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鳥かなこ 發表於 2014-9-6 05:55:04

【Define R4改裝】最近府城流行開蓋、拋光、液態金屬 (Part 1 裝機部分)

Define R4靜音機殼水冷全武行

  

  

一、前言

  自從年初CPU燒壞之後,用了一年的迷你機殼:ML-05B也就隨之退休,整頓了一番準備做點升級。
  最近的作品要求資源越來越高,原本的半高版7750也開始不敷需求,又遲遲不見750ti的半高版在台上市,於是便換購了一張二手的270X Gaming。

  但是長久以來困擾筆者的APU核心溫度問題卻還是懸而未解。
  看著I家用戶一個接著一個地投身開核,手邊也有獲贈的液態金屬,便想也來嘗試一下吧!

  前幾個月筆者一直打算找台緊湊點的M-ATX機殼來做MOD,甚至連圖都畫好了,不過後來也實在沒有心力再與這種小殼作戰... ...

  雖然主板不過是個ITX小板,但半夜醒來蒹葭裡忽見伊人,就手滑了一台全塔機殼(喂

  

  筆者個人的大機殼選購習慣除了要白色、簡潔之外,就是得要有足夠的相容性和可玩性。
  看到Define R4的時候雖覺得她的原生支援性不太理想,卻很快就發現了許多有趣的蹊蹺。
  既方便做側透改裝,也可以透過MOD來安裝特殊規格的水冷排,寬達2.5公分的背部走線空間甚至能用來讓4分水冷管通過,相當推薦給有興趣的Moder們弄一咖來玩玩OvO!

  提到水冷或許會給人安靜的印象,不過自從我玩起水冷後電腦裡的風扇完全不減反增。
  手邊兩顆FQ121全速運轉時更是有如戰鬥機掠過頭頂,這類靜音機殼能否有效壓抑噪音,也讓人相當期待。
  
  貨送到時,用慣了ITX和MATX機殼的筆者真的被Define R4的碩大體積嚇了一跳。不過在幾次組裝水冷主機後手邊也堆積了不少水冷零件,放著生灰塵也頗為可惜,現在這孩子總能把他們都用上了吧?
  
  本次改裝的重點雖然是CPU的散熱處理,以下筆者還是就實際作業時的順序來記錄。
  由於文章字數限制,第一部分由零件介紹、安裝到設計;第二部分則由CPU開蓋、水冷安裝以及完成圖和實測構成。

  


二、零組件介紹

  
  主要零組件多是從現任的電腦上轉移過來的,除了機殼以外都是既有的物件。
  主機以AMD A10-6800K搭配270X,水冷組件則是利用Larkooler iSkywater以及銀欣TD02拆解後的零件做搭配。

  

  散熱膏使用的是Arctic MX-4以及Coolaboratory liquid ultra液態金屬。

  

  APU :AMD A10-6800K
  MB  :ASRock FM2A85X-ITX
  RAM :Kingston HyperX 1600 4GB*2
  VGA :MSI R9 270X Gaming 2GB
  SSD :Intel 520 series 120GB
  HDD :HGST 500GB 2.5'
WD Black 1TB
Seagate 2TB
  PSU :Silverstone ST45SF-G
  CASE:DEFINE R4 Arctic White
  散熱器 :SilverStone Tundra TD02
Larkooler iSkywater 520

  

  本次改裝使用到的工具,電動起子機、園藝用剪刀(用於裁切水冷管)、萬力(開蓋時固定CPU)、牧田4分電鑽(機殼MOD)、單面刀片(開蓋)、電磨(MOD、拋光),以及使用電動工具時的防護用品。


DEFINE R4 Arctic White

  本次改裝的對象是由瑞典的Fractal出品的Define R4靜音機殼,支援ATX主機板、風扇高17公分,價位則在2800左右。左下角的雪花標示是不是讓人想到另一個機殼品牌呢,裝在一起真的非常搭唷(笑

  

  機殼內已經預先配置了兩個14公分靜音風扇,支援多達8個3.5吋硬碟、2個背部2.5吋鎖點。所有的風扇孔都有濾網或靜音綿覆蓋,可以視需求加裝風扇或維持靜音效果。

  

