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電競選手的親自操刀設計,打電動而生的ZOWIE EC1&EC2試用報告
我想應該沒有人在小時候填寫我的志願時寫下:”我長大一定要成為電動高手”的吧?如果有,我相信這個人的童年一定會過得很不愉快。忘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打電動這個365行外的行業,也有了正式的名稱,我們稱它叫做”電競”(eSPORT);電競顧名思義就是電子競技,雖然這個活動講白了就是打電動,可是它也是屬於體育競賽的一環,你的手腦在競技的當下,運動量可是不輸給跑操場3千公尺吧。
電競是什麼?媽說打電動的小孩沒有出息是真的嗎?
我想應該沒有人在小時候填寫我的志願時寫下:”我長大一定要成為電動高手”的吧?如果有,我相信這個人的童年一定會過得很不愉快。忘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打電動這個365行外的行業,也有了正式的名稱,我們稱它叫做”電競”(eSPORT);電競顧名思義就是電子競技,雖然這個活動講白了就是打電動,可是它也是屬於體育競賽的一環,你的手腦在競技的當下,運動量可是不輸給跑操場3千公尺吧。
電動遊戲設計師應該是個電動玩家們都稱羨的職業,因為它結合了興趣與專業,有高收入又有開創性。那麼電競呢?這是個全新的項目,兩年前開始,台灣電子競技聯盟成立,讓所有愛打電動的年輕人找到了一個合法又合理的正式管道,有高額的競賽獎金,廠商的贊助、出國與其他先進國家的高手一試高下的機會,成為真正職業的選手,就好比職棒、職籃、高爾夫等等,於是打電動不只是浪費金錢時間的事情,能靠著自己的興趣也可以有不輸上班族的收入了。小弟有幸從很早以前就認識其中的一位電競高手,現在雖已退居幕後擔任教練以及電競賽事賽評的工作,但其實看著他為推廣電競而付出的精神跟努力,我們實在不該用”打電動的小孩沒出息”的思維來看待這個活動了。
電競選手三轉後也能當PM
而這位則是來自瑞典的傳奇CS大帝-HEATON,這個人的豐功偉業可說是無人能敵,也讓他成為電競世界裡面具有猶如NBA球員JORDAN般的明星風采。
人家說術業有專攻,這些電競高手攜帶的產品多是廠商贊助,像是最重要的滑鼠、鼠墊、鍵盤。不過很多周邊設計廠商的產品經理都並非是職業電競選手,因此做出來的產品是不是真的能符合這些選手的需要,個人覺得多少還是有些疑問在,因此直接去徵詢像HEATON、SPWAN這類高手的意見就相當的重要,不過今天要介紹的這個ZOWIE EC1&EC2,可說是一隻從頭到腳都由電競選手設計打造的第一隻專業電競滑鼠,這其中產品催生之父,上面介紹的這兩位高手可說功不可沒。一般的產品經理也許很會做產品,但並不了解競賽中的選手真正要的是甚麼?這次不同了,這支EC1&EC2可是由HEATON親自操刀設計,目的就是要做一個集合所有的電競優點而成的專業產品。
No more excuses. It's up to you now!
