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巨大貓頭鷹@@”,NOTCUA NH-D14雙風扇散熱器測試介紹
來自奧地利的NOTCUA(貓頭鷹)CPU散熱器產品系列向來予人精品般的質感而取勝,在試過了12公分雙風扇的NH-U12P之後,對於他們家的產品細膩的作工還真的頗念念不忘,不論是散熱鰭片、風扇都很有質感。而這次小弟又收到了他們家最新的14公分NH-D14超大Cooler,可說是除了CM的V10以外我親眼看過最大顆的CPU散熱器了。在設計上,貓頭鷹以原本的單塔雙風扇為雛形,把它變成了雙塔雙風扇的設計,因此不論體積、重量都堪稱是隻”巨鷹”。
光盒裝就快大的跟我的千瓦電源供應器一樣了,而且非常的沉重。
LOGO寫的是”奧地利設計”。
不過產地是在”台灣”。
開箱囉,它是直接安裝好風扇然後固定在盒子內,還特別包了兩層盒裝,怕運送時的震動傷及本體,所以整個盒裝才會這麼大咖。
其實除了雙塔以外,這兩個風扇並不算是新產品,它們都已經上市一段時間了,而這14配12看似不協調不對稱的搭配法,在貓頭鷹設計團隊的巧思下看起來也感覺不到什麼突兀的地方,巧妙的把一圓一方的風扇處裡的剛剛好。
配件部分也並不複雜,能涵蓋INTEL三個架構的不同Socket與AMD的Socket,竟然只要兩包底座配件就搞定,另外一包則是改變風扇轉速的3P電源線。這次對於INTEL的平台部份,貓頭鷹設計了一個名為” SecuFirm2™”的固定底板,就靠這個設計就能在775、1156、1366三個架構上一魚三吃,等等會詳細介紹。
說明書也區分INTEL與AMD兩本小冊子。
維持一貫的貓頭鷹風格,銅底座不論在鍍鎳、表面平滑度的加工水準都很高。
六根6mm的銅導管是這次雙塔的特色之一。
頂部銅管的鍍鎳一樣不馬虎,細節也處裡的很好,銅管氧化的速度會減緩很多。看到這個雙風流風扇,腦中閃過一絲念頭,如果是裸測使用的話,搞不好可以再加一顆風扇變三風流(驚!!)。
這次的風扇固定方式也有很大的改進,這些扣具是固定在風扇上面,只要像是扣扣子一般的簡單往鰭片一壓就扣上了。
像是開門一般的,扣具設計有一定角度的開啟轉折,這點是很方便做風扇更換,在固定扣具鐵絲的部份也採用吸震橡膠墊避免共振。
脫下風扇後,在散熱器本體的部分還有四根夾在溝槽內的乳白色橡膠做吸震處理,這一點設計又比之前的散熱器跟進步了,即使你不是用這個貓頭鷹風扇,它牌的風扇上去一樣可以享用吸震效果。
這個像是火腿被夾在三明治中央的NF-P14風扇,原本算是改裝部品,跟原本你用的CPU風扇對調後使用,不過這次貓頭鷹把它給變成了NF-D14的標準部品,加上NF-P12這個標準風扇。以改裝喜美引擎來譬喻的話,就好比B20B的上座加上B16A的下座一樣的異種混合(B20B是CR-V上面的引擎,與代號B16A用在CIVIC上面不同)
個人最欣賞的另外一個部份就屬貓頭鷹塔型散熱器本體的散熱鰭片品質了,鰭片本身比一般散熱器要厚,不容易折損,而且片與片之間的寬度都抓的很好,在扣上風扇的時候,只要風扇兩邊抓好等高度一下就扣上去了。雙塔各有六根銅管分散CPU的熱源來達到更快速散熱的效果。
For INTEL的扣具方面,它採用了一個混合對稱的設計,來滿足三個世代架構的不同性,分為A、B、C三個腳位,其中最外圍的就是A也就是LGA1366,X58的專用腳位。中間的B則是LGA1156,P55的專用腳位,C就是LGA775,X48/P45以下的腳位。如此只要設計一個螺絲具有固定功能就可以一個扣具三吃了。
孔位看似不明顯實際上的確有差異,鎖孔對好後螺絲柱並不會亂跑。
它的扣具構思就是先鎖好主機板部分,再來只需要簡單的鎖上CPU扣具即可。這個底部六角型的螺絲柱就是當你確認好要鎖ABC三個其中之一後不會亂跑的原因。
由於LGA1366與LGA1156兩個腳位,INTEL有多設計了一個鐵蓋部分,所以在安裝以上兩種腳位時,必須要把中間這塊軟墊拿起,LGA775則不用。
這是今天的DEMO平台,GIGABYTE的P55-UD5主機板配上INTEL I7-870這顆目前LGA1156最高檔的I7 CPU,說是這樣說,不過他與I7-920等相比,TDP就少掉了35W,應該可以壓制住4G以上的熱力沒問題。
實際來秤個重量吧,忘記它是超過1KG的巨鷹,所以這個小小的1000g重量計超載了。
本體拆下兩顆風扇後的重量約為916.3g。
NF-P12的重量約是163.3g。
NF-P14則是159.8g,這樣三者加起來等於1239.4g,也就是1.2kg,真的滿誇張的。
安裝方式是先把底座螺絲柱穿過B孔(我是LGA1156)。
從底下看來是這樣子。