  說明書和一張告訴你遇到商品有瑕疵時該如何處理的紅單放在一起。雖然沒有問題產品才是最好的,但這麼做算是滿窩心的,不然已經遇到東西壞了還要翻說明書上那螞蟻大小的字找聯絡方式實在會讓人很嘔。

  

  機殼正面是右開式的門片,兩側有進風口、正面同樣鋪設有厚實的吸音棉。I/O部分則提供USB3和USB2各兩個。

  

  

  掀開門片後是兩個可以用來安裝水箱的5.25吋空間,重複式面板、以及按壓開啟的風扇架。
  旁邊的開關可以控制風扇的電壓,機殼提供3個3pin接頭透過前板控速,大4pin供電。

  

  

  輕按兩側就能打開面板、抽換風扇和濾網。前方的風扇架是用卡扣的方式固定,經過實測就算安裝厚冷排也不會搖動,使用起來既方便又穩固。這個抽取設計真的滿方便的,雖然DEFINE R4的前面板也可以整個拆下來,但是有了這個設計幾乎不需要刻意去拆卸前面板了。

  正面的風扇架支援兩個14或12公分風扇的安裝,也有預留讓水冷排安裝的可調式鎖點,雖然被硬碟架擋著空間不足而無法安裝冷排,不過稍後筆者將介紹在這個位置安裝冷排的方法。

  

  兩側側板以四個非常牢固(|||)的手鎖螺絲固定,筆者還是動用了起子機才成功轉下來... ... 該說真不愧是北歐規格嗎?
  這邊也可以看到下方支援7個PCI擴充槽、以及一個側面風扇控制背板的鎖點。

  

  0.8mm的側板搭配整片吸音棉,非常沉重,感覺整個機殼的重量都在上面了。

  

  側面和頂部的風扇孔位預先安裝的是塑膠板和1.5公分厚的綿墊以及不織布。

  

  機殼的配件包放在硬碟架底下。

  

  搭配整齊劃一的黑化螺絲,以及12個厚橡膠防震墊。

  

  打開側板之後,第一個看到的就是一整排的可拆式硬碟架,可以安裝8個3.5吋硬碟,當然也支援2.5吋的安裝。

  

  擰下兩個手鎖螺絲後可以拆下上方的硬碟架,讓顯卡的支援性從29公分提高到43公分... ... 呃,雖然沒有那種東西,不過用不到的時候卸下來自然可以讓機殼內的氣流更順暢。

  

  翻到背面,主機板位置當然有預留方便拆裝風扇的空間。線材部分也已經預先幫使用者作了基本整理。

  

  這就是前面提到的風扇控速座和供電(1分3)。

  

  在主機板背部則有兩個2.5吋鎖點,可以用來安裝SSD。不過必須要使用直式的SATA線和SATA電源,也要在主機板安放之前先從正面鎖好。

  

  Fractal Design Define R4的背部走線空間寬達2.5公分,24pin電源線也能輕鬆通過。除了剛好拿來安裝2.5吋硬碟之外,甚至可以讓3、4分水冷管從後方走背線喔!

  

三、試組裝


  
  

  機殼除了標準的銅柱之外也有附送這個手鎖具,方便手轉或使用一般的螺絲起子安裝銅柱。

  
  

  機殼內空間支援由ITX、M-ATX到ATX大小的主機板,8+1個可重複使用的擋板。
  圖中使用的ITX主機板讓機殼內留下了大量的空餘空間,不過稍後它們都是有用的=D

  

  底部裝設電源以及額外風扇處安裝了抽換式的長型濾網,旁邊是橡膠防震音響腳座。

  
  

  筆者使用的雖然是銀欣的SFX小型模組化電源,不過搭配附有的轉換擋板就可以順利安裝在標準ATX電源孔位上。

  
  

  舊有的模組化線材是ITX規格,所以不夠長的部份則更換了較長的電源線並搭配一條主機板4pin延長線。

  
  

  利用背部空間安裝Intel 520 SSD,並從正面鎖固。主機板較大的話就需要在安裝主機板前先固定囉!

