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開箱]小機殼也能有安靜的選擇_ENERMAX ETS-T60下吹式CPU散熱器
最近很多電腦都走迷你化,以及主機板規格都走向MINI ITX,依照MINI ITX主機板的規劃,現在大多數的機殼都略顯太大,家用電腦主機都有明顯越來越小化的跡象,但是由於原廠的散熱器還是太吵,以及無法兼顧到周邊(記憶體,南北橋晶片)等等的散熱,因此保銳科技特別做出了這款ETS-T60的下吹式散熱器,相較於T40不同的是,機殼寬度就算不夠,還是可以安裝,整體散熱器高度往下壓很多,而且是下吹式,等於說四周的晶片(記憶體,北橋晶片組,相位供電等等區域)都可以加強散熱,此外這一顆散熱器用靜蝠風扇,散熱本體的壓溫度能力也很高,所以是讓小機殼靜音的改裝好選擇。首先就先看外包裝,外包裝跟T40一樣
這一次拆開一樣內部很簡單,說明書一本(強烈建議先閱讀),以及扣具,還有螺絲等等
全部零件一覽表,有AMD跟intel的扣具,以及扣具螺絲,固定螺絲,墊片,六角螺帽上鎖等等的工具都有,順便附贈一條還蠻不錯的散熱膏。
這個是背板,主要裝在主機板後方,確保扣具可以確實扣上,以及確保CPU散熱器對CPU密合度以及有足夠壓力用的。
背板上面有一層塑膠膜,主要就是避免傷害到主機板,此外就是避免主機板後面有焊點會短路
小小支的散熱膏,目前確定這一隻就是一次使用的量,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支散熱膏散熱性能不錯,也不會太稠,建議點在中央即可,散熱器壓上去自然會均勻。
接下來show的就是散熱器的本體了,這一次的是下吹式的,相較於ETS-T40明顯矮了一截,此外就是使用6根6mm的熱導管,但是跟T40不同的是,並沒有使用HTD技術,不過VGF技術還是有使用
甚麼是VGF呢?
VGF就是渦流產生器
至於渦流產生器的用途呢? 我引述自之前小弟看到的論文內容
“利用渦流產生器所產生的渦流破壞邊界層,增加鰭片散熱效果。使用三角形翼對為設計基礎,設計出不同排列方式。並且為了得知鰭片間距對具渦流產生器 散熱鰭片的影響,分別設計1.38mm 以及1.85mm 兩種不同鰭片間距。各式具渦流產生器散熱鰭片性能,經由實驗測試並討論。在相同流量情況下,渦流產生器的數目愈多,阻力越多,壓降就越大。”
“當鰭片間距為1.85mm 而且高流速高加熱量情況下,兩列渦流產生器散熱鰭片,因為上面空氣帶動中間流體流動,而產生較強渦流,有較佳的熱傳性能。空氣流速為5m/s 時,渦流產生器都能有效產生渦流,使鰭片整體熱傳係數增加。鰭片間距為1.85mm 三排渦流產生器在低流速時,會有比三列渦流產生器還低的熱阻。但是在高流速時,三列渦流產生器還是有較低的熱阻值。本文藉由實驗得知會影響具渦流產生器散 熱鰭片的參數,可以根據應用情況的不同,選擇不同形式之具渦流產生器散熱鰭片。”
本資料來自於吳信昌碩士於2008-07-24之論文” A study of cooling fin with vortex generators”
引用連結:
接下來,在散熱器上有保銳旗下品牌ENERMAX的LOGO
之後呢,再來一張熱導管的照片,可以看到明顯的凹一塊下去,是為了避免卡到記憶體(但是有前提,前提是記憶體不能加裝長形散熱片),而且老實說這高度,還真的蠻常卡到東西,像我自己用的華擎板子根本裝不上去,左邊卡供電處的散熱片右邊卡記憶體,只好用學校的電腦去裝
這款處理器是使用拋光的,避免底部不平整而導致接觸面降低,再拋光後有貼上一層薄膜貼紙避免刮傷,安裝前請記得撕掉
拋光底面,非常漂亮,代表接觸面很多,而且平均
看一下右側導熱管,只有兩根,鰭片上面上面凸起來的小點就是VGF產生器,構造,小小結構確有大大學問,可以增加散熱性能。
原廠預設搭仔靜蝠風扇,在風量上可以說是相當大,此外就是安靜,可以提供使用者安靜的空間
再來一張本體的沙龍照
風扇線材,這款風扇跟CPU一樣使用4pin的線,可以監控轉速等等資訊,重點是他很貼心的有用束線。
接下來就是測試平台
CPU-intel E2180 OC to 3.3 電壓1.4V
比對組就用原廠散熱器
以下是原廠散熱器溫度監控
首先先跑OCCT 20分鐘
這是ETS-T60跑OCCT20分鐘
可以看到明顯的壓制住溫度,壓在45度以內,整整壓了十度的表現
感謝分享^^
看起來是一款不錯用的迷你風扇呢=ˇ= 他家的風扇都不錯用
現在又出散熱器
明年可以換顆來用用了 話說這散熱器 迷你機殼不能用吧....... 感謝分享...
不知售價多少? 回復 4# 刺郎
應該是對於較小的機殼
真正的mini ITX要測試過
這款散熱器高度已經壓很低,大多數小機殼都可以(那種四公升除外)
不過這種設計有個小問題,就是很多版子會卡住,記憶體會卡到 溫度壓得很好
而且似乎能用到200W以上?? 這看起來好猛 真的是用在小機殼:que:... CP質算不錯!! 又多了一個新選擇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