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恐慌?台灣其實沒生那麼少
少子恐慌?台灣其實沒生那麼少更新日期:2010/07/23 15:55 文/林明仁
總生育率降至全球最低的1.03與每年新生兒人數直直落的 「少子化危機」,讓有識之士憂心忡忡,認為台灣未來「連麥當勞都是老人」,有「亡國滅種」之虞。衛生署長楊志良也語重心長的指出:「以後很多老人可能無人奉養;青壯年因經濟壓力大,自殺率升高」、「這是個悲慘的社會」。
【 誤解了指標計算的方法,所以看到了可怕的未來? 】
然而,在解讀統計數字的時候,除了要理解指標如何建構,也應搭配造成數字改變的社會變遷因素,以免造成誤解。一般使用的總生育率,是以年為基準計算的:2009年的總生育率1.03,是將該年各年齡層婦女生育總數加總計算而成的 “代表性婦女的生育率”。也就是說,這個2009年的代表性婦女,是由當年19歲的小媽媽、25歲的辣媽以及35歲的職業婦女,各自貢獻一點點所「同年跨代」加總起來的。 一旦女性的生育步調突然改變,那麼這樣的計算方式,將會使生育率會在短期內產生劇烈的改變。舉例來說,假設某國所有女性皆只在18歲時生一個小孩,那該國的總生育率就是1,而且都是由當年18歲的女性所貢獻。但如果現在每個女生都得要念完大學再工作共8年,才會生一個小孩,那從今年開始,該國會有8年的時間,總生育是零!但有趣的是,該國每個女性一輩子還是生一個小孩,只是時間點改變了而已!
【 高等教育造成「生育率失落的十年」】
台灣自1990年代初期起,由於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大幅增加,導致婚姻與生育的時間被延遲,這樣劇烈的生育步調改變,自然也就「過度反應」在總生育率的大幅下滑上:當前一世代的生育主力是20到30歲的女性,而這一世代女性卻得等到30幾歲才開始生育時,此時「老的已經生了,年輕的卻補不上來」,「生育率失落的十年」的現象,於焉產生!以現在50到55歲的世代為例,他們一輩子平均生2.39個小孩,而生育的高峰期則在19到29歲;而對現在35到40歲的世代,她們的生育高峰雖然在30歲以上,但是這群人15¬到39歲(可看成是已完成生育史的一群)的平均生育總數,也還有1.62人,遠高於我們看到的2009年1.03。(詳細計算可參考台大經濟系駱明慶教授所著 “總生育率下降的表象與實際”) 。
不過由於年齡與生育能力呈反比,再加上婦女本身的人力資本越高,養育兒女的機會成本也就越高,我們也沒有理由相信,等改變的過程完成,生育率就會回升到2。有人口學家研究顯示,當生育步調改變完成後,台灣的生育率大概會落在1.5左右,雖然仍不理想,但比起1.03 高出許多。因此人口老化的現象,並不似表面上亡國滅種般急迫。不過當然此一過程產生的調整成本,仍然是值得研究的。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