  

  前面提到Define R4的前風扇位空間不足以安裝240mm冷排,因此稍後筆者要介紹如何移除擋在前方的硬碟架好騰出空間。

  
  

  將前面板由底部拆除後,就能看到固定底部硬碟架的兩顆螺絲,我們將之連同底部的四顆固定螺絲都拆下,就能將硬碟架移除。

  
  

  顯得礙事的穩定支架也可以透過移除上蓋進行拆卸。

  

  當然,因為筆者還有三個傳統硬碟要做安裝,這個硬碟架還是要使用的。

  

  免工具式硬碟抽取架上已經預先墊好了防震膠片,只要使用內附的長螺絲進行固定即可。
  為了進一步降低零組件間的縫隙以減少雜音,使用者也可以將抽取架直接鎖固在硬碟架上,。

  
  

  硬碟安裝上使用了連續硬碟座專用的Sata電源延長線以及90度Sata線,將整個多餘線材都隱藏在硬碟架後方。

  

  值得讚賞的是,不論是螺絲的規格還是各種固定孔位的孔距,Define R4都提供了相當高的統一性。
  這個硬碟架的鎖孔剛好與12公分風扇相同,因此可以完美地剛好安裝在這個額外的風扇位上。

  

  顯卡安裝完成以後,機殼內的空間使用就初步確定了。
  至此開始進入水冷系統的規劃階段!

四、水冷設計


  

  本次的水冷系統安裝目標是物盡其用,把手邊剩下的水冷零件一口氣湊出一套完整的系統。
  因此,雙冷排、雙幫浦就成為了設計重點,也正好考驗Define R4的相容性。
  另一方面,為了配合記憶體、TD02的冷排與冷頭規格,全機使用2分管建立水道。


設備
冷頭:Silverstone TD02 CPU全金屬冷頭、Larkooler VGA WB 30顯卡冷頭、Kingstone HyperX H2O水冷記憶體

  選用TD02的CPU冷頭除了加減提供點流量之外,其實絕大多數還是物有則用以及美觀因素,這款水冷頭除了是全金屬製造的之外、背光的雪花標誌也與這次使用的機殼極為相襯。
  這類冷頭幫浦合一的水冷頭在使用上容易因為震動減損與CPU之間的密合性,是個小小的缺憾。

幫浦:Silverstone TD02 CPU冷頭兼幫浦(250L/H)、Larkooler P450 PUMP(450L/H)+DVD水箱組

  一般而言流量在350L/H以上的幫浦推力都以足夠,更大的流量對水冷系統的解熱能力影響就不是那麼大,但是管壓上升會徒增漏液的機率。
  不過這次因為安裝了動能耗損大的Larkooler冷排以及TD02的厚型冷排,還是串接兩組幫浦進行推動。

冷排:LarkooleriSkywater 520 240mm冷排、Silverstone TD02 240mm冷排

  水冷改裝的最大挑戰,筆者來說,從打算裝水冷開始大概前面一半的時間都在想我的水冷排到底該裝在哪裡。

水箱:Larkooler P450 PUMP(450L/H)+DVD水箱組、BY50-L110圓桶水箱

  加裝第二個水箱的用意是提供接口鎖上測溫探針。

測溫:BY 小護士水冷用溫度計
水管:Larkooler 2分薄管
接頭:Larkooler 2分快速接頭、45度旋轉接座,Enzotech2分90度接頭
冷液:GIGABYTE GH-WPL01
耗材:Larkooler 2分管夾、O型止水環、止水膠帶

水路

  

  水道安排以壓低水溫為優先,依次使水冷液由發熱量低的零組件向高者移動以利散熱。設備排序為DVD水箱→P450→記憶體水道→CPU冷頭→顯示卡冷頭→外部冷排→BY50水箱(+測溫探針)→內部冷排→DVD水箱。

  由於頂部冷排將以機殼內部氣體進行散熱,固將溫度較高的水先導向外側、接著才由進風口進行二度散熱。而記憶體部分水路則利用機殼背部空間進行繞背走線。

風道

  

  風道部分以正面2顆高轉12公分銀欣FQ121控速風扇(使用轉速約1850RPM)進風搭配機殼隨附的兩顆14公分靜音風扇(1000RPM)做排風,手邊雖然還有幾顆沒牌的12cm風扇可以補在正面,不過這樣一來似乎就太吵了。