然後再套上四個黑色硬橡膠墊,這個高度都有抓好了,剛好就是比固態電容高一些些。
在套上這個一樣是三用的散熱器底座扣具。
確認都有鎖入B孔後就可以上緊了,這裡有兩個方向可以安裝散熱器,一種是像我這樣,風向會往右側排出。
這樣的好處就是比較不會檔到記憶體安裝,不過缺點是跟普遍機殼內通風方向不一樣。
另外一種就是風向朝後方,也就是一般機殼會安裝的方向,這裡的話要換記憶體就可能要打開風扇的一邊來更換,好處是可以順帶吸走記憶體的熱源。
安裝好之後的樣子,真的滿壯觀的。
裝上記憶體,不過要是有那種恨天高型記憶體散熱片的朋友可能就無法安裝了。
裝上PCIE Slot看看會不會檔到顯示卡。
剛剛好,還可以順便吸走4890超燙的供電模組熱力。
散熱膏就使用它附上的NT-H1,這隻的係數是2,49 g/cm³,原廠建議的壽命值在CPU上使用可以連續三年不更換。
開機了,就NF-P12以及P14而言我是使用原本的轉速電源線,其他低轉速的暫時先不測。
進來BIOS看一下,嗯嗯,CPU溫度22度是怎樣,真是有夠涼爽的。這是全部預設值下的BIOS溫度,等等進系統後還會不同。
作業系統:Windows 7 Ultimate 32bit,全部AUTO關閉TURBO BOOST、EIST等設定,僅留下HT全開,四個核心進系統約10分鍾的溫度是30/31/30/29,溫度還滿平均的。我將使用PRIME95來做燒機測試,這程式的確是100%在壓榨CPU,所以上次測I7-920超頻到4G的時候沒有一顆空冷的散熱器可以撐過。
預設值全速運轉約30分鍾的四個核心溫度是53/52/51/52,的確很涼爽,INTEL降低了35WTDP也有差別。
接下來是關機等待約一個小時(剛好用另外一台電腦打三場隨機H副本)讓系統完全冷卻後,接著是手動超頻4G的設定,我設定BCLK=180Mhz乘以22倍頻等於3.96G,電壓1.39v。記憶體則是DDR3-1800,2:10的除頻比例來跑。這時進系統的四個核心待機溫度是34/32/33/32,比之預設值的待機溫度平均升高4度,其實差異並不大,也證明這顆散熱器很夠力。
4G下的Full loading半小時後,四個核心溫度是74/75/72/74,核心溫度落差並不大,證明底座與CPU頂蓋的接觸面是很平整的。
以上是雙風扇的結果,不禁令人好奇如果是單風扇能不能也壓的住呢?所以我取下NF-P12,只留NF-P14來同樣測試一遍。
單NF-P14風扇的情況下,系統預設值的四個核心待機溫度是30/27/29/28反而還比雙風扇低溫,猜測是因為4890的熱力被吸進來的關係,其實這也在預料中的事情,因為能幫助降低顯卡熱度也是件好事。
單風扇預設值的Full loading,果然比預想的溫度要低,四個核心溫度分別是51/50/49/49。
單風扇情況下以同樣的設定超到4G,待機溫度四個核心分別是35/34/34/34,除去顯示卡熱度影響後果然更平均了。
單風扇4G的Full loading之後四個核心溫度是77/78/75/76,在這邊就可以感覺到單風扇稍嫌不夠了,
拔起散熱器來看一下散熱膏分布情況,我知道我有點塗太多了,不過這些過多的散熱膏在這個重量以及扣具良好的下壓力之下都被排出到旁邊,只留下中間一片與CPU上蓋接觸的薄面,這除了證明這散熱器的下壓力夠外也同時說明它底部的平面真的頗為均勻。
強悍的雙塔雙風扇巨鷹
雙塔有沒有必要性?我想測試的結果也滿清楚的,兩邊六根熱導管不交叉的情況下,能夠使得CPU四核散熱更為平均的傳導到鰭片上讓風流帶走,而平整的底座加上設計良好的扣具下壓力,貓頭鷹的產品工藝質感是他牌比較望其項背的地方。真要說什麼缺點的話,大概就是它的尺寸很驚人,重量也屬於公斤級,一般消費者可能會為了安裝時會不會卡住其他機殼的裝置而傷神。
在查詢過虛擬通路的售價大約是2.8k左右,這價格也的確是一貫的貓頭鷹高水準,雖然比其他廠牌價位要高一些些。但是我個人覺得非常的值得,它是目前貓頭鷹裡面最強的一顆散熱器。
光是送的兩顆風扇就不少錢了!!
還有那張4890殼好閃亮XD... 好雄壯威武的散熱器!!!
可是體積...重量真的是讓人>"< 這個不錯...幾多錢來 超屌的散熱器體積大重量也大 好是好,不過如果不能轉方向,在機殼裡面可能長久下來會蓄積熱量,反而使所有元件增高溫度吧
不知道跟以往的散熱帝王比起來,效果有沒有比較好了? 很重很暴力的东东。。偶滴主板撑不住。。 細節的造工是國內散熱器無法比美的 大大買給我顯示卡XDDD
我好不要臉= =" 質感很棒的散熱器 ,效果也是一流xd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