EC1&EC2,這兩隻滑鼠的設計幾乎是HEATON的10年電競精華而成,HEATON在產品頁面中說明,他這十年來每天都想要設計一隻專屬於電競選手的滑鼠,如同小標題寫的,不再有藉口,剩下的問題只在自己身上。
我們先來觀賞EC1,HEATON說過,這滑鼠不會有甚麼超高DPI,也不會有甚麼雷射幾顆頭,也不有多顆讓你完全用不到又會卡手的快捷鍵,一切以實用為導向。因此盒裝也自然不會華麗到哪去。
EC1&EC2基本上同樣的產品,最大的不同是在於尺寸上有所差別,想知道自己能否一手掌握,外包裝就可以讓你先試握一下。
“做一隻專屬電競的滑鼠”這個夢想在HEATON名利雙收的今天,總算實現了,其實我想這支滑鼠就算直接叫做HEATON SERIES應該也沒有人有意見吧。
EC2的Sample則是白色式樣,目前兩款都有黑白兩色可選,白色小隻的EC2,市場應該是給女性朋友以及掌型偏小的男性為主。
這兩隻滑鼠除了尺寸以外,在外觀上最大的差異就是外殼的材質,EC1/EC2黑色是消光黑的橡膠止滑材質,EC1/EC2白色皆為鋼琴亮面烤漆,在握持感覺上面會有些微的不同,黑色比較適合手部出汗量小的人,因為能利用表面止滑層增加與手部掌型的密合度,減少滑鼠飛走的問題。白色的亮面適合手汗較多的人,汗垢即使在堆積在滑鼠外層也比較容易清潔。
EC1/EC2都是屬於右手人體工學的滑鼠,造型上很類似ZOWIE前一隻IO,整隻滑鼠只有左側兩顆快捷鍵,其它都與標準滑鼠相同,相較於很多廠商甚至快要把九宮格鍵給塞入左側這個小小的空間內,HEATON有他的設計堅持在,畢竟那麼多鍵擠在那麼小的相對位置實在是大大增加了誤觸的機率。
所謂人體工學就是這樣子的不對等弧型,讓右手的掌心可以服貼,具有支撐掌心的效果,減少長久持握下的肌肉痠痛問題。
側面的弧形,與EC1相比,EC2所縮減的5%體積,是從滑鼠的尾部算起。
正面的滾輪也有很大的技術更新,相對以往傳統機械式滾輪用久了容易因為機械齒輪老化而誤觸滾輪或者是無法指到正確轉度,甚至自滾,EC1/EC2的滾輪採用了突破性的光學的機構設計,它的內滾筒具有15個位置,而偵測當前滾輪轉動位置的則用光學來感應,大大增加了滾輪的可靠度與精確度,滾輪的手感也與之前用過的各種滑鼠完全不一樣,就好比一台改裝過避震器的車,需要慢慢適應那種避震回饋的感覺。當你慢慢滾動它就能發現這個全新設計的機構精準度相當高,主要設計動機就是因為CS快速換槍的快捷鍵就是滾輪上下滾動。而有了這樣全新的設計難怪ZOWIE保證這個滾輪絕對有五年以上的壽命。
EC1/EC2並不像是其他廠商的產品一昧追求最新雷射頭技術或者是超高DPI值,這個問題就好像是數位相機的畫素一直在往上提升,可是真正實用的畫素其實也只要600萬就足夠。所以EC1/EC2的DPI值最高達到2000DPI,它採用硬體切換設計,分別是500DPI、1000DPI、2000DPI三種,切換開關設計在底部。EC1/EC2選擇光學以避免雷射頭挑鼠墊而且會發生滑鼠跟不上選手在畫面中轉頭的速度問題。而上下兩片大面積的鐵弗龍鼠貼,也解決了以往產品四個小鼠貼不平均的問題,這一點跟EC1/EC2另外一個重點息息相關。
很多滑鼠都需要外加程式來達到提升回報速率的速度,不過EC1/EC2是第一隻不需驅動就可以有1000Hz的頻率讓所有的控制動作可以更細緻順暢,千萬不要覺得看到線就好像很落伍的樣子,那代表你只是個電競外行(雖然小弟也是)。事實上,有很多的選手寧願選擇可靠度更佳的PS/2界面而非USB,選擇有線傳輸而非什麼藍芽、無線電訊號,全部的原因都只是要讓指令能夠正確無誤的傳達,因此EC1/EC2雖選用了方便的USB界面,但透過晶片能力的更新而把以往為選手詬病的125Hz回報速率做相當大的改進。