  原本打算購置Gentle Typhoon做進風扇,但是聽說2代已經上市,台灣遲遲沒進貨也只好繼續憋著><

  背部原本的14公分風扇位則以隨附的靜音蓋封閉,確保風流的方向並維持機殼內部適當壓差。
  電源部獨立由下方進風的同時,也思考輔助顯卡元件散熱的方式。


接下來的作業將以水冷設備試上、機殼改裝、CPU開蓋、上水的順序進行。


組件安裝

  在安裝水路前,先將設備都試裝上去好確定要修改的地方,以及測量之後水管的長度和確認出水接頭的方向。

  

  打開正面面板,卸除濾網和14公分扇後進行水冷排的安裝。

  

  由圖可見,雖然風扇之架可以將240mm的冷排裝入,但是並沒有辦法固定全部的螺絲。
  而由於上下兩方並沒有預留出水空間,280mm的冷排和平行出水的冷排同樣無法直接安裝,需要一點修改和巧思,國外就有Moder將風扇架進行小改造之後,成功納入280冷排。

  

  移動硬碟架後,5.25吋下方的空間相當充裕,甚至可以在水冷排背面也容納一對風扇後仍綽綽有餘。
  現在這裡多餘的空間,筆者將利用來做測溫水箱的安裝。

  

  不過機殼內的頂部空間就不是那麼樂觀了,Define R4的頂部沖孔雖然準確地預留了240mm水冷排內外兩組的鎖點,具有基本的水冷排相容性。
  但是基本空間上就顯得較難與正常厚度的冷排進行搭配。

  
  

  實際測量後,主機板到機殼頂部的空間約只有4.3公分,若使用280mm水冷排、則必須使用薄型水冷排搭配薄型風扇才能剛好擠進去。
  但如果您的主機板不是像筆者這樣24pin和記憶體都設計在頂部的話,由於它也可以選擇將240mm冷排固定在稍為靠外側的位置,理應可以支援到更厚一點的水冷排。

  

  於是本次只好將水冷排做外置安裝,由機殼內部的14公分扇進行直吹。

  
  

  由於風扇和冷排的尺寸與鎖點並不相同,安裝上需要一點小技巧。
  首先是由頂部垂吊八根3公分螺絲下來、先固定了水冷排之後再將風扇由內部使用螺母鎖固。

  

  再將主幫浦、CPU冷頭、小水箱與測溫計安裝上去,就能開始進行下一步動作了。


五、機殼改修


  為了更好地容納近整套系統,首先筆者將對機殼進行幾處小改造。
  改造分別就機殼、硬碟架、主機板撐板以及風扇罩進行加工。

  主要使用工具為四分電鑽以及電磨,輔以牛皮紙膠帶以及防繡漆等耗材。

※注意:以下的修改使用較多電動工具,對金屬與塑膠的切割與削磨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金屬粉塵與有害氣體,
    建議在室外通風良好處、穿戴適當防護設備進行。※


外部注水孔

  水冷系統在水冷液的補充上幾乎都必須將機殼拆開進行作業,這動作雖然不需要頻繁執行,不過總是個麻煩。
  筆者從接觸第一套水冷起就一直希望能夠做出能由外部進行水冷液補充的系統,這次用上了較大的機殼,剛好有機會一償宿願。

  

  施作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在機殼頂部與水箱的注水孔相對的位置準確地鑽出個注水孔,然後以對接接頭將水箱注水孔延伸到機殼上。
  由於水冷專用的對接頭異常的昂貴…本次使用了五金行的黃銅零件來和水冷部件進行搭配,感覺上只要防漏有做到位,這類的零件還是可以適度使用的。

  

  為了能把孔打準,先測量水箱的鎖點連線到出水孔中心的垂直距離並記錄下來。

  

  在要施作的部份貼上低黏性的牛皮紙膠帶做表面防護並方便作記號。
  使用棉線穿過底下的裝置鎖點、穿入筆等桿狀物反覆旋轉將綿線拉緊,就能在紙膠帶上繪出與鎖孔連線平行的直線。
  然後在中點的位置上垂直延伸出剛才測得的距離、設定第一個鑽孔點。

  

  直直地鑽下去,剛好鑽穿就好了。

  

  把水箱上方的注水孔暫時堵死後裝進去。
  由於已經在機殼上鑽了個相當於觀察點的孔,接下來的作業可以直接透過這些孔來進行修正作業。

  

