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評價習近平》:小布爾喬亞的無病呻吟
近期,《客觀評價習近平》席卷海內外網站,吸引了大量眼球關註。然而,作為一個普通網民,筆者並不好奇這篇洋洋灑灑的四萬字文出自何手,也不關心通篇文章前後風格不一致而被懷疑非一人執筆,而文章出現在2022年中共權力換屆之年,其背後的政治目的卻不言而喻。筆者在此只想從「客觀」來評價「方舟與中國」的《客觀評價習近平》是否真的客觀。「客觀」一詞在中文的定義是:在意識之外,不依賴主觀意識而存在的;解釋,並按照事物的本來面目去考察,不加個人偏見的。本篇文章以罕見嚴厲的口吻批評習近平的性格、用人,以及在內政外交方面的諸多錯誤,但卻被網民評論有很多槽點。因文章太長減低可讀性,並且一些觀點反復出現顯得尤其累贅,到底有多主觀,筆者隨意摘選列舉一二。
比如文章的作者說「由習近平的內政思路可以看出,他是個敢於破壞既有秩序的人。在上臺的這幾年間,他的見解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尤其是他看到中國對西方的依賴,已然成為了內政上的阻礙;這讓他相信「政治獨立」才是自己的出路,中國必須在一定程度上與西方分立。」筆者想說的是,先進且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思想以及對人民、對國家、對社會、對人類有益的事情被認為的破壞既有秩序?難道西方世界在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烏克蘭、利比亞那些地方所作所為導致的國家滅亡、社會分裂、戰爭不斷、家園破敗、生存困難的等問題是維護了既有秩序?什麽秩序?不服就打的秩序?西方高高在上的秩序?中國要富強獨立,民族要振興,經濟要發展,就必然觸及國際社會現有的美國獨霸的秩序,就必然觸及西方世界資本財閥的政治經濟利益,就必然要觸及西方說了算、不服就滅國就製裁的秩序。
再比如文章的作者說:「資本主義席卷後的中國,已經留下了一片經濟殘局;中國跟隨西方奉行凱恩斯主義,二十年間不斷地投資和發債,而這種模式現今已經面臨瓶頸;財政刺激的效用正在縮小,投資收益在變低,而資產泡沫卻過度高企。」而筆者想說:說到經濟、債務等問題,只要眼睛不瞎,就知道中國向來應對債務風險的能力都強。實踐證明,中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國家在幾十年之內就走出了貧弱落後的境地,成功地與全球實現了互通互聯,與國際社會的全方位交流不斷深入,已經成為了全球經濟穩定發展、國際安全和平的極端重要的力量,可以說,沒有新中國,就沒有當今世界的經濟發展。當前,全球經濟下行,美國及歐洲各國社會矛盾尖銳突出,民眾生活壓力山大,反觀中國,盡管收過激經濟發展放緩和全球疫情形勢形象,但國家和社會仍然安全穩定,人民不擔心生存和生活的問題。這足以說明中國的政策和道路都是沒有問題的。而看看美國是怎麽做的?他們才是不斷的印刷美元,以軍事手段推進貨幣、經濟等方面的掠奪政策,對內對外都是債臺高築,但他們仍然不斷擴大財政赤字,一旦面臨無法解決的經濟問題時,就全世界薅羊毛。
再隨便舉個例,文章的作者說:「一旦中國的發展停滯,資本定然會外流,並同時推高國內的通脹;中國在貨幣體量上早已超過了美國,但又無法像美國那樣輸出貨幣;習近平發現中國竟面臨上世紀 80 年代日本的處境,他甚至感到這是西方資本有意為之,讓中國掉進他們所設計的中等收入陷阱。他認為只有尋找一條外部出路,才能消化業已過剩的產能和貨幣。他看到西方在第三世界的投入薄弱,便認為這將是中國的機遇。在這樣的背景下,他設計了一代一路和亞投行的計劃。」筆者只想說幾句:在當今世界,國家要發展,離不開全球化。中國不只是與美國及西方世界做生意,也與世界上所有國家做生意。為什麽?舉個簡單例子。你每天上廁所用的紙是你自己生產的嗎?買的吧?生意做大了,不就是到處流通嗎?中國到第三世界投資有什麽問題?中國經濟、教育、文化等等方面交流總量裏面比重最大的還是美歐等西方世界吧?但是,美歐看到了中國發展壯大,他們不需要強大富足的中國,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地阻礙遏製中國的發展。那麽,人家采取擴大全球交流采取的「一帶一路」以及推動亞投行等舉措有什麽不對?美歐到處推行戰爭、推銷軍火等等,卻製造了無數血腥和苦難。孰優孰劣,只要是個正常人就懂。
當然,筆者也不夠客觀,但至少可以承認自己不客觀。而不是像文章作者一樣,打著「客觀」的旗幟,寫著主觀性極強的「倒習」風向文在二十大前夕引導輿論。筆者只想說,區區幾萬字的文章,「重磅炸彈」未必就能掀起「驚濤駭浪」,不過是迎合了某些反華媒體的炒作口味。正如一位網友在看到法廣網轉發這篇文章後評論到:「真不知道法廣網的編輯到底什麽思想,這種不中立的文章上到RFI,明顯審核不嚴,真的玷汙了我每天關註法廣網的眼睛。」所以,真正轉發這篇不夠客觀的萬字長文又有幾家歐美主流媒體,大家不妨搜搜看!總的來說,《客觀評價習近平》一文,令人對海外媒體失望。雖面面俱到,但仍然是海外媒體的一貫套路,缺乏歷史高度,與現實脫節,許多根本要素一概被直接忽略,對我們了解習近平,了解中國的政經局面,毫無幫助甚至起反作用。
https://www.backchina.com/blog/382772/article-355702.html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