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Sandy Bridge的救贖 1155的完全體 ASUS P8Z68-V PRO評測
Intel 第二波6系列主推的晶片組產品為“Z68”(基本上可以視為P67+H67合體),一樣有P67晶片組的 PCI Express 2.0以及原生2組高速 SATA 3.0,但USB 3.0能需外加控制晶片(Intel也表示未來會增加對USB3.0的支援能力)。搭配Intel新一代Sandy Bridge處理器,Intel 第二波6系列主推的晶片組產品為“Z68”(基本上可以視為P67+H67合體),一樣有P67晶片組的 PCI Express 2.0以及原生2組高速 SATA 3.0,但USB 3.0仍需外加控制晶片(Intel也表示未來會增加對USB3.0的支援能力)。 Intel Z68 晶片組預定於5月11日發布上市(不過早可以買到現貨),各家廠商採用Z68晶片組的主機板也準備搶佔市場。由於P67無法使用已整合GPU的Intel Sandy Bridge處理器其中的內建顯示功能,但H67卻無法支援K系列CPU調整的倍頻功能,選擇其一都會有些許缺憾,故Intel推出Z68晶片組,讓Z68與H67同樣支援內部整合顯示核心輸出以外,也能完整支援P67晶片組調整倍頻的功能,解決玩家在超頻方面的需求,也可以開啟編解碼加速引擎,另外也支援新版的Intel Rapid Sotrage Technology 10.5,能提供使用者建立容量大於2.2TB硬碟的RAID陣列及RST SSD Caching(SSD+HDD的混搭加速模式)這兩項新特色。也因此另外有廠商考慮把P67/H67產品線取消,以Z68晶片組專攻中高階市場之消息傳出,不過後來證明並無此事。
主機板大廠-ASUS 推出以Intel Z68晶片組打造規格、功能及用料都具上選的主機板,支援INTEL於2011年1月初所推出的LGA1155腳位Sandy Bridge CPU產品線,1155腳位目前將是未來1年Intel的主流&效能(提供2組SATA 6G及PCI-E 2.0,USB3.0還是需要外加控制晶片)產品,Z68系列主機板將與P67晶片組成為中高階市場的主推晶片組,各板卡廠也準備除了剛面市時推出了相對應的主機板外,依據主流市場的需求的推出更具特色的主機板,搶攻各位玩家口袋中的小朋友。Z68為搭配LGA1155新腳位i7/i5/i3 CPU,一樣屬於第2代Core i架構,Sandy Bridge核心的i3/i5/i7多數CPU具備HT超線程技術,主要目標當然是取代市面上原有Clarkdale以及Pentium系列產品,Nehalem後繼者要等2011年底的Sandy Bridge-E。另外Sandy Bridge CPU已經把運算核心、PCI-E 2.0控制器及記憶體控制器整合在一起,內建新的繪圖核心,搭配Z68晶片組就能直接使用(不過也要有輸出接頭也能用,某些主機板不見得會將Z68/H67/H61的輸出接頭做出來),以下介紹ASUS在Z68晶片組的主打產品P8Z68-V PRO的面貌。
p 主機板包裝及配件
ASUS P8Z68-V PRO外盒正面
產品的設計外包裝,與上一代P7系列主機板外盒不同的風格,相當平實科技感。
ASUS P8Z68-V PRO支援的技術
第2代數位供電設計。
主打的功能
採用Z68晶片組屬於LGA1155腳位,記憶體控制器一樣使用DDR3之規格,可支援新一代LGA1155腳位i3/i5/i7的CPU產品,最夯的WINDOS7支援度也是OK的。
另外支援INTEL SRT技術、VIRTU、GPU BOOST、USB3.0、BT GO、EFI BIOS、網卡採用Gb級INTEL製品控制晶片。
盒裝出貨版
外盒背面圖示產品支援相關技術
提供3組 PCI-E 16X插槽供擴充使用,4DIMM雙通道DDR3、8CH的音效輸出、INTEL82579 Gigabit網路等技術、規格,並以簡單圖示簡介主機板支援的功能跟特色,
散熱設計、用料、數位供電、EPU、TPU、USB3.0、EFI BIOS、前置USB3.0、Q-DESIGN、MEM OK。
產地
MIC是很常見的!!