  使用鎳子把5.25吋安裝孔下方的彈性固定片抝掉好把水箱鎖在固定的位置上。

  
  

  第一個孔鑽得太偏左下了,就觀察結果修正開孔位置,畫出預計的注水孔位置。

  

  用電鑽繞著注水孔位置鑽一圈,然後準備用電磨進行細修。

  

  電磨是電動磨刻機的簡稱,通常用來做小型的木製品、陶製品以及玻璃和軟金屬的表面加工,不過其實也可以用來做上述物品的切割、打磨和鑽孔,價格相比其他電動工具也較為親民,是MOD時的好幫手。

  不過它真的非‧常‧吵,務必要戴耳塞和口罩。

  
  

  交替使用切割輪、磨砂輪以及金鋼輪將鑽出的孔洞擴大,修正誤差並研磨到剛好能將注水頭安裝上去的口徑。

  
  

  大概確定可以安裝之後就對剛剛的切口上一圈防繡漆,暫時放著,因為稍後還有防漏加工要進行、水箱與馬達也要先安裝上水管才行。
  這邊的鎖法是打開前面板由前擋版的位置進行注水頭以及對接頭的鎖固,鎖死底部之後、再將頂部注水頭往下鎖,用上下拉扯的方式確保螺紋緊密咬合。


水箱安裝鎖點

  圓桶水箱預計安裝在硬碟架上,因此需要幫硬碟架打兩個洞好把水箱鎖上。

  

  

  這部份比較簡單,測量好之後電鑽鑽下去、再用電磨修個邊,最後把加工過的切口塗上防繡漆就可以收工了。


測溫屏幕固定槽

  測溫計是BY出品的小護士測溫計,分為探針與液晶螢幕兩部份。本次將利用機殼附贈的隔音風扇蓋將顯示螢幕固定在側板上、方便由外側隨時監控水溫。

  
  

  其實這邊可以使用壓克力刀來做切割就好,但是這版子還是有點厚度,於是還是使用電磨來切。
  要注意的是,電磨的切割輪是使用磨削的方式來切割物品,這個過程中會產生相當的高熱。塑膠在高熱下會產生劇毒的氣體,溶解的塑膠也會四處飛濺燙傷人體,進行類似的加工時請務必做好防護措施。

  

  加工完成,順利將螢幕嵌入。


顯卡散熱輔助風扇

  顯示卡上的元件都會隨著晶片上的散熱器一起被風扇吹拂,而水冷改裝在移除顯卡風扇之後這些元件就失去了散熱輔助。
  一般而言,這不會對顯卡的運作產生任何問題,實際上也不會造成這些原本就很耐熱的原件燒毀。不過感情上還是會想對那滾燙的供電區塊作點什麼好寶貝寶貝她。
  這也是各家廠商推出的一體式顯卡水冷改裝之架都會加裝個小風扇的原因,安裝在PCI擋版上的顯卡伴侶則是另一種輔助散熱的好選擇。

  

  扯遠了,還記得剛剛被拆下來的那個有點礙事的硬碟架支架嗎?
  這個支架上留設的奇妙孔位孔距剛好是8公分,毫不需客氣,直接將Arctic F8風扇給鑲上去。

  

  利用本次未使用的第二個2.5吋安裝鎖點、再多打一個鎖孔就能直接把這個支架固定在顯示卡下方囉。

  

  微整形結果出爐!
  然後終於可以開始進入眾所矚目(並沒有)的CPU開蓋篇囉!

  由於字數限制,第二部分請移至以下~

XF-Team 發表於 2014-9-6 06:04:26

感謝玩家熱情發帖,XFastest的成長有勞各位一齊努力打拼!

XF-Staff 發表於 2014-9-6 06:25:43

除了看此篇好聞。更要按時服用XFastest的精選業界動態新聞 https://xfun.cc/eib73

admin 發表於 2014-9-6 08:02:39

發文者骨骼精奇,發文風格特異,敢問有沒有興趣跟著XF團隊深造

wolfganmitamya 發表於 2014-9-13 16:24:26

趕快來看帖...{:1_1:}:(....:o..:@....;P..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Define R4改裝】最近府城流行開蓋、拋光、液態金屬 (Part 1 裝機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