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insb 發表於 2010-11-25 00:47:25

走出醫療領域的FirePro 3D 10-bit色深顯示

看得出來下面兩張照片有什麼差異嗎?
(如看不到,請重新整理,圖不多應該可以全部Load完)


https://lh5.ggpht.com/_T6-F8nzjuKw/TOneanKdVeI/AAAAAAAADC8/oPsZpiGOMzw/10B_12.JPG
































































這是用相機拍攝Photoshop CS4的一張漸層灰色圖片,呈現深淺不同的灰階色彩變化,兩張照片的差異在於10bit顯色能力的有無。我們可以發現第一張照片當中呈現灰色條狀,這不是檢驗顯示器用的畫面,而是當系統顯示顏色的能力受到限制時,我們所看到的畫面就會呈現出這種樣子。第二張照片的色階變化則相當平順和緩,因為這是使用完整的10bit顯示方案,才能夠讓檔案裡的色彩資訊完整呈現,畫面當中的色彩變化如此平順。

一直以來10bit的色深顯示最大宗的應用是在醫療領域,偶爾我們可以在醫院的檢驗科或急診室看到一部巨大的螢幕播放X光片影像,這種醫療用的顯示器能夠將細微的變化呈現出來,如此才能符合判讀醫療影像的精細需求,因為任何細節的遺漏,都可能為醫療影像的判讀帶來不可預期的結果。不過隨著顯示技術的精進,這個平常難得看到的技術也以比較平易近人的姿態出現在我們眼前。

通常顯示環境的限制會造成我們所看到的影像和原始檔案不一致的情形。就像最前面兩張圖,他是一張由深至淺漸變的圖片,當我們使用正確的設備和環境來觀看這個圖片時,我們就能夠得到這張圖片所帶有的所有色彩訊息,如果設備和環境無法滿足呈現這張圖片所需要的條件時,我們所接收到的可能就是不完整甚至是錯誤的訊息了。這和顯示色彩的處理方式有關,當設備的色彩顯示能力低於所要顯示的圖片時(也就是說圖片要的顏色,顯示設備無法提供),此時有兩種常見的處理方式。第一個就是很簡單的把本來的顏色用最相近的顏色去顯示,於是許多變化較小的細節就會消失,統統都變成一種顏色了,這就是所謂的「色帶(Banding)」。第二種則是叫做「抖色(Dithering)」,也就是以相近的顏色小點,用不同的密度排列,利用人類視覺的特性來達到顏色變化的效果,這樣的方式可以讓顏色變化的趨勢和原始的圖片相近,但是細節的變化部份反而會讓人搞不清楚是原始資料還是抖色處理過的結果了。

我們以醫療影像的X光片來模擬舉例說明,第一張是原始的圖片(其實已經失真了),所有的顏色變化都相當的平順
https://lh6.ggpht.com/_T6-F8nzjuKw/TOxznJQtc3I/AAAAAAAADD0/r2_3cDheMx0/Thoracic01.JPG

這張就是直接將原始顏色以相近的顏色直接取代顯示的結果
https://lh6.ggpht.com/_T6-F8nzjuKw/TOxzojHrLfI/AAAAAAAADD8/jD2wW9svbxQ/Thoracic032B.gif

這張看起來和原圖相近,可是細節部份則付之闕如
https://lh3.ggpht.com/_T6-F8nzjuKw/TOxznx7f0BI/AAAAAAAADD4/vgvF7DJ_2uQ/Thoracic032D.gif

試想若我們照了X光,然後醫生用這樣的設備來判讀影像的結果會是...