開盒及主機板配件
主機板、配件採用分層包裝。
配件
配件有驅動光碟、SLI橋接器、SATA 6G排線2組、SATA 3G排線2組、後檔板、USB3.0後置排線及相關說明書等。
p 主機板
主機板正面
這張身為定位在中高階Z68主機板,主機板電容少不了一定採用全固態電容,整體用料部分符合高階產品等級,供電設計採用16 Phases Digi+ VRM(12 Phase CPU + 4Phases iGPU),MOS區加以散熱片抑制MOS負載時溫度,CPU端12V輸入使用8PIN,並提供5組風扇電源端子(3組PWM,2組小3PIN),主機板上提供4組SATA3(2組原生)、4組SATA2,此外整體配色採用黑藍配色相當具有高階產品質感。
主機板背面
主機板CPU底板使用金屬製防彎背板,MOS區採用強化背板加螺絲,另一則以固定彈簧扣具固定,PCH晶片組散熱器使用一般的彈簧式扣具。
主機板IO區
如圖,有1組Gb級網路、2組USB3.0、6組USB2.0、1組ESATA、光纖輸出及音效輸出端子,不過取消PS/2鍵盤滑鼠介面對某些使用者會有些不便,
顯示輸出部分,有HDMI、DVI及D-SUB各1組。
CPU附近用料
屬於16 Phases Digi+ VRM(12 Phase CPU + 4Phases iGPU)設計的電源供應配置,主機板電容採用全固態電容,MOS區也加上大面積波浪狀散熱片加強散熱,
CPU側 12V採用8PIN輸入及1組CPU PWM風扇端子。支援4DIMM的DDR3模組,電源採24PIN輸入。
主機板介面卡區
提供3組PCI-E 16X、2組PCI-E 1X、2組PCI,這樣配置對裝機使用者來說應該相當夠用,3組 PCI-E x16插槽採用海豚式卡榫,安裝固定顯示卡等長卡時還算穩固。
IO裝置區
提供提供4組SATA3(2組原生)、4組SATA2、USB裝置總共可擴充至14組,面板前置端子亦放置於本區。
另外也提供POWER開關、RESET開關及DEBUG燈號指示,相當貼心。
前置USB3.0訊號連接埠
MOS散熱器
PCH
採用Z68晶片組
PCB層數
採用6層板
p 主機板上控制晶片
顯示控制晶片
USB3.0晶片
晶片採用asmedia的USB3.0控制晶片
網路晶片
網路晶片採用INTEL 82579V控制晶片,提供Gb級的網路傳輸速度。
1394a控制晶片
採用VIA 6308P晶片
環控晶片
環控晶片採用NUVOTON製品,其下方為DEBUG燈,其右上方為TPU晶片。
音效晶片
控制晶片採用REALTEK ALC892。
前置USB3.0晶片
PCI控制晶片
採用asmedia祥碩科技晶片。
電源輸入控制晶片
SATA 6G控制晶片
採用Marvell 9172晶片提供額外2組之SATA 6G。
p 效能測試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2600K
RAM:Kingston Hyperx DDR3 2250 2GX2
MB:ASUS P8Z68-V PRO
VGA:AMD HD6790 1G
HD:Kingston SSDNOW+ 64G
POWER:Cooler Master Silent Pro Gold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空冷
作業系統:WIN7 X64
效能測試
CPU-Z的偵測、GPU-Z、CPU MARK、PI 1M、WPRIME效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MaxxPI&MaxxPI2M
MaxxMEM&MaxxMEM2M
MaxxMIPS2&MaxxFLOPS2
EVEREST記憶體頻寬
BLACK BOX2
HWiNFO
壓縮/解壓縮效能
3DMARK 01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3DMARK11
STREET FIGHTER4 Benchmark
MHF Benchmark
MHF Benchmark
BIO5 Benchmark
DX9
DX10
DEVIL MAY CRY4 Benchmark
DX9
DX10
Final Fantasy XIVBenchmark High
Final Fantasy XIVBenchmark LOW
HEAVEN BENCHMARK 2.1
異形戰場 Benchmark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Lost Planet 2 BenchmarkDX9 TESTA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DX9 TESTB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DX11 TESTA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DX11 TESTB 1920*1200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p 超頻效能測試
超頻至5G的效能
CPU-Z的偵測、GPU-Z、CPU MARK、PI 1M、WPRIME效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MaxxPI&MaxxPI2M
MaxxMEM&MaxxMEM2M