實際的握感上,對於小弟這種手掌比較大的人來說,EC1的完全服貼掌心肉的人體工學真的是剛剛好。
在按鍵觸感方面,雖然沒有櫻桃牌機械軸鍵盤那麼大的區別性,不過EC1/EC2的按鍵微動也同樣是歐姆龍的產品,換句話說,摳下板機的回饋反應應該與多數滑鼠其實是差不多的。
EC2小弟來握持就覺得比較小隻,掌心肉無法獲得舒服的支撐感,腕部也要整個依賴在鼠墊上,如此的姿勢非常不利久持。
飛行高度僅1.5mm
也許一般人對於滑鼠離開鼠墊之後在放下的游標即使跑位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對分秒必爭,你死我活的FPS電競世界中,這一秒的游標位移就足以要了你的命。HEATON在這次的設計訪談中特別提到,EC1的滑鼠工作高度是被設計在最理想的一個高度,由於考慮到CS比賽中選手常常用的一個華麗動作,也就是甩槍,在遊戲中甩的是槍,現實中甩的是鼠,因此這個一甩下去是不是還能維持在原來的準星範圍內,就是一個考慮的大前提,因此將滑鼠提高1.5mm後,你會發現你的鼠標乖乖的躺在原地不會亂動,而你的右手就可以進行這高超華麗又迅速的甩槍動作,當你放下滑鼠的時候,也正是敵人躺下的時候。HEATON認為,即使EC1不是離地工作高度最低的滑鼠,但是為了兼顧大面積的鐵弗龍鼠貼的高度,因此1.5mm是最理想的。
在這一切都以實用為設計出發點的滑鼠身上,隨著DPI值而改變的LED顏色應該稱的上是唯一的外觀特效了,以三種DPI值為基礎,利用紅色與藍色兩種LED來調配出三種顏色,這是500DPI的,辨識度極高,也不會像電子花車一樣亂閃。
1000DPI則由紅藍色配合成了紫色光。
2000DPI的時候則是藍光。
在經過滑鼠頻率的測試軟體掃描下,平均回報速率也有924Hz的水準,很接近1000Hz。
在畫直線的能力上,我想EC1/EC2所表現出來的是絕對的穩定性,我把EC1調到500DPI,開啟小畫家後在上面可以很輕鬆的畫出我想要的直線,反觀我另外一隻RAZER的ABYSSUS,即使開到最低DPI,集中精神甚至閉氣來畫線,也不能像EC1一般的輕鬆。
我並不是個擅長FPS遊戲的人,勉強說的過去的也只有CS1.6而已,這前提就是在不會頭暈的情況之下,其他的FPS不管什麼只要玩下去就會暈。CS裡面有個基本技巧叫做”壓槍”,特別是AK47這種後座力強大的槍枝更為需要,滑鼠的穩定性在壓槍測試下就很重要了,以個人的感受來說,EC1有種非常非常穩定且細膩的操控感,因此對於稍微將滑鼠下拉壓槍的動作來說,能夠控制的很精準,讓AK47變成一把不再只是看到黑影就開槍、拼運氣的好槍。
這隻滑鼠就是為了打電動而生的!!
就像專業設計師手中為了繪圖而生的滑鼠一般,這隻滑鼠其實在一般辦公室作業環境下會變得很沒有特色,甚至移動速度無法與那些高DPI的相比,當然這是在什麼選項都沒調整的情況下,不過場景一換到FPS遊戲之中,除了驚嘆它鼠標的穩定度與安定性,你更可以安心放手去練習以往可能難以達成的超高技巧,就像HEATON所說的,這隻滑鼠是專為FPS電競而生,如果你本身已經是換過無數滑鼠的達人,再用過這一隻EC1/EC2以後,你就會更明白HEATON設計的理念正是自己心目中尋尋覓覓的伯樂。最後,我覺得ZOWIE甚至可以在外包裝上更具侵略性一點,貼上”電競專用”的標語也不會誇大。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