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stro 發表於 2018-4-25 02:23:39

[開箱] 華碩 ROG STRIX X470-F GAMING 信仰升級 AMD Ryzen 2 持續反攻



AMD歷經了一年重登處理器迎頭趕上競爭對手的局面
經過了一年的市場考驗 2018 4月中旬 AMD 第2代Ryzen
研發代號Pinnacle Ridge改進的「Zen+」搭配12nm製程正式發布
首波型號 2700X 2700 2600X 2600 四款
鎖定6C-8C 多核心高效能的DIY玩家市場而來
其中X型號結尾則具備XFR2精準超頻技術以及最頂級的2700X
附贈的Cooler 散熱器更好,非X型號則也可以透過手動超頻

主機板方面也搭配了定位在中高階的X470晶片組作為首發對象
合作夥伴有了去年的經驗到位速度也更快更精準
有別於之前 ASUS 在 X370 初期只有 ROG CROSSHAIR
這次首發針對主流行玩家 STRIX X470 也很快地立刻就位
跟之前相比之下要拖延半年之久,整體產品布局以及
對AMD玩家的友善照顧跟選擇性一整好多了

ROG X470F GAMING 定位在 ROG CROSSHAIR 之下
顏色跟配置則採用2018樣式 Hybrid 混合風



效能功能支援方面支援 NV SLI 以及 AMD CF



彩盒背後特色蓋覽快速講解︰
1.M.2散熱片 2.USB 3.1 Gen2
3. 預先安裝的一體擋板 4.可編程的RGB



配件一覽︰驅動光碟/說明書/SATA排線/M.2螺
RGB LED 延長線、可編程 RGB LED 延長線
ROG 個性化貼紙、束線袋、NVIDIA HB SLI 橋接器
CableMod 兌換打折卷…等



ROG X470F GAMING 跟剛推出的其他平台色系
採用同步一致性的碳黑低調風格,透過大量的文字面印刷來襯托HYBRID
玩家共和國的一種精神文字面意象宣傳,據了解未來會加入更多的語言進去





在M.2散熱片旁邊有一塊印著ROG字眼的小布料,可以讓DIY玩家再拿取散熱片,有個快速施力點




8+2相的數位供電配以及搭配並8顆日系訂製的5k黑金固態電容
另外一邊的SoC區則供負責支援SVI2供電規範的APU




MOS採用IR3555 PowIRstage元件



跟 C7H 的8+4 CPU輔助12V不同 X470F 僅支援8PinEP



PCI-E 插槽頻寬分配︰支援 x16 插槽兩組
可支援 x8+x8 SLI 或 CF 串聯顯卡
其餘 PCIe 2.0 x1 而最底下有一根x16透過FCH提供2.0頻寬



擴展插槽 M.2 以及 SATA 分配
處理器旁邊具備散熱片的M.2支援完整的PCI-e 3.0 x4頻寬
而靠近晶片組的 M.2 頻寬支援為 3.0 x2




其餘SATA 6Gbs共六組,也必須跟PCI-E擴充槽分享頻寬須注意



配置4顆祥碩的PCI Express切換ASM1480晶片



環控晶片採用的是IT8665E



音效解決方案採用的是ROG系列專屬的
SupremeFX 8Ch CODEC S1220A搭配日系音效電解電容
軟體方面則為客製化的- Sonic Radar III



為了讓AURA SYNC發揮到極致 X470F 也支援
12V 的 RGB 以及目前最新主流5V Addressable 的 RGB擴充針腳



高速USB3.1Gen則由第三方晶片ASMedia ASM1142 所提供



後方I/O上蓋則採用最新的 Pre-mounted I/O shield



拆掉上蓋可以發現底部有一條負責供電發光的訊號線 LED_CON1



背後輸出配置一覽︰支援DP1.2以及HDMI 1.4輸出
PS/2 一組、USB 3.1 Gen1 x 5 / Gen 2 A+C 共三組
網路晶片採用的是 IntelI211-AT



搭配快睿 M9a 塔散組裝完成,黑色系的風貌



開機後 I/O shield 帶一刀流風格版本的
除了敗家之眼以外,一刀流也會跟著發光整體更耀眼



搭配 VGA 跟 RAM 可以支援三部位的RGB AURA SYNC




────────────────────────────
測試平台如下︰Ryzen 2700非X
以及本次加入價格接近的競賽對手 Core i7 8700非K
一起做一個競爭互相比較,兩邊參數盡量調整到接近包含時脈





