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s112.tw 發表於 2009-5-11 22:59:24

系統級封裝,打造台灣經驗新典範

卅年前,鴻海透過專業電子代工模式(EMS),讓全球見識到台灣驚人的研發製造能力;廿年前,由台積電和聯電提出的創新晶圓代工模式,更建立了台灣在半導體產業呼風喚雨的主導地位。曾經令世人驚嘆甚至畏懼的「台灣經驗」,在面臨新興國家挑戰之際,全世界都等著看,台灣的下一步究竟會怎麼走?拓墣產業研究所認為,製作完美的單一元件或代工產品固然重要,但能針對客戶需求提供完整資源與服務的「Total Solution Provider」,才有機會在新世代的賽局中勝出。以台灣經濟命脈IC產業為例,具備「三低四高」優點的「系統級封裝SiP」,在這個終端產品如手機將輕薄短小奉為圭臬,以及山寨產品大行其道的時間點,最有機會成為帶領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的領導者,成為「台灣經驗」的新繼承者!

突破極限 半導體新希望
無論業界、媒體或政府,多年來對於IC產業的關注,僅侷限於晶圓代工等前段製程,但在製程微縮快速演進,甚至「摩爾定律Moore’s Law」也開始面臨質疑的今日,確實需要新的力量以推動台灣IC產業持續前進,此時原本被視為勞力與資本密集的後段封裝測試產業,也終於博得眾人關愛的眼神。歸根究柢,消費者對電子產品輕薄短小造型的渴望與日俱增,但晶片製造設計卻有其先天物理極限與成本考量,此時SiP以其能快速將不同功能晶片以堆疊或並排方式整合封裝,擁有大幅壓縮晶片模組體積與製造成本的雙重優勢,被市場視為IC產業的新救世主。

三低四高 發展潛力無窮
以往記憶體、CPU、邏輯晶片、被動元件等只能散布在基板上,使手機、NB等消費電子產品體積與功能受極大侷限,當SiP以堆疊或並排方式將晶片等不同功能的元件封裝成模組,最直接的效益就是基板面積大幅微縮,消費電子產品體積也就更為輕薄易攜。若與同屬系統整合技術的「系統級晶片SoC」相較,SiP開發成本僅為SoC的1/5~1/10,開發時間更只需SoC的1/6~1/10(約5至6週)。
整體而言,SiP為「三低:低成本、低功耗、低電磁波干擾」和「四高:高度客製化、高度微縮化、高度彈性、高效能」等特性之產業,因此近年出貨量迅速攀升,預估2011年出貨量將從2007年的107億顆成長至128億顆。主要應用市場部分,則以消費電子產品與通訊產品為大宗,預估2009年將分別占應用市場之38%和45%。
金融風暴 台灣借力使力
拓墣產業研究所表示,SiP主要應用於手機、數位相機、記憶卡、NB、網通等產品,這些產品多屬於開發時間短、少量多樣且需整合大量記憶體和特殊功能(如通訊、照相、多媒體播放等)。而台灣在通訊與消費電子產品已擁有良好基礎,未來朝向SiP發展將極具優勢;台灣SiP業者鉅景科技選擇從數位相機切入市場,並順利與日、韓等國際大廠建立合作關係,便是極佳的成功範例。

山寨市場 成功發展關鍵
SiP雖具有引領消費電子市場發展的潛力,但仍需龐大的市場需求加以支撐,才有機會成為產業發展的新典範,而近來相當火紅的「大陸山寨機」市場,恰好成為台灣SiP業者極佳的練兵場。王慶善總經理分析,山寨機業者在專業知識上無法與台灣專業代工相比擬,且電磁波測試等問題往往多被忽略,但山寨機業者卻十分渴望透過創造產品功能差異,取得市場佔有率;因此,產品的「多變性」就成為山寨業者最大的需求,以及台灣SiP業者能否成功切入的關鍵。
王慶善總經理建議台灣SiP業者應運用SiP技術上的高度彈性,針對客戶需要的功能,尋求最適合的各種元件加以封裝組合,讓山寨機業者即使不具備專業知識,仍可透過SiP所提供的系統整合方案,製造出多功能產品。若能有效發揮SiP的特性,台灣SiP業者在新興市場如中國的未來發展,可說如虎添翼。此外,機器人、醫療照護或其他電子產業,微型化與多功能的趨勢也將發酵,也同樣可以複製SiP的模式,這些領域都相當值得SiP業者積極投入。
SiP帶給台灣的啟示,不再是以低廉的勞力與龐大的設備投資,來換取世界第一的虛名以及削價競爭下殘存的微薄毛利。誠如王慶善總經理所指出,SiP是一種協助客戶取得各種資源的整合服務,「創意」才是真正為這項服務與客戶產品「加值」的最大力量。台灣有沒有辦法靠著SiP的創意,晉身「製造服務業」國家之林,或者SiP是否能成為如同晶圓代工或EMS般的台灣經驗典範,還需政府與業界投入更多資源,一同把餅做大。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系統級封裝,打造台灣經驗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