MaxxMIPS2&MaxxFLOPS2
EVEREST記憶體頻寬
HWiNFO
壓縮/解壓縮效能
3DMARK 01
3DMARK 06
1920*1200
19200*1200 8AA
3DMARK VANTAGE P模式
3DMARK11 P模式
X模式
STREET FIGHTER4 Benchmark 1920*1200
1920*1200 8AA
MHF Benchmark 1920*1200
MHF Benchmark絆 1920*1200
BIO5 Benchmark 1920*1200
DX9
DX9 1920*1200 8AA
DX10 Benchmark 1920*1200
DX10 1920*1200 8AA
DEVIL MAY CRY4 Benchmark 1920*1200
DX9
DX9 8AA
DEVIL MAY CRY4 Benchmark 1920*1200
DX10
DX10 8AA
Final Fantasy XIVBenchmark High
Final Fantasy XIVBenchmark Low
HEAVEN BENCHMARK 2.1
Tesselation Extreme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1920*1200 DX11
1920*1200 DX11 4AA
Lost Planet 2 BenchmarkDX9 TESTA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DX9 TESTB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DX11 TESTA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DX11 TESTB 1920*1200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Furmark Benchmark 1.90
DirectComputeBenchmark
COMPUTE MARK
p 搭配Intel HD3000內顯基本效能及內顯超頻測試
CPU-Z的偵測、GPU-Z、CPU MARK、PI 1M、WPRIME效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MaxxPI&MaxxPI2M
MaxxMEM&MaxxMEM2M
MaxxMIPS2&MaxxFLOPS2
EVEREST記憶體頻寬
HWiNFO
BLACKBOX2.2
壓縮/解壓縮效能
測試時採用ASUS新調教的8801版BIOS,效能比上前一版0221好上一些。
3DMARK 01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CPU超頻至5G及HD3000 GPU超頻至2000效能
3DMARK 01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可以看到超頻之後,新一代HD3000的效能已經可以比擬甚至超越中低階獨立顯卡。
p 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技術實測
Z68晶片組提供一項混合硬碟技術,名為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簡稱為SRT,中文名為智慧型儲存快取,主要來自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10.5版本,方有提供,其中一項功能就有如Seagate Momentus XT混合硬碟概念,Z68上的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可以讓使用者將傳統硬碟以及SSD混合使用,並且擁有三種模式,包括不混合、增強模式(Enhanced)以及最大化模式(Maximized)三種,其中增強模式(Enhanced)則是將常用資料同時寫入硬碟以及SSD,並且把SSD當成Cache,基本上就是把SSD當硬碟的快取使用與Seagate Momentus XT的原理相近,不過效果方面就如同Momentus XT,不會真的大幅提昇硬碟效能,只會提昇常用軟體的啟動速度,相當類似Vista上的Ready Boost。最大化模式(Maximized)模式,則是把SSD與傳統硬碟的容量混合,就沒有Cache的概念,並且自行判斷檔案類型,把系統檔案配置於SSD,而其他較少讀取的檔案則位在傳統硬碟。而這些技術有先天限制,首先是系統中只有一顆傳統硬碟,或是一組RAID模式的傳統硬碟(其中不能包含任何一顆SSD)就可以被這套技術加速,而也有31.5TB的容量限制,另外當加速用的SSD一定要連接在Z68原生的SATA插槽上。
技術實測
硬碟基本效能
新版Intel快速儲存系統介面
智慧型儲存快取頁面
啟用加速
選定加速的硬碟及SSD
SSD加速的有最小容量跟最大容量,既然當作快取,容量太大意義也不高,所以Intel除了有限制外,也計畫推出下列新聞的產品,讓使用者更能享用這個技術。
畢竟用大容量的SSD來當快取意義不大,直接用來當系統碟不是更為輕鬆省事,因SSD快取加速也是有限度的提升傳統硬碟的效能,倒不如直接享受SSD的效能。
Intel 311"Larsen Creek"小容量SSD
設定完成
增強模式(Enhanced)效能實測
