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 重新定義最佳遊戲體驗 NVIDIA GeForce GTX 780 / 770 顯示卡評測
Kepler 架構的成功,從市場上 GeForce GTX 600 系列顯卡的熱銷盛況就可略知一二,同時專業繪圖/運算市場的 Quadro 和 Tesla 也有相當亮眼的表現。新一代 GeForce 700 系列延續 Kepler 架構的威力,最新推出的 GTX 780 / 770 兩張遊戲顯卡,在晶片製程與良率精進之後還能為玩家們帶來什麼新體驗,接下來高階顯卡要怎麼挑? 請看我們的大亂鬥報導~
GeForce GTX 780 概觀
GeForce GTX 780 使用目前最高階的 GK110 晶片作為核心,但屏蔽掉一組 GPC (Graphics Processing Clusters, 圖形處理叢集),因此 CUDA Core 總數為2304個。基礎時脈設定為 863 MHz,搭配 GPU Boost 技術平均可將時脈加速到至少 900 MHz。記憶體部分則保留 GK110 完整的 384-bit GDDR5 介面,並配備了高達 3GB 的大容量,速率則是設定在 6.0 Gbps。其他包括TDP、電源接頭、視訊介面都與 GTX TITAN 相同,但為了做出市場區隔,GTX 780 將無法支援雙精度浮點運算。
GeForce GTX 700 系列顯示卡將會持續導入 GTX TITAN 加入的 GPU Boost 2.0 技術,除了加速的幅度更大之外,也擁有更寬廣的超頻空間。
公版卡外盒包裝
內附特製的限定版 GeForce GTX 收藏銘版貼紙
GeForce GTX 780 延續 TITAN 的外觀設計
鑄鋁外框、鎂合金風扇外殼、拉風的透視窗再加上炫目的 GEFORCE GTX 頭燈,一樣也沒少。
散熱部分則是使用銅製均熱板搭配綿密鋁鰭的模組,表面經過鍍鎳處理,並以鼓風式風扇將熱量向I/O介面端排出。
除了均熱板之外,鋁質散熱支架也透過散熱膠片與PCB上的記憶體顆粒和MOSFET供電元件緊密接觸,以確保熱量能夠迅速的被帶走。
由於同樣是GK110晶片,因此 PCB Layout 和用料基本上與 GTX TITAN 大同小異。
GPU晶片代號為GK110-300-A1,使用了6相供電,顯示記憶體採用 Samsung K4G20325FD-FC03 2Gb GDDR5 顆粒,共12顆湊成3GB的容量。
GeForce GTX 780 效能
3DMark06 (DirectX 9)
3DMark Vantage Performance (DirectX 10)
3DMark Vantage Extreme (DirectX 10)
3DMark11 Performance (DirectX 11)
3DMark11 Extreme (DirectX 11)
3DMark 2013
3DMark 2013 - Fire Strike Extreme
GeForce GTX 770 概觀
GeForce GTX 770 相當令人驚訝的採用了GK104晶片,架構上與 GTX 680 沒有太多差異,但在製程與良率精進之後,可以導入 GPU Boost 2.0,同時基礎時脈拉升至 1046 MHz,Boost時脈可加速至 1085 MHz 以上。記憶體則更進一步,以 7.0 Gbps 成為 Kepler 架構顯卡中記憶體時脈最高的版本,預設為2GB的容量,AIC板卡廠也可自行設計4GB的版本。不過隨著時脈提升,以及為了讓 GPU Boost 2.0 的加速空間更寬廣,TDP就來到230W了,外部電源也得使用 6+8 pin 輸入了。
GTX 770 公版與 GTX 780 公版的外觀完全相仿,就只差個浮雕的數字而已。
均採用同款式的均熱板散熱器
PCB Layout 也是相當類似
GPU晶片代號為GK104-425-A2,使用了6相供電,顯示記憶體採用 Samsung K4G20325FD-FC28 2Gb GDDR5 顆粒,共8顆湊成2GB的容量。
GeForce GTX 770 效能
3DMark06 (DirectX 9)
3DMark Vantage Performance (DirectX 10)
3DMark Vantage Extreme (DirectX 10)
3DMark11 Performance (DirectX 11)
3DMark11 Extreme (DirectX 11)
3DMark 2013
3DMark 2013 - Fire Strike Extreme
GeForce Experience 輕鬆優化遊戲體驗
有鑑於桌上型電腦的硬體配置百百款,相較於筆記型電腦複雜了約50倍,卻只有少於5分之1的玩家會針對遊戲設定進行最佳化設置才能達到優異的遊戲體驗,NVIDIA 於是提出 GeForce Experience 系統,依照遊戲軟體與硬體設備的配置,將提供最優化的設定值。
GeForce Experience 會依照作業系統的語系自動調整語言介面,台灣的玩家不用擔心看不懂英文,當然也可自行更改。
針對各個遊戲 GeForce Experience 會依照目前系統硬體配置將遊戲特效調整至最佳狀態,並顯示出優化的效果。
系統硬體資訊
要有最好的遊戲體驗,驅動程式也得適時的更新,可以嘗試勾選"測試版更新",這樣就能及時以最佳狀況體驗遊戲新作!
