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和平之月
查看: 19050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GEX PRO 850W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卓越性能,超值選擇 GEX PRO 系列通過 80 PLUS 金牌認證,實現高達 ...

體驗極速WiFi 7!MSI Roamii BE Lite Mesh

第一名 guanrung1110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93988-1- ...

極致效能 為遊戲而生 990 PRO SSD 玩家體驗

[*]極致效能固態硬碟 [*]PCIe 4.0 速度大幅提升 [*]優化的電源效率 ...

Micron Crucial PRO D5 6400超頻版 玩家開

解銷更快的遊戲速度! 利用低延遲遊戲記憶體的強大功能 利用 Cruci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燒錄儲存 Storages] OCZ專為AMD鐵粉所打造的R7高效能SSD 480GB版本固態硬碟開箱介紹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2015-0205-03.jpg


給AMD鐵粉完成5A平台的拼圖

最近關於AMD的新聞,是中國的一家神州廠商傳出要收購AMD來對抗Intel,這件事情姑且不論真假,但至少說明了Intel真的很龐大,但不是每個人都會買它的單,這也是AMD在市場上仍然保有一席之地的原因,就是有相當數量的粉絲還在支持AMD。而AMD比Intel更有力的地方就是併購了ATI顯示卡整個公司,因此讓AMD除了處理器以及晶片組以外,更增加了顯示卡產品的能力,提升公司的競爭力。那麼剩下的電腦重要元件就是記憶體產品了,不過這方面AMD並不打算自己做,也不會去併購現有的公司,於是記憶體就交給了其他專業的記憶體廠商代工。而近來很紅的SSD產業,AMD也希望能有自己的產品,但同樣的這些都不是AMD本質的專科,所以也交由OCZ來規劃代工,最終的目的是打造一款從裡到外全部AMD化的平台。

AMD對於SSD的產品分類方面,採用了跟顯示卡一樣的R9/R7/R5三種等級的產品線規劃,主要強打的也是以AMD電競遊戲平台為主訴求。不過畢竟記憶體與SSD市場對於AMD來說是個挺陌生的區塊,操作上面不如處理器跟顯示卡的有經驗,因此OCZ首批幫助AMD代工的並非一次三個等級都出來,而是以中階定位的R7系列為主,所以就有了這款AMD R7系列SSD。


產品開箱介紹

包裝是徹底的AMD黑紅配色,產品名稱掛上了與顯示卡相同的RADEON R7系列。



代工的OCZ商標則是在產品的背面下方。



打開盒裝之後,內部的包裝也是OCZ目前更新的樣式,採用泡殼保護SSD本體,同時又可以放置那個3.5吋支架跟螺絲包。



說明書以及一張具有Aconis True Image HD備份軟體的啟動金鑰,這也是裡面最有價值的配件了,有了這個軟體,你可以把你原本系統一對一的搬移到SSD上面,就省去了重新安裝的手續。



首先要取下這個3.5吋的支架。



不過總覺得有地方不一樣,所以拿出我舊款Vertex時期送的支架來比對一下,原來是少了OCZ的商標,可能是因為幫AMD代工的關係所以OCZ商標拿掉了,但既然是做給AMD鐵粉的,不如在這邊多加上AMD的商標相信鐵粉會更容易濕吧?



這個透明的泡殼設計的也不錯,可以直接看到產品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子不方便取出跟收藏。



與以前的SSD包裝做個比較,以前的包裝內襯是泡棉切割出擺設空間,不過要同時擠下支架、說明書等等這些東西,這一包泡棉內襯變得很厚又肥,也不容易收藏,現在的包裝相比之下更為人性化些。


SSD本體是2.5吋大小的規格,採用鋁合金打造的外殼拿在手上的質感非常不錯。



OCZ的SSD外殼也是自己開模設計的,目前全系列都已經是7mm超薄尺寸,實際測量是6.79mm。



480GB的實測重量是113g。



背面為產品的參數以及可以連結到產品頁面的QR Code。



外殼為全鋁合金材質,加上主控制器晶片上方有導熱膏可將熱源導至外殼處藉由機殼內部的風流散熱,不過SSD本身會產生的熱源現在都被控制的很好,基本上工作溫度都在40-50度最多。



主控制器為Barefoot 3 M00,跟Vector 150是一樣的,DDR3記憶體容量為前後256MB加起來共512MB,儲存單元為Toshiba A19nm快閃記憶體,就規格上來說十分接近或者是說幾乎與Vector 150一模一樣。大概只是為了區隔化所以AMD R7的保固變成4年,然後效能利用韌體降低時脈一點點。


