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來,Google眼鏡、智慧手錶等可穿戴硬件設備如同雨後春筍般問世,我們似乎感受到,在以“軟件”為主旋律的科技領域,智能硬件掀起了一波浪潮。與此同時,傳統硬體領域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在傳統硬件領域,究竟發生了甚麼?
近日,有消息稱,索尼每售出一台PS4遊戲機,都要虧損60美元,但索尼卻希望先通過此舉打開市場,然後再通過銷售遊戲和PS+服務來獲利。
9月,據爆料,此前一直在銷售低價電子閱讀器和平板的亞馬遜,即將發佈一款免費的智慧手機,但要求用戶必須使用年費79美元的Amazon Prime服務。
今年,樂視、愛奇藝、小米、阿里巴巴都發佈了智慧電視產品,但價格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它們希望削減硬體成本,在價格上產生競爭力,繼而通過賣內容獲利。
其實,早在幾年前,微軟就已經開始嘗試類似的模式。2005年,微軟推出了Xbox 360。調查發現,Xbox 360豪華版的材料成本為525美元,遠高於399美元的零售價。在硬件賠錢的情況下,微軟對會員、下載等增值服務採取了付費模式。
如今,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也逐漸開始進入傳統硬件領域,並沿用了“硬體賠錢,軟體賺錢”的策略。一個由互聯網公司推動的硬體廉價、甚至免費的時代,似乎離我們越來越近。
為甚麼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接受“硬體賠錢”?
對於這個問題,亞馬遜CEO貝索斯這樣回答:“我們真正在建造的是一個完全整合的媒體服務。硬件是此服務中的一個重要元素,但也僅是一部份而已。我們不從你購買的設備中贏利,我們會在你使用它的時候賺錢。”
“創新並不應該將目光僅僅盯在硬件方面。近幾年,有超過幾十款的平板機問世,但大多數產品幾乎無人問津,因為它們只是電子產品,而人們不再需要電子產品。人們需要服務,需要每次使用都會有改進的服務、不斷變好的服務。”貝索斯這樣認為。
以亞馬遜為例,亞馬遜以一個低到讓人無法相信的價格銷售Kindle系列產品,為的是要將這個硬件變為入口,送到盡可能多的用戶手中,Kindle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擁有圖書、電影、音樂、移動應用的數字市場,而與這些服務捆綁在一起的,是每年79美元的Amazon Prime項目。
從亞馬遜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智能手機、平板機、電子書閱讀器等行業中,隨著硬件同質化步伐的加快,很多公司已經意識到,在處理器速度、屏幕分辨率、攝像頭等硬件配置方面的優勢,往往只能保證短暫的競爭優勢,而帶有互聯網基因的蘋果、微軟、亞馬遜等公司,已經逐漸將目光集中在了軟體、內容、服務領域。
此外,對於那些剛剛涉足硬件領域的互聯網公司來說,硬體的設計、研發、生產與傳統硬體廠商相比,並不佔據優勢,品牌知名度也有待提升。相反,軟件、內容、服務則是其所擅長。因此,盡可能地降低產品價格,通過價格優勢打入硬件市場,獲取一定數量的用戶,而後通過軟體、內容、服務盈利,成為互聯網公司深耕硬體產品比較現實的一條路。
這種模式會長久嗎?
時間再次拉回到幾年前,雖然微軟Xbox 360的定價策略,讓索尼、任天堂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備受煎熬,但最終結果的卻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有分析指出,Xbox 360在過去幾年累計虧損超過了30億美元,僅次於索尼PS3虧損的50億美元。
如今的遊戲主機領域,索尼PS4、微軟Xbox One和任天堂Wii U依舊延續了廉價策略,但讓他們尷尬的是,很多用戶採購遊戲主機,僅僅是用來看電影。如果這類用戶一張遊戲也不買的話,那這些廠商才真的是欲哭無淚。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智慧手機、平板的普及,玩家對遊戲主機的興趣逐漸降低,以遊戲軟體銷售補貼硬體的模式在未來或許更加危險。
此外,有分析認為,微軟當年之所以能夠採用廉價策略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自身擁有強大的現金支持,而索尼和任天堂在財務上已經開始捉襟見肘。但對於剛剛進入硬件領域的互聯網公司來說,能否打的起“硬體賠錢”的消耗戰?畢竟他們面對的是擁有強大現金流的蘋果、Google們。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當互聯網公司們選擇以這種方式推銷硬體產品時,應該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的軟體、內容、服務,用戶真的會花錢購買嗎?
國外科技博客PandoDaily的一位員工這樣描述亞馬遜的硬體策略:“Amazon Prime服務才是亞馬遜真正的核心。沒有了它,亞馬遜要賣服務太難了。”
我們可以看到,對用戶來說,硬體廉價,固然有吸引力,但你的軟體是否能夠吸引用戶?用戶是否會為你提供的軟體服務買單?仍然存在疑問。
IDC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亞馬遜在美國平板市場的份額僅僅為4.6%,而蘋果和三星分別為50.7%和18.5%,而亞馬遜平板機的全球份額可以忽略不計。
看到這兒,我們是不是可以做一個假設:當用戶看到你這款廉價的硬件產品時,確實心動了,但在聽說購買產品後,卻要為你提供的軟件付費,就放棄了購買的想法? 畢竟,現在很多的免費軟件,足夠滿足用戶日常的需求,而大多數用戶並不需要為此而再產生進一步的消費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