再來看看設計用途會有什麼狀況
這是原始的圖檔
https://lh4.ggpht.com/_T6-F8nzjuKw/TOxzTmXtX0I/AAAAAAAADDs/QZzay_j-okg/SCCN.PNG

一樣是斷層色帶的狀況
https://lh5.ggpht.com/_T6-F8nzjuKw/TOxzUOlkdxI/AAAAAAAADDw/WgSpwE9TqFk/SCCB.PNG

用抖色的方式來呈現
https://lh3.ggpht.com/_T6-F8nzjuKw/TOxzSq0otrI/AAAAAAAADDo/6BYJsCiDKjE/SCCD.PNG


在醫療領域裡面,有一個行之有年的PACS來規範醫療影像的所有相關協定,而且在符合規範的相關設備當中,也只要透過DVI就能夠傳輸10bit的gray scale圖像。可是在一般領域當中並沒有相關的規範來制定這樣的規格,也可以說是人命關天吧,所以醫療領域的發展總是比較高端。雖然顯卡的核心已經支援10bit很久了,也可以透過DVI來輸出10bit,但在DisplayPort的規格確定能支援10bit色深顯示之後,10bit的顯示需求才又再度的浮上檯面。

那麼除了醫療領域之外,要用什麼方式來得到10bit的顯示輸出呢。PACS對於醫療影像的檔案格式、設備和軟體都有著詳盡的規範,如此才能一條編的讓所有的軟硬體都溝通無礙。所以一樣的,要得到10bit的顯示輸出就必需要軟硬體全面的搭配才行。軟體部份自從Photoshop CS4推出以來,Adobe就把GPU加速的功能納入其中,大家可能比較知道的就是透過OpenGL的硬體加速來實現放大縮小旋轉的即時效果,不過同時也因為OpenGL的緣故,10bit的顯示功能也藉由OpenGL的方式帶進了Photoshop當中。在硬體的部份,其實DisplayPort只是一個介面,它只單單提供一條馬路而已,關鍵的還是桌上的顯示器。顯示器除了面板要有充足的顯色能力之外,背後的驅動電路也要支援足夠的色彩空間,不然就會被最低的標準限制住了,不過還好的是顯示器只要找一家買就好了,不用自己兜。最後則是顯示卡,支援10bit處理能力的顯卡從DVI到DisplayPort都支援10bit,也意味著全數位的時代已經不遠了。

Photoshop CS4開啟GPU加速後10bit顯示的畫面
https://lh3.ggpht.com/_T6-F8nzjuKw/TOneZ31SzjI/AAAAAAAADC4/NQkFPsFjnoE/10B_13.JPG

DisplayPort顯示輸出
https://lh4.ggpht.com/_T6-F8nzjuKw/TOneX5KHzlI/AAAAAAAADCw/S6OwBwjQONM/10B_01.JPG

支援DisplayPort顯示輸入以及10bit色彩的顯示器
https://lh3.ggpht.com/_T6-F8nzjuKw/TOnecxx2WLI/AAAAAAAADDI/Uu2fSbmuIm8/10B_02.JPG

FirePro 3D全系列都支援10bit色深顯示,而我們這次所用的就是FirePro 3D的入門卡V4800,同樣的只要透過DisplayPort,就能夠輸出10bit的色彩。
https://lh3.ggpht.com/_T6-F8nzjuKw/TOneZB7h7SI/AAAAAAAADC0/MPK1DMy9D7g/10B_03.JPG

雖然支援10bit顯示的功能在目前的市場上需求不多,但利用數位方式生產內容越來越多的今天,大眾娛樂和消費市場當中,我們很難再看到一件作品完完全全都是利用傳統方式作為創作手法的了。推陳出新的眾多工具,也讓創意工作者能夠更不受限制的盡情發揮。而除了提供更好的工具之外,這樣的技術也讓大家能夠欣賞到更加細膩的作品呈現。

除了平面設計領域之外,其實非線性剪輯在製作過程當中也早就已經導入了10bit的處理模式,只是以這樣的產業來說,設備成本相對的是比較充裕,早就有10bit只是剛好而已(誤)。隨著平面設計領域的導入,相信很快的就會進入到各位的桌上,到時候人人都可以在家看X--------MAN了(無誤)。

a1u1usul3 發表於 2010-11-25 18:00:28

看起來差異很大

不過實際運用好似不多?
看的檔案也用10bit記錄才行?

author 發表於 2010-11-26 00:58:40

這一類的卡..
貴到不行..

ken9028 發表於 2010-12-2 00:06:00

除了卡外,螢幕也很重要吧?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出醫療領域的FirePro 3D 10-bit色深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