主要元件︰
處理器︰R7 2700 / i7 8700
顯示卡︰ROG STRIX GTX1070Ti
SSD︰鎂光 MX500 1TB

記憶體支援度方面︰AMD Ryzen 2 手邊的最多只能上到2933



而 Intel Core i7 8700 + H 晶片組支援至 2666



測試平台這顆 2700 約略在空冷1.352-1.39V
穩定測試 4.1Ghz 全核心頻率相比過去的1700普遍在3.8~3.9
這次的 2 代也如預期的增加200~300Mhz區間的幅度
至於對手i7非K版本全核可以至4.3 TB單核至4.6
不過AMD銳龍的競爭優勢仍然是多兩顆核心

CPU Mark 99︰

R7 2700 : 600
i7 8700 : 733



CPU-Z︰

R7 2700 ST︰455
R7 2700 MT︰4769
i7 8700 ST︰405
i7 8700 MT︰3511



Super Pi 32M 愈低愈好

R7 2700︰10m 00.433s
i7 8700︰08m 12.177s



Cinebench︰

R7 2700 : OpenGL 128.78fps
R7 2700 : CPU 1831Cb
R7 2700 : CPU SC 169Cb

i7 8700 : OpenGL 137.31fps
i7 8700 : CPU 1321Cb
i7 8700 : CPU SC 179Cb



Fureturemark 套裝測試

PCMark10

R7 2700︰5738
i7 8700︰5800



3DMark TimeSpy

R7 2700︰7100
i7 8700︰6977



3DMark TimeSpy Extreme

R7 2700︰3204
i7 8700︰3175



────────────────────────────

SATA 系統碟 X470 FCH / H370 PCH 效能測試分數

ASSSD Benchmark (5GB)

R7 2700︰1235
i7 8700︰1171



CrystalDiskMark (1GB)



遊戲 Bench
解析度︰1920x1080

火線獵殺:野境(特效 VERY HIGH)

R7 2700︰81.71FPS
i7 8700︰86.29FPS



極地戰嚎5

R7 2700︰最低83 FPS
R7 2700︰平均100 FPS
R7 2700︰最高118 FPS

i7 8700︰最低93 FPS
i7 8700︰平均106 FPS
i7 8700︰最高120FPS


功耗比較

全平台待機︰Windows 電源管理(高效能)

R7 2700︰70W



i7 8700︰51W



運行 3DMark Timespy Extreme 監測瓦數

R7 2700︰269W



i7 8700︰233W



───────End of Test───────

X470 以及 Ryzen 2000 系列一年後的測試比較心得

ROG STRIX 主板方面全新的 Hypbid 文字風看作是前衛大膽的潮流設計
不過對於比較保守的玩家派,可能短時間無法接受是必然之結果
畢竟主機板在10-20年來外觀成長有限,每一年都要想新的梗著實不易

CPU方面比起一年前的 X370 跟 Ryzen 1000 系列
不論在超頻性以及主機板的完整性更齊全
但礙於格羅方德半導體的技術力不足跟品質主要原因
時脈超頻確實成長有限,不過看的出來AMD在調教方面
有更努力的趨向,以及記憶體穩定度相較過去更佳

而在多工/單工軟體表現方面,表現不凡跟Intel互有輸贏
而且始終 AMD 以相同價格多給市場更多的核心
這一招殺手鐧無疑對Intel來說是芒刺在背
而基礎I/O Storage的存取表現也比過去的AMD有更好的表現有目共睹
美中不足的仍然是 X470 晶片組架構頻寬分配
相較INTEL平台有靈活的調配架構,對於講究擴充錙銖必較分配的DIY玩家
在AMD Ryzen 平台擴充零組件需要特別注意頻寬的分配問題

最後在實務遊戲表現更貼近於DIY組裝使用者的一面
打遊戲多數的項目目前 Intel > 仍領先 AMD 是確定的結果
但是可以看的出來 AMD 在落後幅度方面也不斷在縮小差距

以及省電耗表現 Ryzen 2000 整體追求更加幅度表現
的結果耗電幅度也開始在上升,看看後面7nm是否能在優化解決降低
瓦數這代整體上升不少,在高階部分已經需要8+4或8+8來應付

AMD Ryzen 2000 的出現看的出來可以讓處理器市場
雙方的布局腳步更白熱化,彷彿即將回到15年前的那段激鬥速龍與奔騰角逐拉鋸
讓玩家.消費者受惠的日子有再來的一天不再是差距過大的局面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開箱] 華碩 ROG STRIX X470-F GAMING 信仰升級 AMD Ryzen 2 持續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