綜合比較
測試平台與環境
CPU: Intel Core i7-3770K @ 4.8GHz
Cooler: Antec KÜHLER H2O 920 改2D冷排
Thermal Compound: Antec Formula 7
MB: ASUS ROG Maximus V Formula
RAM: Avexir Core DDR3-2400 4GB*2
Storage: OCZ Vector SSD 256GB
PSU: Antec HCP-1200W
Chassis: Lubic Open Paltform 3
Monitor: Dell U2410
OS: Windows 7 64 Bit
室溫27゚C,相對濕度65%
遊戲性能
Lost Planet 2 / 失落的星球 2 (DirectX 11, 1920x1200, 32x CSAA, 特效全開)
Crysis 2 / 末日之戰 2 (DirectX 11, 1920x1200, 4x MSAA, 特效全開)
F1 2012 (DirectX 11, 1920x1200, 16xQ CSAA, 特效全開)
DiRT Showdown / 越野精英賽:一決高下 (DirectX 11, 1920x1200, 16xQ CSAA, 特效全開)
Sleeping Dogs / 龍在江湖 (DirectX 11, 1920x1200, FXAA, 特效全開)
Sniper Elite V2 / 狙擊菁英V2 (DirectX 11, 1920x1200)
Resident Evil 6 / 惡靈古堡 6 (DirectX 9, 1920x1200, FXAA3HQ, 特效全開)
BioShock Infinite / 生化奇兵 無限之城 (DirectX 11, 1920x1200, FXAA, 特效全開)
Tomb Raider / 古墓奇兵 (DirectX 11, 1920x1200, FXAA, 特效全開)
Metro: Last Light / 戰慄深隧:最後曙光 (DirectX 11, 1920x1200, 16x AF, 特效全開)
FurMark燒機,整機功耗
以下為官方參考資料
SLI雙卡串連增益比
總結
GeForce GTX 780 / 770 的硬體性能優勢其實毋須再多談,參閱前面的綜合比較已經非常顯而易見。不過NVIDIA這次帶來的並不單純只有顯示卡而已,優秀的硬體同時也需要相對應的軟體才得以發揮所長,除了穩定的驅動程式之外,GeForce Experience 更能讓玩家體驗到最炫麗、最順暢的遊戲體驗。 GeForce GTX 700 系列也導入新一代的風扇控制系統,風扇轉速不會忽快忽慢,且依然保持GPU溫度的穩定性,使用者在玩遊戲或是看影片的過程中不會被惱人的噪音干擾。
GeForce GTX 780 的建議售價為 US$649,除了雙晶片的 GTX 690 與科學運算導向的 GTX TITAN 之外,NVIDIA在這個位階已狠狠甩開對手獨樹一格。而 GeForce GTX 770 雖然被視為 GTX 680 的馬甲版本,不過其建議售價 US$399 也不失其誠意,競爭對手 AMD 的 Radeon HD 7970 GHz Edition 等於腹背受敵。GeForce GTX 780 / 770 有了 GPU Boost 2.0 和 GeForce Experience 雙雙加持,相信能為玩家們帶來更精湛的遊戲體驗。
頁:
[1]