對小檔的存取速度提升不少,連續傳輸就要看原本硬碟的效能。
之前搭配迅猛龍效能增益較小,這幾天改以Seagate 7200.9 160G實驗看增強模式(Enhanced)以及最大化模式(Maximized)效能的增益情形
硬碟基本效能
新版Intel快速儲存系統介面
智慧型儲存快取頁面
啟用加速
啟用增強模式(Enhanced)加速
啟用最大化模式(Maximized)加速
啟用增強模式(Enhanced)加速效能
啟用最大化模式(Maximized)加速效能
啟用增強模式(Enhanced)加速效能2
啟用最大化模式(Maximized)加速效能2
最大化模式(Maximized)效能增益較佳,但就軟體所提醒的使用上有其風險。
p Intel Quick Sync技術實測
LucidLogix公司的Hydra Engine之前可讓兩大廠AMD(原ATI)、NVIDIA的獨立顯示卡混插,針對Sandy Bridge的內建顯示功能也推出了軟體解決方案「Virtu GPU」,利用軟體虛擬出硬體層,讓Intel內顯Quick Sync技術與獨立顯示卡的運算能力同時並存。有點類似NVIDIA的Optimus或以前ATI的Hybrid Graphics顯示技術,以軟體管理切換內顯與獨顯功能,電源管理最佳化,該省電就用內建顯示,需要運算時又能啟動獨立顯卡加強繪圖效能。在虛擬硬體層讓兩種運算相容,不但可以用內顯的特殊技術(例如Intel Quick Sync)。
獨立顯卡轉檔
測試檔案為HD CLUB製作的101煙火錄影,為1080P MPEG2格式,流量40mbps,大小為2.15G。
啟用硬體加速編碼
轉檔中
啟用的硬體加速為AMD獨立顯卡。
轉檔完成
時間為2分51秒(171秒)。
啟用Virtu GPU技術使用Intel Quick Sync轉檔
測試檔案一樣為HD CLUB製作的101煙火錄影,為1080P MPEG2格式,流量40mbps,大小為2.15G。
啟用硬體加速編碼。
轉檔中
啟用的硬體加速為內顯的Intel Quick Sync技術。
轉檔完成
時間為55秒,與前面的171秒相較,需要的時間僅需要原本的32%,可說是快上不少。
小結:
這張Z68主打是中高階市場,整體來說跟功能相當完整,這張P8Z68-V PRO主打是喜歡高效能及使用Intel內建顯示功能之消費族群,整體來說功能相當完整,除了具有原生Z68 SATA6G及RAID功能外,效能也表現的相當不錯,除了內建一般使用者需求的裝置以外,也提供3組PCI-E 16X插槽給使用者選擇裝置其最需求的PCI-E裝置,組成多卡繪圖組合(如CF及SLI),另外2組PCI-E 1X及2組PCI擴充性也不錯,如顯示卡、音效卡、低階陣列卡等,另使用者常需要的AI SUITE II監控軟體及線上更新BIOS的軟體原廠也提供好用的軟體,提升產品價值,因這張主機板讓喜歡追求穩定耐用的使用者對新1155的平台組建,是蠻不錯的選擇,畢竟1155腳位CPU上市初期入門價位不低,也無法立即完全取代1156的市場,加上Z68定位高於P67,所以主機板價位目前不算便宜目前看到大約多要5K起跳(這張接近8K),所以多少會影響新裝機者的預算及需求考量,以上提供給有意購買的使用者參考。
D-Sub 可用 DVI 轉..其實可以拿掉..換成其他的接頭比較實際 !! 突然想起來..
1394的接頭 ?? 要另外接線 ?! 這款挺不錯的..有輸出介面可以玩Virtu技術
不知這是幾層板的
期待正式發布囉:kiss:... 看看有無microATX或mini-ITX的Z68
期待中:time:... D-Sub 可用 DVI 轉..其實可以拿掉..換成其他的接頭比較實際 !!
author 發表於 2011-4-30 00:56 https://www.xfaste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內建顯示主機板上的DVI大多是DVI-D,沒辦法轉成D-SUB的!! 突然想起來..
1394的接頭 ?? 要另外接線 ?!
author 發表於 2011-4-30 00:58 https://www.xfaste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反正用的人不多吧,要的就自己來囉!!
反正原廠有做內接頭。 這款挺不錯的..有輸出介面可以玩Virtu技術
不知這是幾層板的
期待正式發布囉 ...
xfayu 發表於 2011-4-30 01:02 https://www.xfaste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目前在架上,所以看不到,之後拆下來的時候再確認一下囉!! 看看有無microATX或mini-ITX的Z68
期待中
xfayu 發表於 2011-4-30 01:03 https://www.xfaste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個人也蠻期待mini-ITX的Z68。 內建顯示主機板上的DVI大多是DVI-D,沒辦法轉成D-SUB的!!
wingphoenix 發表於 2011-4-30 01:06 https://www.xfaste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這我倒是沒有注意到..
因為外接顯卡幾乎都會附一個轉接頭..
我應該已經有4~5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