測試,使用 94% 的電量讓測試運行了 5 小時 50 分的續行力表現,對於一般外出工作、收信回信、處理雜事已相當足夠。

且筆電附贈的 USB-C PD 90W 變壓器,也相對比較好攜帶,滿足行動工作、外出使用的輕便、效能需求。


↑ PCMark 10 電池測試。


總結

經過這幾天的測試與使用,筆者對於 Prestige 14 的機身設計相當喜歡,雖然尺寸小但也給人俐落、大器的視覺,再以金屬件打造的機身,整體呈現的質感相當好,螢幕開闔紮實、單手即可掀開,點距細膩的 4K IPS 面板,具備著出廠預先校色,讓照片與影像的色彩呈現更為精準,後製剪輯、修圖上更得心應手;但是 4K 的高解析度在部分 Windows 10 與軟體使用上還是會有點疙瘩,不過 Adobe 系列與修圖軟體到不成問題,倘若用戶在選擇時要稍微了解這點差異。

另一方面,因為輕薄機身的設計,在連接便利性上肯定無法像電競機種這麼充足,但也為此加入 Thunderbolt 3 Type-C 連接埠,可輕鬆擴充 4K HDMI 輸出、RJ-45 或更多的 USB 連接埠,並且具備 DP 輸出與 PD 充電,如此一來筆電的變壓器也可替手機或者其他 PD 裝置進行充電;當然創作者可針對自身需要選購 Thunderbolt 3 或 USB 3.2 Gen 2 Type C 的擴充裝置,像是 SD 卡槽、HDMI 輸出或者 RJ-45 等功能,若再辦公使用也可考慮 Dock 系列產品等。

效能方面,Prestige 14 A10SC 可有效幫助創作者加速照片邊修與影音剪輯後的輸出工作,而且不會造成創作者在攜帶、外出使用上的重量、尺寸負擔,亦可做為不錯的工作機種,搭配 TB3、USB C 擴充桌面使用時所需的 I/O。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1-13 16:56 , Processed in 0.156373 second(s), 56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