空盤效能測試

採用Crystaldiskinfo來看一下資訊的部分,OCZ的SSD溫度方面好像只有Sandforce系列的主控制器會顯示,其它Barefoot 3主控都沒有溫度顯示,但這個對於使用者來說也算是可有可無的資訊,畢竟現在SSD溫度都很低,而韌體方面是1.00版本。



在使用者可分配的空間上,經過格式化之後得到是447GB的空間可以使用。



用ATTO來測試持續傳輸的效能,最高可達559MB/s讀取,535MB/s的寫入。



採用Crystaldiskmark來測試,此為預設值狀態甚麼都沒有調整,得到的4K效能在QD32可達369.9MB/s寫入,4K QD1可達73.37MB/s。



將測試資料改為0Fill輸入,得到的效能基本上相差不遠,這也印證了OCZ官方所說的不管壓縮與吳壓縮都沒有差異的傳輸效能,若是Sandforce的主控使用者在這邊的測試就會覺得落差非常的大了。



將測試資料輸入改為1Fill,得到的效能數字基本上都沒有太大差別。



IOPS的部分使用AS-SSD做個簡單的測試表示,在4K QD1得到17358的隨機寫入IOPS,在4K QD64得到85265的IOPS,基本上與原廠使用IOMETER測試得到的數字並不會差太多。


安裝Windows 7的效能表現

這次採用比較常見的平台規格來進行效能測試,以ASUS Z77平台為主,I7-4770K不超頻,採用USB 2.0的隨身碟來安裝Windows 7進行安裝時間計時測試,從按下安裝後起算,秒數延遲3秒是因為手要回來按相機快門XDD。



到第一次重新啟動的提示為止,只花了4分22秒左右就全部安裝完成了,效率之高差不多泡一碗泡麵的時間就解決安裝Windows的事情。



當做作業系統開機碟之後,會不會影響到效能呢? 先從ATTO的持續傳輸測試起,看起來是沒有太多變化,最大讀取樣是557MB/s,最大寫入則是534MB/s。



當做系統碟之後,會有來自作業系統本身的讀寫壓力,有些在背景,有些在前台經由使用者的呼叫而產生,不管是哪一種這才是真實的效能表現,這邊持續寫入反而比空盤效能更好,不過在4K QD1可以看到壓力出現了因此效能降到66.28MB/s。



至於當做系統碟之後,就需要看一下寫入的線性表現,在60%-70%之間有比較大的落差,推測有可能是系統正好再進行背景寫入加上測試程式的寫入壓力一起出現的關係,也或者是主控制器正好也在背景進行GC的工作而影響,不過這個部分對於前台使用者的體驗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問題,若不是測試程式而僅談使用者體驗的話等於是沒有影響。



接著使用Bootracer來看看整體開機的速度,首先是第一次開機到桌面完成的時間總共是12.322秒。這個Windows 7系統沒有經過任何的優化,而且已經全部安裝到最新的Windows 7更新完成後才進行測試,否則安裝更新也會影響到啟動跟關機的時間計算。



接下來在第二次開機時得到了11.918秒。



第三次得到11.902秒,看來是越跑越快,不過平均下來可以說只要11秒就開機完成,對於使用者來說,只要一但習慣了這種速度的開機方式,相信你就無法再回到傳統硬碟的開機速度了。


結論:強悍效能且根本就是OCZ當家旗艦Vector 150換個貼紙而已
雖然AMD定位在R7,那麼依照顯示卡的規劃來看上面還會有更高效能的R9系列,但即使在目前OCZ尚未推出AMD R9系列的狀況下看來,這款AMD RADEON R7 SSD,根本就是OCZ目前當家旗艦Vector 150的翻版啊?先不論那些空盤的最高效能測試,實際上以安裝Windows 7的過程僅花費4分22秒,當作開機碟後每次開機只花費11秒左右,也許對於評測者來說可能會計較那一些些效能測試表現差異,但是對於使用者來根本就沒有太大的分別,而且重要的是硬體用料方面幾乎是一模一樣,甚至讓我覺得如果可以刷Vector 150的韌體,那麼這款AMD R7 SSD應該會毫無問題的直接升級成Vector 150了吧?不管如何,廠商有廠商對產品的規劃,但對消費者來說,效能強悍,產品訴求正確,一定會有其支持者的。不過這款AMD R7系列在台灣並不好入手,因為沒有直接在市面上販售的存貨,而是需要跟總代理訂購的產品,對於AMD愛好者來說更增加了收藏的慾望吧。

來源: OCZ專為AMD鐵粉所打造的R7高效能SSD 480GB版本固態硬碟開箱介紹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1-28 17:16 , Processed in 0.119881 second(s), 67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